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英雄跌下神龛

战争的激烈程度远超预测,帝国最优秀的职业军人持久地奔逐鏖战在燠热的红土高地,耗尽体力意志消沉甚至命丧战场。广州副都统乌兰泰久经西北战场历练,随火器营征伐回疆战功颇多,率部入桂初战即胜,他的脚步停留在永安城外,继而其部在大峒山遭到毁灭性打击,负伤撤至桂林城下被太平军击杀。广西提督向荣身经百战,随陕甘总督杨遇春平定河南滑县天理教起事、新疆大和卓波罗尼都之孙张格尔叛乱,湖南提督任内歼灭天地会李沅发主力,率部入桂攻占金田。再战象州渐显疲态,官村岭之战遭太平军阻击,没能到达指定区域以至于永安失守,被褫职后闲居广西平南。赛尚阿是赴桂指挥作战的一品高官,他在中英战争中护卫京畿,战后组建火绳枪队,奉旨赴广西前皇帝特赐遏必隆刀,拨给他军费二百万两白银,为提振军心还调派驻京军队随他南下。被寄予厚望的首辅到前线后无法节制督抚将官,指挥能力又弱,以致战局残散难以收拾。奕詝震怒,诏斥赛尚阿调度无方号令不明赏罚失当,以致劳师糜饷日久无功,将他褫职逮京治罪。在广西作战的悍将纷纷折戟,重任落到在中英战争中颇有建树的姚莹和徐广缙身上,他们是公认的抗英英雄,尤其是具有带领地方团练打赢强敌的经验,朝廷期待他们为帝国再建奇功。

赛尚阿在广西主持全局时,台湾兵备道姚莹调任“谋军事”的广西按察使,即赛尚阿的军事顾问。儒将姚莹是桐城古文派大家姚鼐嫡孙,和林则徐政见相同,主张禁烟抵抗英军;主持台湾防务时,从台南到台北勘察各个港口,在沪尾、鸡笼(基隆)添设炮台,配置4门8000斤重大炮、2门6000斤重大炮。他动员各地士绅出资办团,至1842年3月,全岛有团勇47100名。为防备游民疍户被英军收买,姚莹参照林则徐的做法招募他们进入水勇队,战时由水师军官统带。为补充军队缺额,姚莹挑选一千多名精壮团勇加入绿营。1841年9月30日,英舰“纽尔布达”号入侵鸡笼,参军邱镇功命令士兵开炮轰击,炸断英舰桅杆使其触礁沉没,此战击毙“白夷五人、红夷五人、黑夷二十二人” ,俘虏英军士兵133人,缴获敌炮10门。英军否认入侵台湾,称运载几百名印度兵的“纽尔布达”号偏离航道沉没于台湾海域。1842年3月11日,英军远征舰队双桅船驶入淡水、彰化交界处的大安港,姚莹命人把敌船引入土地公港使其触礁搁浅,清军开炮将其击沉。此战“杀毙白夷一人、红黑夷数十人,生擒白夷十八人、红夷一人、黑夷三十人、广东汉奸五名。夺获夷炮十门、又铁炮一门、鸟枪一杆、腰刀十把”。 英军的说法还是英舰正常航行触礁沉没,船员包括18名英国军官同样落到地方政府手中。到1842年6月,台湾战俘营一共关押着“149名印度兵和19名‘白人’外国士兵”。 正在为一连串失败悲伤的道光皇帝,受台湾兵备道姚莹、总兵达洪阿的胜利鼓舞,一时间恢复了爱新觉罗氏的尚武热忱,在姚莹呈达的捷报上批示“览奏嘉悦之至”。喜悦溢于言表的旻宁谕令福州府库拨出30万两白银,用于增强台湾的军事防御。

厦门鼓浪屿已被英军攻克,台湾战俘营的英军难以押赴大陆,姚莹决定把他们全部杀掉。旻宁授予姚莹杀俘的权利,闽浙总督怡良打算用俘虏换回鼓浪屿,命令姚莹把战俘送往福州。姚莹不为所动,对达洪阿说以交还英俘换取英军撤出鼓浪屿,这是示弱的行为,不如杀掉这些俘虏,达洪阿表示赞同。1842年8月,完成审讯后的大部分战俘被处以极刑,仅有“9名(除2名广东领航员外,大部分是白人)被赦免”。 决不姑息入侵之敌,指挥台湾防卫战的姚莹成为帝国英雄。

姚莹在广西前线并不顺利,他的建议多次被主官赛尚阿否定。前线作战部队指挥官乌兰泰和向荣矛盾很深,姚莹支持乌兰泰,赛尚阿多听向荣,以至于清军多次战败。赛尚阿亲自指挥的永安战役,清军集结四万多人分两路发起总攻,姚莹担任翼长即乌兰泰部副指挥,由南路攻击水窦之敌。他和乌兰泰建议清军向荣部放弃北路进攻,和他们会合集中优势兵力攻取水窦,切断永安城对外通道使其成为孤城。向荣拒绝他们的建议,率部强攻太平军龙寮岭防线,南路清军兵力不足强攻水窦不克,太平军秦日纲部从圞岭迂回突袭其囤粮基地,乌兰泰、姚莹不得不放弃进攻水窦。

广西战局溃乱不见好转,宫中急令两广总督徐广缙率师赴援。徐广缙1851曾赴桂主持军务,奉旨返粤后把所有精力都用于平叛,1852年春天他终于见到曙光。高州会党凌十八踞守罗镜圩、信宜,与太平军相倚而战,徐广缙率部夺回贵县、廉州,攻入罗镜圩擒获凌十八,皇帝赏加其太子太保。总督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广东团练旧部的频频反水,当年反英人入城运动的参与者在内战中迅速分化,一部分人成为帝国的敌人,他们进入广西高地投靠会党,或成为政府雇佣军后在广西战场开小差逃往叛军。这是徐广缙最不愿意看到的,又是他不能克服的难题。当洋人龟缩在广州城外商馆区不再躁动喧嚣,反洋人主义者的兴奋点转为反抗满人统治者,民族主义情绪和贫富阶层矛盾凸显出来,地方观念宗亲关系不再成为团练组织的黏合物。

三角洲地区的社学士绅听任团勇离开,他们没有担负起平叛的责任,亦无率团出省作战的想法。1850年夏天,广西高地五万名堂会信徒举旗反满,一路南下攻占了广东清远县城,与其呼应的广东会党在从化起事,暴动发生地距广州城仅一百余里,当地乡绅亦不为所动,除非叛乱者进入他们所在乡域,否则不会鸣锣竖旗动员民兵作战。对广西平叛表现出极大热情者,是张敬修等在籍体制内科甲精英,曾为编内官员的他们视野远及帝国域内,与大部分乡村士绅不同,后者的目光坚执于足下之土。

奕詝和他的父亲旻宁一样,期待广东士绅伸出援手,他特许粤省免征1年田赋,以求当地绅民感恩朝廷。广东官员则为应付战争忙得焦头烂额,为填补在内战中耗损的库银,隐瞒上谕依然收税,甚至还向绅民逼捐。南海、番禺士绅在1851年3月发现地方当局的骗局,召集会议拒绝缴纳田赋。东莞绅民包围县衙,知县逃往广州。新会知县迫于压力,表示加倍退还税款。徐广缙的处境不同,他需要白银用于平叛战争,免征田赋造成的军费亏空他无法弥补。总督的担心并非多余,到1852年9月仅两广地区就支出军费400万两白银,这笔巨款中的一部分出自卖官所得的银票,还有50万两截留自应交北京的海关关税,其余部分为透支亏空。为填补这个黑洞,徐广缙不得不与曾出资为其建造英雄碑的广东士绅决裂,奏请皇帝禁止拒缴田赋的东莞举办科考,还以煽动暴动的罪名逮捕煽动乡民拒缴税款的军功秀才。1852年秋天徐广缙离开广东总督府赴任湖广总督,广东士绅视其形同陌人。而在他之前,抗英名将姚莹在广西战场毫无建树,亦已跌出英雄神龛坠入冰冷现实。

徐广缙1853年初抵达岳州,此时太平军已攻克武昌。随后的长沙战役,他又不在长沙城中,与在广州领导反洋人入城运动时不同,总督在内战中总是赶不上节奏。赛尚阿在广西战败被免职,徐广缙继任钦差抵梧州剿敌,洪秀全先他之前率部转攻桂林,以至于徐广缙未在广西境内歼敌。太平军进入湖南境内,徐广缙赶赴湖南指挥战事,才抵长沙叛军已撤围转攻湖北,接连攻陷岳州、汉阳、武昌。奕詝调动10万清军欲在长沙城外聚歼叛敌,未达到战役目的以致战火蔓延至湖北,他在宫中昼夜不眠寝食难安,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徐广缙身上,望穿双眼也等不来捷报,他寄予厚望的宠臣总在路上。武昌陷落后龙颜震怒,“诏斥广缙迁延不进,调度失机,株守岳州,拥兵自重,褫职逮问,籍其家,论大辟”。徐广缙在狱中度过一年,还好未被斩首弃市,1853年夏天,戴罪遣往河南巡抚陆应谷府中当差。

姚莹病逝于长沙战役,时任湖南按察使的他此役中依然毫无作为,因辜负圣意忧愤致疾,卒于被叛军重重围困的长沙城中。和徐广缙一样,他对围困这座省城的敌人中有许多共同经历过中英战争的团勇一事感到莫大的悲哀。徐广缙、姚莹们一旦离开团练武装,就失去了所有光环,军事斗争失败后便是政治生命的完结。 Up7lw1+tXfeRtRTZ/fTPX2sphLcZKrz0TJzg5anKzKdm4juye+FNdEGjkPcA0NI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