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亮人学习的源动力,往往是希望得到选择和交换的权利。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判断做出选择。在这个时候,向月亮人给出可供选择的参考信息,就至关重要了。
月亮人在小的时候,常常给家长一种小大人的感觉,这样的孩子特别好沟通,也让人觉得特别好带。在我教过的孩子里,也有很多明显是月亮人的孩子,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一个同学。
我同学小月的经历挺离奇的,他比我足足大3岁,却和我在同一个班。很多男孩子骨子里就有冒险基因,总想着去社会的大风大浪里拼搏一番,小月也不例外。他高考成绩并不理想,于是就收拾好行囊南下打工,进厂干了几个月,才发现父母天天唠叨的“现在多吃苦,将来少遭罪”是真的。原来社会才是最好的老师,曾经那些让他听得耳朵“起茧”的唠叨,第一次这么生动形象。
但是这样认输就太没面子了,小月当过保安,摆过地摊,做过游戏代练,最后折腾了一年多,终于把自己折腾到身无分文,跟父母服了软。
曾经无比嫌弃的学校8人间宿舍,和厂里几十个人一间的宿舍相比,变得温馨起来;曾经让人抓耳挠腮的课堂45分钟,和生产线上每天站着的16个小时相比,也变得让人向往起来。小月觉得,哪怕做题做到晚上12点,也比干体力活好,至少做题可以坐着。
于是他向父母认了错,作为复读生进了我们学校。小月这一年的成绩一飞冲天,最终考入了一本。
当月亮人知道自己努力有回报,不努力有损失的时候,其实就不需要任何人强迫他们了。我也教过不少考入名校的月亮人,下面是他们学习的源动力,也就是哪些自发的愿望促使他们进入心流。
月亮A说,小时候一位美术老师对他说,如果学好美术就可以在北京办画展,和名流大咖交朋友,甚至一幅画卖到百万元。美术老师举了一个自己同学的例子,一下就打动了他。美术老师说的那个同学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于是他也立下了志向,想要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每当他觉得累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畅想一下未来的生活。就这样,他日复一日地练习基本功,努力学习文化课,最后竟然真的实现了梦想。
月亮B说,他高中的时候读过一句话:一流的大学里,老师和同学都觉得彼此很牛;三流的大学里,老师和同学都觉得彼此很蠢。他觉得这句话虽然有点糙,但很有道理,于是他就把这句话贴在自己的笔袋上当成座右铭。他就是想和厉害的人做师生、做同学、做朋友。
月亮C说,他很想经商,从小就有不错的商业天赋,也经常在校园里买卖文具,通过低买高卖赚点小钱。有一天班主任告诉他,如果真的想经商就应该考上好大学,因为这样就可以把大批聪明的人发展成自己的左膀右臂,让他们帮自己赚钱。他听完觉得很有道理,反正也就需要刻苦学习一两年,放眼未来的几十年,值得!
你可以看到,月亮人是很务实的性格,因此你应当用清晰的逻辑、客观世界的真相去打动这样的孩子。只要他能看见自己的未来,源动力也就产生了。甚至很多时候具体的目标不是最重要的,给月亮人一个说服自己的台阶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