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谷风

【原诗】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1]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2]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3]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4]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5]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6]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7] 。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8]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9] 。宴尔新昏,不我屑以 [10]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11]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12]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13]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14]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15]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16]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 [17]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18]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19]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20]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21] 。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22]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 [23]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24]

【注释】

[1]习习,风连续不断地吹。谷风,山谷的风,大风。以阴以雨,阴天下雨。以,是。此两句喻指丈夫暴怒态度。

[2]黾(mǐn)勉,勤勉,努力。同心,两人同心相爱。宜,应当。

[3]采,采用……为菜。葑(fēng),芜菁。菲(fěi),萝卜。以,用。下体,根茎。葑、菲的根茎与叶皆可食用,根茎是主要食材,叶过时即不可食用。根茎比喻女子之德,叶比喻女子美色;女子虽然色衰,但仍有美德,丈夫却嫌弃妻子。此二句谴责丈夫重色轻德。

[4]德音,美好动听的话。《诗经》中“德音”出现多次,含义不同。莫违,不要违背。及尔同死,与你白头到老。这是当初男子说的“德音”。

[5]行(háng)道,道路。迟迟,行走缓慢。中心,内心。违,怨恨。此二句写女子被逐出夫家。

[6]不远,不肯远送。伊,是。迩,近。薄,勉强。一说语助词。畿,门槛。此二句写丈夫不肯远送,仅送至门口。

[7]荼(tú),苦菜,味苦。荠(jì),甜菜。此二句写苦菜虽苦,但比起被弃后内心之苦简直如甜菜。反衬手法。

[8]宴,快乐。昏,婚。此二句写丈夫与新婚妻子快乐情景,与自己被弃形成鲜明对比,谴责其丈夫喜新厌旧。以兄弟称婚姻,颇见于先秦两汉古籍。参见袁行霈等《诗经国风新注·邶风·谷风》“析疑”部分。

[9]泾,泾河。以,因为。渭,渭河。浊,浑浊。据史念海《论泾渭清浊的变迁》 考证,春秋前泾水清于渭水。湜湜(shì shì),水清。沚,水底。弃妇以泾水自比,丈夫却清浊颠倒,但弃妇相信自己心地是清纯的。各版本对此二句的解读多有不同,本书为其中一种。

[10]不我屑以,即“不屑于我”。不愿与我为偶。

[11]毋,不要。逝,到,往。梁,拦水捕鱼的石堰。发,打开。笱(gǒu),捕鱼的竹篓。此二句意思是警告新妇不要动我的东西。

[12]躬,自己。阅,容纳。遑,闲暇。恤,顾念。后,走后。此二句意思是自己走后顾不上很多事情。

[13]就,遇到。深,深水。方,竹筏。这里作动词,乘竹筏渡河。之,语助词。

[14]浅,浅水。泳,潜水。以上四句比喻自己料理家务能力强,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处理好。

[15]何有何亡,偏指无。亡,无。黾勉,努力。求,做好。此二句写于夫家时尽力做事。

[16]民,指邻人。丧,凶事。匍匐,全力。救,帮助。此二句写帮助邻里。

[17]慉(xù),喜爱。不我能慉,即“不能慉我”。雠(chóu),同“仇”。

[18]阻,拒绝。德,善心。贾(gǔ)用,卖东西。不售,卖不出去。

[19]昔,昔日。育,生活。恐,担心。鞫(jū),贫困。及尔,同你。颠覆,患难。此二句写当初与丈夫共患难。

[20]既,已经。生、育,指生活好起来了。一说生儿育女。比予于毒,把我比作毒物。予,我。于,如同。

[21]旨蓄,积攒起来的美味。御冬,过冬。御,抵御,防备。

[22]御穷,抵御贫穷。此四句说自己成就了你们的好生活。

[23]有洸(guāng)有溃,水大奔涌而出,四处奔泻。比喻丈夫怒火肆虐。诒(yí),留给。肄(yì),劳苦。

[24]伊,惟,只。来,语助词。塈(kài),怒。此字读音及解释有分歧,本书用王引之说。

【翻译】

山谷大风习习吹,好似阴天雨纷纷。努力与你心相爱,不应对把我怒喷。芜菁萝卜重根茎,你却喜欢绿叶新。当初你曾对我说,白头到老永相亲。

路上行走步缓迟,怨恨悠悠满胸臆。薄情寡义不远送,勉强送我到门里。谁说苦菜味难忍,若比我心是甜荠。你又新婚多快乐,两人亲昵如兄弟。

泾水清清渭染浊,我心清清不可夺。你又新婚多快乐,不愿与我成伴伙。不要到我石堰去,我的鱼篓不许摸。我身尚且不受纳,哪有闲暇顾太多。

如果河流水太深,就乘竹筏小舟过。如果河流水太浅,潜水游过不耽搁。家里如果缺什么,我就勤勉做好活。街坊邻居有丧事,全力帮助赞誉多。

非但不想喜欢我,反把我当仇敌跺。拒绝我的好心意,如同商贾难卖货。往昔担心穷困多,与你共患来度过。生活渐渐好起来,你就视我如毒货。

我把美味攒起来,抵御冬天防难过。你却新婚图快乐,用我抵御穷生活。怒气奔涌来发泄,给我留下苦难多。从不顾念往昔情,只用愤怒对待我。

【导读】

同学们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学过《氓》,写一个女子婚姻的不幸。这首《谷风》与《氓》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

两首诗都采用女子视角来叙事,都采用回忆的倒叙手法,都于叙事中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氓》对女子婚前的内容写的比较多,比如写男子“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也写了婚前女子对氓的迷恋,“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涕泣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可以说,从恋爱写起,写到结婚,写到婚后生活,最后写到决绝,故事的完整性强。而《谷风》则不同,对婚前的情况几乎没有介绍,只有一句“德音莫违,及尔同死”。为什么这样写呢?朱熹《诗集传》说:“妇人为夫所弃,故作此诗,以叙其悲怨之情。”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本诗重点写婚后被弃的内容,“德音”是用来表现男子背弃誓言的品行,与婚后不念旧情寻找新欢形成对比。至于婚前男子如何发誓,如何用动听的话来骗取女子的芳心,只有靠读者借助想象来弥补了。能不能用《氓》中婚前的内容来填补《谷风》空缺的内容呢?不妥。因为《谷风》中多次出现“宴尔新昏”一句,它使读者想象,很可能是“我”与新娘子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矛盾,以至于有了“无逝我梁,无发我笱”这样的诗句。这应当是两首诗的明显不同。当然,两个女子都很单纯,轻易相信了男子的甜言蜜语。这大概是一些青年女子的弱点,这也是人性的弱点。还有一点相同,就是两个男子都背叛了爱情,背叛了誓言。也许当初男子的感情是真挚的,后来却变了,给女方造成了深深的伤害。这种悲剧,从古到今一直上演,而且还会演下去。

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氓》中女子对自己的经历作了深刻反思,向其他青年女子提出了忠告:“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是切身的教训,痛彻心扉。不同的是《谷风》中的女子没有发出这样的警告,她更多地在叙述自己在家庭中的不幸遭遇,在倾诉自己内心的苦楚。“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行道迟迟,中心有违”,“宴尔新昏,如兄如弟”。这是责备丈夫的喜新厌旧,就是说,她被丈夫逐出家门了,是个弃妇。她甚至还在埋怨丈夫送她时连门都不出,“不远伊迩,薄送我畿”。她于是发出“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她一再说明自己对家庭是如何全力付出,“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读这些句子,读者心中会感到凄楚,同时也感到这是一个性格懦弱的女子,不敢反抗,不敢斗争,更没有决绝的勇气,这可能与她生育了孩子有关。她用“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来比喻自己内心的高洁,是很感人的,这个女子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她怨恨丈夫“不念昔者,伊余来塈”,似乎对丈夫回心转意抱有一丝希望。这样的心理刻画是细腻的,也是真实的,她对丈夫的爱没有泯灭,但丈夫对她已经厌弃了。这种爱的差别是本诗的一大特点。正因为如此,读者才对她产生了极大的怜悯,并谴责她丈夫的背叛行为。

我们还看到,《谷风》中的女子乐于助人,对街坊邻里的事情热情相助。“凡民有丧,匍匐救之。”这两句话很感人,它让读者扩大想象和联想——这是统治者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方玉润的“逐臣自伤也”的观点正是从这个角度产生的。但是,即便如此善良,这个女子仍然被丈夫抛弃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告诉我们,她的丈夫嫌她不再美丽了,“宴尔新昏”了,“夫妇失道”了。而在《氓》中,女子对家务也是全力操持,但是只限于家庭内部,没有与街坊邻居的交往。我们也看不到氓喜新厌旧,移情别恋,看到的是氓“二三其德”以及“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的家暴行为。

《氓》中女子不是被逐出家门的,是她自己主动提出离开的,“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女子不愿意继续过备受煎熬的生活,最后发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决绝之声。读者看到了一个性格刚烈的女子。《谷风》中的女子,心怀怨恨,虽被抛弃,却恋恋不舍,“黾勉同心,不宜有怒”“行道迟迟,中心有违”。她如泣如诉,怨而不怒,情感更加复杂,难以与家庭一刀两断,可能这个女子还有自己的孩子。两首诗写了两位女子,性格迥然有别,都很生动,都很感人。《诗经》把笔触深入到女子的悲剧命运中,表现出深深的悲悯情怀。这就是《诗经》现实主义的诗风,对后代诗人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

作为儒家经典的《诗经》,往往有其“诗教”功能。《毛诗序》说:“《谷风》,刺夫妇失道也。卫人化其上,淫于新昏而弃其旧室,夫妇离绝,国俗伤败焉。”这样的“诗教”是有其积极作用的。《谷风》突出了“女德”,再联系《关雎》提倡的“君子配淑女”的婚姻模式,我们对儒家关于“夫妇乃人伦之始”观点的或许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本诗共六章,韵脚如下:

第一章“风”“心”属“侵”部,“雨”“怒”属“鱼”部,“菲”“违”属“微”部,“体”“死”属“脂”部。第二章“违”“畿”属“微”部,“荠”“弟”属“脂”部。第三章“沚”“以”属“之”部,“笱”“后”属“侯”部。第四章“舟”“游”“求”“救”属“幽”部。第五章“雠”“售”属“幽”部,“鞫”“霞”“育”“毒”属“觉”部。第六章“冬”“穷”属“侵”部;“溃”“塈”属“物”部,“肄”属“质”部,“物”“质”合韵。 jrh8vP9153H4gur/VDNhwAzARmuqC0Q+nsw+jh3fdGZywzvWEn5wSYR+l3v5cAD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