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简兮

【原诗】

简兮简兮 [1] ,方将万舞 [2] 。日之方中 [3] ,在前上处 [4] 。硕人俣俣 [5] ,公庭万舞 [6]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7] 。左手执籥 [8] ,右手秉翟 [9] 。赫如渥赭 [10] ,公言锡爵 [11]

山有榛 [12] ,隰有苓 [13] 。云谁之思 [14] ?西方美人 [15]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注释】

[1]简,鼓声。《商颂·那》:“奏鼓简简。”

[2]方将,正要。万舞,古代大型舞蹈,包括文、武两部分,舞者或手持兵器,或手持鸟羽,或手持乐器,规模宏大,场面壮阔。万,大。《商颂·那》有“万舞有奕”,《鲁颂·宫》也有“万舞洋洋”。

[3]日之方中,正午时分。

[4]在前上处,指领舞的位置,在最前方。

[5]硕人,身材高大的人,指领舞的舞师。俣俣(yǔ yǔ),魁梧。

[6]公庭,庙堂的前庭。

[7]执,手持。辔(pèi),马缰绳。组,丝带。

[8]籥(yuè),乐器。有孔,像笛子,舞者边吹边舞。

[9]秉,执,拿。翟(dí),雉鸡尾部的羽毛。

[10]赫,面部红而有光泽。渥(wò),涂抹。赭(zhě),红土。

[11]公,指卫国国君。锡(cì),通“赐”。爵,本指酒器,这里是赏赐的酒。

[12]榛(zhēn),树名,结的果实像栗子而小。

[13]隰(xí),低湿的地方。苓,甘草。

[14]云,语助词。谁之思,即“思谁”的倒装。

[15]西方,指周室。周在卫国西边。美人,指舞师,可能是从周室来的专业舞蹈家。

【翻译】

鼓声简简响起来,万舞将要舞起来。太阳正对他头顶,站在舞者最前排。身材高大特魁梧,君庙前庭舞起来。

看他力大如猛虎,手持马缰如丝巾。左手握着乐器籥,右手拿着雉鸡锦。面色红润如涂赭,君王赐他美酒饮。

山上榛树郁森森,低处甘草绿茵茵。问我心中思念谁?来自西方那美人。只是那个美人啊,他是西方来的人。

【导读】

“万舞”究竟是什么舞?因为有了《简兮》我们才略知一二,作为文献资料,十分珍贵。据说,万舞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了,甚至有人说夏代就已存在。传说中的更古老的“云门舞”只有其名,不知其实,因此,说万舞是目前尚且知道内容的中国最古老的舞蹈应该没有问题。

从《简兮》的记载可以看出,万舞是在郑国宗庙庭前演出的。演出之前,观众就已经听见咚咚的鼓声了,“方将万舞”四个字渲染了气氛,观者屏气凝神,静静等待着舞蹈的正式开始。到了正午时分,演出开始了。“日之方中”应该是规定好的演出时间,大概正午这个时间与万舞正相匹配,其他时间则不适宜。舞蹈队伍人数众多,站在最前排的是领舞者。这个人长什么样呢?高大魁梧,他带领众人演出万舞,这个人应该是万舞的灵魂级人物。

读到这里,我们猜想,一定有一双眼睛,——不,应该是很多双眼睛紧盯着领舞者,他的高大形象占据了观众的心。接下来,第二、三章集中写领舞者。他孔武有力,像猛虎一般。褚斌杰《诗经全注》认为,舞师是由西周王室来的,美人就是那位硕人舞师。舞者先是演出武舞,做着骑马奔驰的动作,马缰绳在他手中如同丝巾一样柔软。然后是文舞,舞者左手持乐器,边舞边吹,音乐美妙动听;右手拿着雉鸡的羽毛,上下翻飞,左右翩跹。舞者脸上红润生光,好像涂了一层赭土做的颜料。舞者演得太好了,国君赏赐了美酒。

有人说“山有榛”比喻男子,“隰有苓”比喻女子。所以,接下来写女子对男子的思慕。这样好的男舞者,怎能不让观看的女子心生爱慕呢?下面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道,若问我心中想念谁,就是那个西方的美男子啊!可是,那个美男子来自西方周室,大概不会在郑国久留,我的思念不会变成现实。这样理解美不美呢?当然美。甚至我们可以再扩大一点,观众在演出结束后,还依依不舍,边走边议论着,各自说着自己心中喜欢的演员。这里的观众,既可以是女子,也可以是男子,既可以是青年,也可以是老年,思慕已经不限于男女之间了。

古人是怎么理解这首诗的呢?《毛诗序》说:“《简兮》,刺不用贤也。卫之贤者仕于泠官,皆可以承事王者也。”泠官,就是伶官,就是同学们学过的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伶官。《毛诗正义》写道:“作《简兮》诗者,刺不能用贤也。卫之贤者仕于伶官之贱职,其德皆可以承事王者,堪为王臣,故刺之。”并将“西方美人”定为西周贤者,将“硕人”定为宜举荐重用之人。朱熹《诗集传》则认为“贤者不得志而仕于伶官,有轻世肆志之心焉,故其言如此,若自誉而实自嘲也”,遂开“玩世不恭”之说。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西方美人’,托言以指西周之盛王,如《离骚》亦以美人目其君也。又曰‘西方之人’者,叹其远而不得见之词也。”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解释道:“盖所挟者大,所见者远,故不禁有怀西京盛世,而慨然想慕文、武、成、康之至治不复得见于今日,因借美人以喻圣王,而独寄其遐思焉。”古今读者对此诗的理解差异很大。

本诗原为三章,朱熹改为四章。也有学者认为,本诗本为两首诗,末章单独为一首,后因错简被合为一首。本诗四章,韵脚如下:

第一章“舞”“处”属“鱼”部。第二章“俣”“舞”“虎”“组”属“鱼”部。第三章“籥”“翟”“爵”属“药”部。第四章“榛”“苓”“人”属“真”部。 jrh8vP9153H4gur/VDNhwAzARmuqC0Q+nsw+jh3fdGZywzvWEn5wSYR+l3v5cAD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