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一)变量描述

从省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的时间分布情况(见表2)来看,约三分之一的省份在2018年召开第一次会议,大部分省份在2019年启动党委审计委员会制度。从地级市党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的时间分布情况(见表3、图3)来看,其比省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的时间滞后一些,主要集中在2019年之后,尤其是各年份第一季度的3月、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总体来看,会议集中在前三个季度,且3月、8月分别为最集中召开时间。这可能与党委审计委员会会议内容的计划性、预防性和时效性有关。

表2 省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分年份召开会议的次数统计

表3 地级市党委审计委员会分年份召开会议的次数统计

续表

图3 地级市党委审计委员会分年份召开会议的次数统计

从党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的次数情况来看(见图4),各地级市党委审计委员会每年召开会议的次数平均为1~3.5次,大部分地级市党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的次数平均为1~2次。

图4 党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的频数统计

表4为本文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中可以看出,企业盈余质量(DA)的数据结构与徐焱军和刘国常(2009)的研究保持了高度一致,均值为0.0416,标准差达到0.0438,反映出我国不同企业间的季度盈余管理存在显著差异,为本文后续检验党委审计委员会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提供了基础保证与切入点;党委审计委员会分组变量(Treat)的均值为0.0295,表明约有2.95%的样本受到党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的影响;其余变量的取值均在合理范围内,且均与以往文献所取得的结果基本吻合。

表4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注:以上指标值均做了对数化处理。

表5列示了均值差异的分析结果。考虑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受到党委审计委员会的影响可能不同,因为国有企业与党和政府可能有更直接的联系(Li,et al., 2008),本文针对企业产权性质做分组分析对比。民营企业在受到党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的冲击时,其盈余管理水平略微下降,但差异并不显著;在国有企业中,党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季度的盈余管理水平平均为3.80%,而没有会议召开季度的盈余管理水平为4.06%,两者的差异明显。因此,有必要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党委审计委员会制度对企业发挥监督治理作用的机理。

表5 盈余管理水平均值比较分析

注: ∗∗ 表示估计数值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二)实证结果分析

1.直接作用

(1)基本回归检验季度党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与季度操控性盈余管理水平的关系。表6列示了基于模型(3)的党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回归结果。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可知,主要解释变量Treat×Post的回归系数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党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对企业盈余水平(DA i,t+1 )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假设1成立。对样本进行分组检验发现,党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只在国有企业样本中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民营企业的影响不显著,且组间差异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与本文的猜想一致,原因如下:首先,党委审计委员会主要审查国家财政资金的运行情况(胡泽君,2018),国有控股企业是其审查的重点;其次,党委审计委员会对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和干部离任审计也具有监督效应,而对民营企业没有此项专门审计权力;最后,党委审计委员会会要求国有企业建立内部的党委审计委员会,这有利于政府与企业相互沟通,便于政府监督企业经营情况,从而增强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联系。因此,党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中。

表6 党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

续表

注: ∗∗ ∗∗∗ 分别表示估计数值在10%、5%和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2)党委审计委员会重视程度与企业季度操控性盈余管理水平的关系。企业面临的外部压力越大,不规范披露会计信息所面临的政策性成本就越高,其披露会计信息就越规范(Cormier et al.,2005)。地方政府对党委审计委员会的重视程度代表了其对企业施加的外部压力,因此本文考察地方政府对党委审计委员会的重视程度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本文主要用两个维度的变量来衡量地方政府对党委审计委员会的重视程度:一是党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响应速度(Speed),为各地级市党委审计委员会第一次召开会议时间距离中央审计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时间之差(除以1000),差值越小表明召开时间越早、响应速度越快,说明政府对党委审计委员会越重视。二是党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的响应内容(Details),对各地级市党委审计委员会每年每次召开会议内容进行文本分析,计算情感分数,对会议内容进行打分(取对数),分值越高表明会议内容越丰富、质量越高,说明政府对党委审计委员会越重视。

本文针对国有企业样本,考察地方政府对党委审计委员会的重视程度对国有企业中党委审计委员会(Treat×Post)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DA i,t+1 )关系的影响。从回归结果(见表7)中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对党委审计委员会的重视程度对国有企业中党委审计委员会(Treat×Post)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DA i,t+1 )的关系产生正向的调节作用。交乘项Speed×Treat×Post、Details×Treat×Post的回归系数分别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和负,表明党委审计委员会开会响应速度越快(Speed×Treat×Post)、会议内容越丰富(Details×Treat×Post),其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抑制作用越明显。这说明地方政府对党委审计委员会的重视程度确实能激励党委审计委员会更好地发挥对国有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治理作用。

表7 地方政府对党委审计委员会的重视程度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

续表

注: ∗∗ ∗∗∗ 分别表示估计数值在10%、5%和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2.调节作用

媒体关注和市场关注也是形成外部压力的重要因素(谭劲松等,2010),本文针对国有企业样本,考察媒体关注和市场关注对党委审计委员会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如表8所示,党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Treat×Post)与媒体关注(Media_Force)的交乘项Media_Force×Treat×Post的回归系数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媒体关注能够强化党委审计委员会对企业操纵季度盈余的影响,假设2成立。媒体关注作为重要的监督渠道,能够及时、准确地对企业是否规范经营起到监督作用,此外,党委审计委员会与媒体关注存在协同作用,即党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同样需要其他外部社会监督渠道的协同,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审计监督功能,从而促进企业经营健康发展、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表8还显示,党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Treat×Post)与市场关注(Market_Ia)的交乘项Market_Ia×Treat×Post的回归系数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市场关注能够强化党委审计委员会对企业操纵季度盈余的影响,特别是在市场压力的监督下,国有企业的经营不当行为会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其被惩罚的可能性增大(Chung et al.,2002;Graham et al.,2005;Yu,2008)。也就是说,市场关注会增强党委审计委员会对企业盈余管理的监督作用,而且党委审计委员会在发挥作用时需要市场的协同作用,验证了假设3。

表8 媒体关注、市场关注调节下的党委审计委员会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

续表

注: ∗∗ ∗∗∗ 分别表示估计数值在10%、5%和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JQ4MuFxfQNv/26MusUB+YmzMW6YyA2AQytg3KokmCPNAaQKMcBN4cQ5tyBHOpSF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