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门

【原诗】

出自北门 [1] ,忧心殷殷 [2] 。终窭且贫 [3] ,莫知我艰。已焉哉 [4]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5]

王事适我 [6] ,政事一埤益我 [7] 。我入自外 [8] ,室人交徧谪我 [9]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 [10] ,政事一埤遗我 [11] 。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 [12]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注释】

[1]北门,城北门。

[2]殷殷,忧伤的样子。殷,又作“慇”(yīn)。《小雅·正月》有“念我独兮,忧心慇慇”。

[3]终,既。窭(jù),房屋简陋,无法行礼。贫,困于财。终……且……,相当于“既……又……”,如《邶风·燕燕》有“终温且惠”。

[4]已焉哉,算了吧。《卫风·氓》有“亦已焉哉”。

[5]谓之何哉,说它又有何用?无可奈何。

[6]王事,王室之事。后面“政事”指国家之事。适,本义是到,这里是归,意思是王事都归到我身上来。

[7]一,全。埤(pí)益,堆积。

[8]入自外,自外入,下班回家。

[9]室人,家里人。交,交替,轮番。徧,同“遍”,都。谪,责备,怪罪。

[10]敦(dūn),投掷,这里是扔给。一说逼迫。

[11]埤遗(wèi),意思同“埤益”。遗,加给。

[12]摧,排挤,打击。

【翻译】

我从都城北门出,内心忧伤无人诉。房舍简陋又穷困,无人体谅我心苦。算了吧!老天故意这样做,说它又有何用处!

王事已经归我扛,政事也都堆身上。下班离朝回家去,家人轮番将我谤。算了吧!老天故意这样做,说它又有何用场!

王事已经扔给我,政事也是我的活。下班离朝回家去,家人轮番排挤我。算了吧!老天故意这样做,说它也是无奈何!

【导读】

《毛诗序》说:“《北门》,刺仕不得志也。言卫之忠臣不得其志尔。”《郑笺》和朱熹《诗集传》也大体同此。

这就引起读者的疑问了:诗中的“我”挺受重用的,王事、政事都靠他来做,这不正是得志的证明吗?怎能说“不得志”呢?细看诗中“我”的忧怨,可能是“终窭且贫”。一个公务员整天忙得要死,俸禄却十分微薄,家里人难免会说些风凉话,严重的会指责“太傻”。干得多,得的少,这的确是一对矛盾。如果别人少干事,多拿钱,那就更让“我”的家人内心不平衡。看来,所谓“不得志”,大概是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吧。

再看“莫知我艰”四字,又觉得这个“我”一肚子委屈、忧伤,可是无人听他诉说,只能一个人憋在心中。这实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家里人不埋怨他,不指责他,而是鼓励他,安慰他,那会怎么样呢?“我”内心的痛苦一定会减轻。所以“不得志”的原因又不能完全归因于俸禄少。这个“我”思来想去,最后归结于天命。“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这几句写得真好!既然是命中注定,那就说了也白说,干脆不说。可是不说吧,心中实在憋得难受,于是写了出来。估计“我”就是这首诗的作者,这几句是描写他的心理。

今人评价《北门》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李山在《诗经析读》中写道:“《北门》,表现官场小人物牢骚满腹的诗篇……在一个小贵族自叹自怜的磨磨叨叨中,显示了社会生活的一副‘体段’,一股没出息的情绪。”兰波在《〈邶风·北门〉:小人长戚戚》 一文中说:“暴露了其‘志’之褊狭与局促”。而刘毓庆在《诗经考评》中引用清代方宗诚《说诗章义》中的话:“极力述其苦,乃忽以‘已焉哉’三字撇开,笔意变幻。又归之‘天实为之’,将以上诸苦,一齐扫除。胸襟何等开阔!文境何等脱洒!”两种感受与评价有天壤之别。

笔者以为,此诗表达不被理解的痛苦。尽管“王事靡盬”会带来痛苦,但此诗中的“我”忙于公事,无论王事,还是政事,都是受信任、委重任的表现。由此可见“我”很能干,累一些,俸禄低一些,是正常的。古代如此,现在又何尝不是?家人的理解很重要。“我”累得要死,下班回家应该得到家人安慰才是,但是家人“谪我”“摧我”,喋喋不休,“我”有苦难言。不被理解,这才是痛苦的原因。此诗写得真实感人,体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诗风。

本诗共三章,韵脚如下:

第一章“门”“殷”“贫”“艰”属“文”部;“为”“何”属“歌”部。第二章“适”“益”“谪”属“锡”部;“为”“何”属“歌”部。第三章“敦”属“文”部,“遗”“摧”属“微”部,“微”“文”通韵;“为”“何”属“歌”部。 jrh8vP9153H4gur/VDNhwAzARmuqC0Q+nsw+jh3fdGZywzvWEn5wSYR+l3v5cAD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