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捷克国剧
——木偶戏

木偶戏是布拉格最有名的文艺表演之一,从16世纪开始,木偶戏就成为捷克最受欢迎的一种娱乐活动,并在17—18世纪时达到了高峰。由此,捷克把木偶戏定为“国剧”。外国人到布拉格一定要欣赏木偶戏,否则就应了当地那句话——“不看木偶戏就等于没有到捷克”。

木偶分为多种,有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布袋木偶、皮影木偶等。制作材料过去多为木材,现在则采用布、纸、塑料、树脂等新型材料。木偶戏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有木偶音乐剧、人偶剧、即兴表演木偶剧、童话面具木偶剧等。布拉格最多的是提线木偶,木偶的四肢和头部被线提起来,这些线最终在木偶头部上方的总控制轴交汇,人们利用这一控制轴操纵木偶。每一个木偶都由5—8条线控制,并不是随便谁都能表演得那样传神!在布拉格,没有人不为这些活灵活现的木偶人心动。也只有在捷克,才能真正感受到木偶戏的瑰丽与神奇。莫扎特曾说:“只要用点心,你会发现木偶的灵魂,不只是在木偶,还有那丰富幽默的肢体语言与顺畅无碍的想象空间。”

样式多样的捷克木偶

捷克木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布拉格市中心的广场上赫然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完整记载着捷克木偶的前世今生:“最初的木偶很简陋,仅源于给孩子讲故事的需求,渐渐地,那些没条件进剧院的成年人开始用它来自娱自乐,于是木偶开始变得愈发精致。”但捷克人视木偶为瑰宝的深层原因,是木偶与捷克民族复兴间那千丝万缕的关系。

木偶戏逐渐成为捷克人建立民族自信的重要方式

据史料记载,15世纪初,随着罗马教廷将捷克宗教改革先驱扬·胡斯作为异教徒处以火刑,罗马教廷与胡斯教徒的矛盾激化至顶点。后来,捷克宗教改革势力被击败,哈布斯堡王朝的天主教势力开始了对捷克三百多年的统治,捷克不仅彻底丧失了主权,民族文化也几乎全部被消灭:德语替代捷克语成为官方语言,人民被迫改奉天主教,剧院只能上演德语剧目。1774年,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雷莎在波希米亚大兴办学之风,限定德语教学,此后捷克的大学过去使用拉丁语教学的课程全部改为德语。不久,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又颁诏,能够使用德语也成为准入高中的门槛。根据史料记载,至18世纪末期,捷克语仅在社会最底层的贫民阶层中使用。

捷克人担心自己民族的语言会因此而消失,于是,在民间偷偷用捷克语来表演木偶戏逐渐成为捷克人建立民族自信的重要方式,大人们时常在自家桌上为孩子们表演木偶戏。木偶戏之风从此时悄然兴起,残疾军人、退休教师、小贩成了最初的民间艺人,他们乐此不疲地走街串巷即兴表演。尽管这些木偶戏艺人常常食不果腹,甚至沦为乞丐,但他们坚信自己的表演既能为生活在贫苦和压迫中的人们带来快乐,还可使自己民族的语言得以保留绵延。木偶戏渐渐成为最受捷克人欢迎的娱乐活动,表演场所也从乡村小广场延伸至客栈酒馆以及农舍民居。作为民族重生的见证者,这些形态各异的木偶人成为捷克人民族精神的寄托,而木偶戏也随之毫无疑问地成为捷克人心中的国剧!

布拉格的木偶戏剧院 Hppk7NFpJsuNQrSKMlh7Z24/W4vDauoGJzy7qycyjrBBDY0mil2Vlz4TYLo/6Xu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