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硕人

【原诗】

硕人其颀 [1] ,衣锦褧衣 [2] 。齐侯之子 [3] ,卫侯之妻 [4] 。东宫之妹 [5] ,邢侯之姨 [6] ,谭公维私 [7]

手如柔荑 [8] ,肤如凝脂 [9] 。领如蝤蛴 [10] ,齿如瓠犀 [11] 。螓首蛾眉 [12] ,巧笑倩兮 [13] ,美目盼兮 [14]

硕人敖敖 [15] ,说于农郊 [16] 。四牡有骄 [17] ,朱幩镳镳 [18] 。翟茀以朝 [19] 。大夫夙退 [20] ,无使君劳 [21]

河水洋洋 [22] ,北流活活 [23] 。施罛 [24] ,鳣鲔发发 [25] 。葭菼揭揭 [26] ,庶姜孽孽 [27] ,庶士有朅 [28]

【注释】

[1]硕人,美人,指庄姜。因娘家齐国是姜姓,嫁给了卫庄公,故称庄姜。颀(qí),身材修长秀美。

[2]衣(yì),动词,穿。锦,有彩色花纹。褧(jiǒng)衣,用细麻布做的单罩衣。

[3]齐侯,齐庄公。子,女儿。

[4]卫侯,卫庄公。

[5]东宫,指齐太子得臣。

[6]邢侯,邢国国君。邢国,周代诸侯国名,姬姓。周公旦第四子封于此,故城在今河北邢台境内,被卫国所灭。姨,男方称妻的姊妹为姨。

[7]谭公,谭国国君。谭国,周代诸侯国名,子姓。故城在今山东章丘境内,被齐国所灭。维,语助词。私,古时女子称姊妹的丈夫为私。

[8]荑(tí),初生的白茅草。

[9]凝脂,凝冻的脂膏。形容皮肤白皙、细腻。

[10]领,颈项。蝤蛴(qiú qí),天牛幼虫,身圆长而色白。一说金龟子幼虫。

[11]瓠犀(hù xī),葫芦籽。犀,通“栖”,整齐。形容牙齿整齐洁白。

[12]螓(qín),蝉的一种,体型较小,有花纹,额广而方正。这里比喻庄姜的面庞美丽。蛾,蚕蛾,其触须弯而细长。这里形容庄姜的眉弯又细长。

[13]巧笑,笑起来很好看的样子。倩(qiàn),容貌美丽,笑起来有两个好看的酒窝。

[14]盼,眼珠流动,黑白分明。形容美目传情。

[15]敖敖,身材高高的样子。

[16]说(shuì),停车休息。农郊,卫国都城近郊。

[17]牡,驾车的雄马。有骄,即“骄骄”,健壮的样子。

[18]朱幩(fén),系在马嚼子上的红色绸布。镳镳(biāo biāo),又美又多飘飘的样子。

[19]翟(dí),长尾野鸡的尾羽,用来做装饰用。茀(fú),遮蔽女车的竹簟。以,来。朝,朝见卫庄公。

[20]大夫夙退,卫国大夫随国君郊迎庄姜,然后早早退去。夙,早。

[21]无使君劳,不使卫君过于疲劳。

[22]河,黄河。洋洋,水势盛大。

[23]北流,此处黄河向北流去。活活,水流声,如同现在的“哗哗”。

[24]施,设置。罛(gū),渔网。(huò huò),撒网声。

[25]鳣(zhān),鲤鱼。鲔(wěi),鳝鱼。发发(bō bō),鱼尾摆动的声音。

[26]葭(jiā),芦苇。菼(tǎn),荻。揭揭,指芦苇修长。

[27]庶,众多。庶姜,指陪同庄姜出嫁的齐国女子。齐国,姜姓。孽孽(niè niè),服饰华美。

[28]庶士,护送庄姜出嫁的众臣。有朅(qiè),即“朅朅”,威武健壮。

【翻译】

有个美女人修长,身穿彩锦俊模样。她是齐侯好女儿,嫁给卫侯做新娘;她是太子好妹妹,她是邢侯的妻妹,谭公是她姐的郎。

手指白嫩如茅芽,皮肤细腻像凝脂。颈项圆白似蝤蛴,皓齿就像瓠瓜籽;面似螓首蛾眉细;一笑酒窝真好看,顾盼神飞秋波递。

高挑身材真娇美,停车休息在郊近。四匹雄马好健壮,马嚼红绸飘纷飞,羽簟装饰见郎君;今日众臣早退去,莫使君王太劳辛。

黄河水势浩荡荡,向北流淌哗哗响。撒网捕鱼声朗朗,鳣鲔网中跳忙忙。芦苇荻草长啊长,陪嫁女子靓又靓,陪送众臣雄壮壮。

【导读】

据《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因为“美而无子”四字,导致后人误以为《硕人》的主旨是“悯庄姜”,或是“诫庄姜”“责庄公”等,细细揣摩,未必可靠。《硕人》这首诗就是写庄姜出嫁的。《诗经》很会写人,既会写男子,也会写女子。

第一章先概括写庄姜是个美女,身材高挑,衣着华美。这是本诗头两句,既是总写,又是虚写。然后实写,却并不写她的相貌,而是先从庄姜的出身写起,交代了她高贵、显赫的身份。她是王侯之女,用今天的话说,庄姜是一个“官二代”,这桩婚姻门当户对。又写庄姜的哥哥是太子,姐妹都嫁给了诸侯国君。这告诉我们,婚姻不一定与爱情有关,可能是一种政治行为。

第二章具体写她的长相。齐国姜氏多美女,这个庄姜不仅是官二代,还是个“白富美”。本诗写她的手又白又嫩,好比那初生的柔荑;她的皮肤又白又腻,好像凝冻的脂膏;脖颈长长又丰满,用“蝤蛴”作比;牙齿又白又整齐,用“瓠犀”作比;面庞比作“螓首”,眉毛比作“蛾眉”。这六个比喻连成串,既是博喻,也是排比——这就是典型的赋的铺排手法。这些比喻描述了庄姜细节之美,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影响。比如屈原在《离骚》中写道:“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白居易《长恨歌》写杨贵妃“温泉水滑洗凝脂……宛转蛾眉马前死”。唐代武平一在《妾薄命》一诗中写道:“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这种影响不限于诗歌,还延展到小说。比如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十写道:“闻知刺史贾玉家生有一女,极有姿色。怎见得:眉如翠羽,肌如凝脂,齿如瓠犀,手如柔荑。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娇媚姿。”类似的这种人物描写,在《神女赋》《洛神赋》《西游记》《红楼梦》等名作中也出现过。

至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句,则又回到了虚写。虽是虚写,但对庄姜眼睛的刻画十分传神,一个“巧笑”,一个“倩”字,一个“盼”字,皆妙不可言。“巧笑”究竟是怎样一种笑?虽说不清楚,但心里感觉那一定是世上最好看的笑容。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称“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孙联奎在《诗品臆说》中写道:“至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则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直把个绝世美人,活活的请出来在书本上滉漾,千载而下,犹如亲其笑貌,此可谓离形得似者矣。似,神似,非形似也。”这话说得很对。“手如柔荑”也好,“肤如凝脂”也好,都属于形似,几乎没有什么想象空间,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则引发读者无限遐想,以至于《论语·八佾》中专门写子夏读到这两句时产生了深度阅读,并与孔子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由写美女迁移到理解“仁”与“礼”的关系,这是典型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孔子喜欢这样的阅读理解,因为孔子懂得用《诗经》的道理。

第三章写迎亲的热闹场面。第四章写环境和随从人员,连用了六个叠词,富有节奏美,衬托人物愉悦的心情。使用叠词是《诗经》一大特点。有人统计,《诗经》305首诗中有359个叠词,分布于近200首诗中。这些叠词既有名词,也有动词、形容词和拟声词,主要用来模拟声音、描摹状貌,渲染气氛、表达情绪。在《诗经》作者看来,世间万籁有声,皆可模拟;人有喜怒哀乐,全能描摹。你听,那“关关雎鸠”“呦呦鹿鸣”的声音多么动听;你看,那面对“悠悠苍天”“忧心忡忡”的人儿多么揪心!还有“杨柳依依”“雨雪霏霏”“青青子衿”“蒹葭苍苍”……真是美不胜收!本诗中“河水洋洋”“北流活活”,这些景,这些情,都借助叠词渲染得生动形象,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叠词属于单纯词,基于汉字多为单音词的特点,便于大量重叠使用,从而取得音律美感。后世文学继承了《诗经》这一传统,叠词成为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从而使中国文学具有了自己的特色。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那首《叨叨令》是这样写的: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

读这样的句子,感受叠词的优美韵律,不能不说这是《诗经》语言上的一大特色,一大贡献。同学们读《诗经》,应该多多思考它在汉语言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本诗共四章,韵脚如下:

第一章“颀”“衣”属“微”部;“妻”“姨”“私”属“脂”部。第二章“荑”“脂”“蛴”“犀”“眉”属“脂”部;“倩”属“真”部,“盼”属“文”部,“真”“文”合韵。第三章“敖”“郊”“骄”“镳”“朝”“劳”属“宵”部。第四章“活”“ ”“发”“揭”“孽”“朅”属“月”部。 jrh8vP9153H4gur/VDNhwAzARmuqC0Q+nsw+jh3fdGZywzvWEn5wSYR+l3v5cAD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