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 揭开超级记忆法的神秘面纱

你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

——东尼·博赞

第一节 超级记忆法的核心原理

大家可能会感到很突然,怎么一开始就出现几个词?

没错,我们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其中,简单化、图像联想、熟悉、莱斯托夫效应这四个词就是超级记忆法的核心原理。

这里用到了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让人记忆更深刻)和莱斯托夫效应(即特殊的事物才容易被牢记),因为这两个效应有助于我们记忆,这就是把核心原理放在最前面的原因。

这四个词是记忆心理学中一些理论结合实战应用后的高度概括,是开启记忆殿堂的核心心法。掌握这几个心法,也就意味着能用好由它演变出的几十种记忆方法,并拥有鉴别很多记忆方法运用得是否恰当的能力。

有人说四个词概括还不够精简,到底什么是记忆法,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呢?

从广义上来说,比死记硬背记得更快、更牢固的方法都可以叫作记忆法。

一、简单化

简单与复杂的信息哪个更好记呢?答案显而易见,当然是简单的信息更好记。所以运用超级记忆法的第一步就是把所记的信息进行简化。

例如,简化虚拟的电话号码16194931261(前面的1可以不用记)。

一般人简化: 161+9493+1261。

图像编码简化: 一个儿童(61)+首饰(94)+旧伞(93)+婴儿(12)+儿童(61)。

观察分析简化: 首尾16和61对称,中间转化为1949年3月12日(植树节)。

对于号码机主来说,如果已经背得滚瓜烂熟,就无须简化了。

超级记忆法的第一步简单化指的是:

把所记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分割、归类、找规律、找联系、类比、转化、编码、重新排序等操作后,使之更简单。其中转化为图像是让信息变得容易记忆和简单的一种重要方式。

语文老师经常讲的提取关键词、总结中心思想,这都是简化信息的方式。阅读理解中经常会考:作者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什么,文章是如何写得活灵活现的,这些都是图像化的一种体现,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学会了记忆法,你会发现它和语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数学的观察、分析、逻辑等也有关系,但它相对于语文、数学,学会并掌握会比较容易。

在学习超级记忆法的过程中,可以不断锻炼我们抓取事物关键特征、提取关键信息以及化繁为简的能力。让一切事物通过大脑的思考与运作后,变得简单、有秩序、有规律、好记。

二、图像联想

著名主持人撒贝宁曾经在一档采访节目中提到:他在读书时,背诵各种知识就会按照图像的方式去记忆,效率比其他同学高。记忆高手训练记忆或参加记忆比赛也会用到图像和联想的技巧,这样记得又快又准。

图像和联想都是记忆法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有一句流行的话:“无图无真相,一图胜千言,字不如表,表不如图。”对于形象的事物,我们更容易直观地感受和理解,也能有更多的联想和想象空间,而抽象的信息较难引发更多联想。

所以记忆法的第二步是:

尽可能把所记信息转化为图像,再通过想象和联想把每幅图像联系到一起。

把信息转化为图像后,一般需要结合联想,而联想时,大脑中基本上会伴随着图像的出现,所以这里把它们合在了一起,简称“图像联想”。

比如前面提到的虚拟电话号码:16194931261。

第一步简化: 一个儿童(61)+首饰(94)+旧伞(93)+婴儿(12)+儿童(61)。

第二步图像联想: 左右两边各站一个儿童,左边的儿童把自己的首饰和旧伞给了坐在中间哭闹的婴儿玩耍。

你的脑海中是否能够想到这些画面呢?有画面和联想就能记得更牢固,同时,在联想的过程中大脑会伴随着思考,让我们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

再如曹操的《短歌行》最后四句: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如果以前没有背过这几句,读一两遍能否背下来呢?

现在虽然还没有讲具体的记忆方法,不过大家可以根据下面的图像,按照自己的方式尝试记忆,同时也考考你的观察力,思考一下文字和图像是如何转化的。

三、熟悉

这里的“熟悉”指的是“以熟记新”,即尽可能用已知的、熟悉的事物来记忆未知的、陌生的事物。我们常说“打个比方”“举个例子”“比喻一下”,都是这个道理。打比方的时候,一定会考虑所打的比方别人能否听懂,而且会尽可能用简单的、有画面感的、通俗的话来让别人听明白,这样别人除了能听得更明白,也能记得更牢。

我们平时在不知不觉中都会用到记忆法,只是没有形成体系,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用。比如遇到一位新朋友,他说自己叫诸葛良,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诸葛亮,这就是利用熟知的诸葛亮来记忆诸葛良这位朋友。

陌生信息与熟悉信息建立起联系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比喻,还有类比、找共同点与相似点、谐音、联想等。 其中,联想是让任意两个或多个信息建立起联系的万能方法。 有了联系,当回忆熟悉信息时,就能顺藤摸瓜地回忆出新信息。一起来看下面的例子。

有没有找到一点诀窍呢? “以熟记新”可以是第三个步骤,有时它也是指引联想的一个方向,联想时,尽可能向熟悉的事物靠拢。 在运用娴熟后,记忆法的三大步骤就一气呵成了。

熟悉的事物成千上万,但在记忆法中,最经典的还属“记忆宫殿”。我们去过的地方,大多数都可以作为自己的“记忆宫殿”,可以把要记的大量信息都放在记忆宫殿里,随时提取。大脑里的记忆宫殿就是“以熟记新”中的“熟悉”部分,所记新信息就是“新”的那部分。

以记忆宫殿为基础,可以延伸出定位(定桩)记忆法,只要是熟悉的事物,都可以承载新信息。所以“熟悉”是记忆法的第三个核心原理。

四、莱斯托夫效应

莱斯托夫效应:特殊的事物才容易被牢记。

该效应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冯·莱斯托夫,这个效应指的是相对于普通事物,人们记住特殊事物的可能性更大。在一组类似或具有同质性的学习项目中,独特事物会更容易被注意到,这一组事物可以是一组单词、一系列事件、人名或面孔。

比如成语“鹤立鸡群”,鹤与鸡相比,鹤就与众不同,容易被记住。假如一只鸡站在了一群鹤的中间呢?那就是这只鸡更容易被记住。如果是鸡、鹤、牛、马、蛇、猫等动物都关在了一起,谁更突出?答案是都不突出。

所以在一组信息中,一定要有“绿叶”,才能衬托出“鲜花”的美。鹤立鸡群中的鸡就相当于绿叶,鹤就相当于鲜花。

下面列举一些符合莱斯托夫效应的事情,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呢?

1.老师印象最深的,一般是班上前几名和后几名的学生,或者有特别才艺、与众不同的学生。

2.工作中,领导对有核心竞争力的员工印象会比较深。

3.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比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更让人熟知。

4.我们对课本第一章的内容的印象会比较深刻。

5.想出自己衣柜里最喜欢的衣服,最喜欢的那一件衣服和其他衣服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6.为什么周星驰电影里的配角也会让我们印象深刻?

7.有特色的景点会比没有什么特色的景点更吸引游客。

8.过往的经历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事件有什么特别之处?

你还能列举工作、学习、生活中满足莱斯托夫效应的事情吗?请用关键词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少相互干扰,增强区分度

鹤立鸡群中的“鹤”我们很容易记住,但剩下的一群“鸡”怎么记呢?每只鸡都那么相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记的信息往往都没有太多特点,不能产生莱斯托夫效应,因此就需要用到图像和联想的技巧。

比如要记一个单元的30个单词,它们属于同种信息,比较相似,记忆时它们之间就容易相互干扰,影响我们的记忆效果。但用记忆法把每个单词都结合图像联想,这样就有30个画面,30种不同的内心感觉,自然就不会记混,而且会记得更牢固。

在遗忘的原因中,有一种学说叫作干扰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的。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后面学习的材料有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产生干扰作用。

举个例子,有一段时间我出差讲课比较频繁,今天在这个城市,明天就去了另一个城市,基本上都是去各个城市的飞机场、火车站、酒店和教室这四个地方。在那段时间里,我早上起床一睁眼,总是不知道自己在哪个城市,往往需要在大脑中想几秒钟,才能回过神来。因为每个城市的飞机场、火车站、酒店比较相似,对我的记忆造成了干扰。

所以,信息之间相互干扰是导致我们记不住的一个主要原因。

根据莱斯托夫效应和干扰说的原理,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超级记忆法的运用需要转化图像、联想、编故事,因为每个图像、故事之间的区分度比较大,干扰比较小,同时,还能把枯燥的信息变得更有趣。

莱斯托夫效应是记忆法的核心原理,但不用把它当成一个步骤,它只是一个约束条件,让我们在联想过程中尽可能给需要记忆的信息制造独特点,增强每个信息的区分度,也就增强了记忆效果。

简单化+图像联想+熟悉+莱斯托夫效应, 是超级记忆法的核心原理,也是一个超级干的“干货”,而“熟悉”与“莱斯托夫效应”很多时候起到的是指引联想方向和约束的作用。所以,超级记忆法的核心步骤就是:

把所记信息化繁为简后,尽可能向熟悉或与众不同的方向进行图像联想。

由核心原理可以衍生出几十种记忆方法,有些方法可以归类到一起,形成十几种方法,这十几种方法基本上能覆盖所有信息的快速记忆,包括九大学科、各种考试题,甚至一整本书籍的背诵。从“02 超级记忆法的万能公式”开始将详细介绍到底该如何运用这些方法。

本节有少部分内容可能需要一些记忆法基础才能理解,如果有些部分没有看懂,也不用担心,可以把整本书看完后,回过头来再看一遍本节,相信你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让我来试试

尝试记一记南宋四大诗人,他们分别是尤袤(mào)、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诗人名字已经经过了“熟悉”的转化,并结合了图像联想隐藏在下图中,下图的意思是一位诗人请别人吃饭。你能找出每位诗人的名字隐藏在哪里吗?

参考答案

走了一万里来吃饭的诗人(杨万里);游泳到陆地上来吃饭的诗人(陆游);戴着有“油”字帽子的诗人(尤袤),给自己盛了一大碗饭(范成大)。

第二节 超级记忆初体验

我们在学习新技能时都有一种想法,那就是迫不及待地想让老师把核心秘诀、方法步骤赶快教给自己,想立即成为“绝世高手”。但往往得到的答案是,你需要把基础打牢,一步一步来,记忆法的训练也是如此。不过我们在开篇就把核心原理分享给了大家,有了原理作为支撑,后面在训练时就不会“走偏”,进步速度也会更快。

无论我们以前记忆力如何,都可以抛之脑后,因为记忆法是另一种记忆思路,相当于为你的大脑重新安装一个高效的操作系统。在《记忆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中也有很多记忆理论作为记忆法的支撑,但很多人想的是:理论太枯燥了,直接告诉我怎么记吧!那我们就先来体验一下吧!

一、巧记莫言的作品

我曾经看到一份语文考试题,其中考的内容有: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是谁,并写出他的几部作品。在课堂上我就选取了这道题来考学生们,很多学生都知道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是莫言,但要说出他的几部作品,很多学生就答不出来了。我用记忆方法教了大家一遍,学生们都记下来了,并且可以做到顺背、倒背,甚至是任意抽背。

下面列出了莫言的长篇、中篇、短篇共20部作品。

《金发婴儿》《爆炸》《红耳朵》《民间音乐》

《红高粱家族》《红树林》《白棉花》《酒国》

《透明的红萝卜》《食草家族》《生死疲劳》《师傅越来越幽默》

《牛》《蛙》《四十一炮》《欢乐》

《丰乳肥臀》《藏宝图》《战友重逢》《十三步》

乍一看,20部作品太多了,似乎在短时间内全部记下来有点难,接下来我们就用身体定位法把这些作品全部牢牢记住。

什么是身体定位法呢?我们需要在身体上找10个部位,每个部位与两部作品进行联想,回忆时,只需要想到某个部位就能提取出对应的作品,相当于顺藤摸瓜,有一个回忆线索。

大家可以闭上眼睛倒背一遍这10个部位,是不是也很容易呢?因为每个部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是以熟记新中的熟悉部分。接着把不容易记忆的作品进行简化或者转化,好记的就不用简化了。大家一起来参与联想记忆吧。

记忆方法

(1)头发—《金发婴儿》《爆炸》

联想:大脑中可以联想到 婴儿 刚出生的时候,头发居然不是黑色的,而是 色的头 ,简称金发婴儿,而且头发比较凌乱,像爆炸头一样,所以大脑中的画面就是一个 爆炸 头的金发婴儿。再还原出作品《金发婴儿》与《爆炸》。

(2)耳朵—《红耳朵》《民间音乐》

联想:戴着耳机听 音乐 ,听久了会感觉 耳朵 发热变 ,如果你有过这种经历,印象会更深刻。

(3)眼睛—《红高粱家族》《红树林》

联想:眼睛看到了一片 红树林 ,茂盛的树林下面还有很多 红高粱 。一片红色场景,非常壮观。

(4)鼻子—《白棉花》《酒国》

联想:想象鼻子受伤了,需要用 白棉花 做的棉签蘸酒精给鼻子消毒,酒精来自产 家。

(5)嘴巴—《透明的红萝卜》《食草家族》

联想:在童话世界里,你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只小兔子,整个 家族 都以 食草 为主,但嘴巴里偶尔嚼嚼 红萝卜 ,将红萝卜想象为 透明的

(6)肩膀—《生死疲劳》《师傅越来越幽默》

联想:沙僧肩膀上一直挑着担子肯定非常 疲劳 ,但师傅总是安慰他,时常给他讲一些笑话, 师傅越来越幽默 ,沙僧慢慢就感觉不到累了。

(7)肚子—《牛》《蛙》

联想:把美味的 牛蛙 吃进了肚子。牛蛙分开则代表两部作品。

(8)手—《四十一炮》《欢乐》

联想:想象抗战时期,战士用手开了 四十一炮 ,击退了敌人,大家心里都感到 欢乐

(9)臀部—《丰乳肥臀》《藏宝图》

联想:《丰乳肥臀》提取关键词肥臀。可以想象拿着 藏宝图 ,怕小伙伴抢走了,藏到了臀部后面, 部比较 ,藏了半天还是被发现了。

(10)脚—《战友重逢》《十三步》

联想:脚跨出大门 十三步 后,刚好碰到了多年未见的老战友, 战友重逢 ,聊了许久。

赶快尝试回忆一遍吧!如果个别记得不牢固,再简单复习一遍。记下来后,有时间也可以去看看这些作品的具体内容,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有了输入,还要有输出才会记得更牢。挑战以倒背的方式写出这20部作品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1.身体定位法还可以用来记忆哪些信息?

2.按照这样的思路,除了身体,我们熟悉的物品是不是都可以用来辅助记忆呢?比如汽车、自行车、笔记本电脑、桌子、电视等。

答:

1.还可以记很多信息,如鲁迅的作品、购物清单、生物知识点,等等。

2.都是可以的。我们熟悉的事物,都可以用来承载信息。

二、牢记十二星座

很多小伙伴都喜欢聊星座,什么星座对应什么性格都一清二楚。十二个星座并不多,但全部按照顺序说出来,而且每个星座的对应日期都知道,也是有难度的。如果我们用方法牢牢记住它,聊天时就可以秀一下了。

下面给大家分享用数字定位法牢记十二星座以及对应日期。

十二星座

水瓶座 1月20日~2月18日

双鱼座 2月19日~3月20日

白羊座 3月21日~4月19日

金牛座 4月20日~5月20日

双子座 5月21日~6月21日

巨蟹座 6月22日~7月22日

狮子座 7月23日~8月22日

处女座 8月23日~9月22日

天秤座 9月23日~10月23日

天蝎座 10月24日~11月22日

射手座 11月23日~12月21日

摩羯座 12月22日~1月19日

数字定位法在“03超级记忆方法大全”中会详细介绍,我们先把1~12这些数字转化为图像,再和每个星座进行联想。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会用图像的方式来教同学们学习数字,比如“2像鸭子”“3像耳朵”。你会发现小朋友这样记忆非常快,而且也更趣。

1树 2鸭子 3耳朵 4帆船 5钩子 6勺子 7拐杖 8葫芦 9哨子 10棒球 11筷子 12婴儿(1~11都是根据形状转化,12是谐音转化)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你自己就是导演,只需要发挥一点图像联想能力,就可以让这些画面在你的大脑里自由驰骋。试试只用一遍记下来吧!

记忆方法

(1)树—水瓶座

联想:想象用 水瓶 给树浇水,回忆时,由1月想到树,由此回忆出水瓶和水瓶座。后面11个星座以此类推。

(2)鸭子—双鱼座

联想:双鱼座转化为 两条鱼 。想象鸭子太饿了,一下吃了两条鱼。

(3)耳朵—白羊座

联想:如果你揪住了小 白羊 的耳朵,它可能会咩咩叫呢。

(4)帆船—金牛座

联想: 金牛 坐帆船过河,它担心被河水淹没。

(5)钩子—双子座

联想:双子座转化为 两个小孩子 。想象两个小孩子互相把钩子扔向对方,这太危险了!

(6)勺子—巨蟹座

联想:想象你正准备吃一只 大的螃 ,但没有筷子,只能用勺子。

(7)拐杖—狮子座

联想:年迈的 狮子 快走不动了,只能拄拐杖了。

(8)葫芦—处女座

联想:处女座转化为 小女孩 。想象她从葫芦里倒出一颗糖果。

(9)哨子—天秤(chèng)座

联想:你猜猜哨子有多重呢?用 天平 称一下就知道啦!

(10)棒球—天蝎座

联想:你打棒球时,幸好击中了 上掉下来的 子,不然它就会蜇到你。

(11)筷子—射手座

联想:把筷子像 箭一样射出去。

(12)婴儿—摩羯座

联想:摩羯座转化为 魔戒 。想象给婴儿戴上魔戒,希望他能够健康成长。

只要大家在脑海中能想到以上画面,基本上都能只用一遍就记下来。但每个星座开始的具体时间如何记忆呢?只需要找找规律,每个星座的时间分割点在每月的20日前后。我们以20日为基准,分成四段来理解记忆,第一段为1、2、3月,第二段为4、5、6月,第三段为7、8、9月,第四段为10、11、12月。

用身体定位法也可以记星座,但用数字定位法记星座的好处在于:可以立刻知道每个星座是从哪个月份开始的。比如金牛座,就立即能回忆出帆船,想到4月份。再由以20日为基准和想象气温递增,回忆出具体日期4月20日。

写一写每个星座与对应的开始时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来试试

尝试用数字定位法记忆下面的随机词语。

1.番茄 2.书包 3.桌子 4.台灯 5.面包 6.红色 7.南瓜 8.小鸟

参考答案

第三节 什么是超级记忆法

经过简单的体验后,再来介绍具体的理论会更容易理解。超级记忆法的原理当然也是建立在传统记忆的基础之上的,先来了解什么是记忆。

一、什么是记忆

1.记忆的过程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也可以说是在初始信息(如刺激、图像、事件、想法、技能)不再呈现的情况下,大脑中保持、提取或使用这些信息的加工过程。

在浩瀚的记忆海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识记过程。同一个信息,用不同的方法去识记会有不同的结果。比如记忆“cjjyf”这五个字母,如果通过机械式的重复记忆,效率低下;如果你知道这是超级记忆法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那么看一遍就能牢牢记住。

一般来说,识记可以分为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本书介绍更多的是有意识记忆的方法,即需要通过大脑思考,联想记忆。而无意识记忆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在识记过程中不需要太多的思考,自然而然发生的识记。

识记后进入第二阶段,大脑中对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信息在大脑中能保持多长时间,和记忆时的方法、材料的种类、复习次数、大脑的状态等都有关系,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材料的加工处理、科学复习、调整大脑状态来增加对信息的保持时长。

第三阶段就是回忆,只要搭建了回忆线索,提取出来就会比较容易。

2.记忆的类型

根据信息在大脑中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而我们更需要掌握的是长时记忆的方法。

(1)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是指通过各种感官受到的刺激所引起的短暂性记忆,当刺激停止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会短暂保留。信息的保存时间很短,一般在2秒内。瞬时记忆的内容只有经过注意才能被意识到,并进入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大约为1分钟的记忆。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信息大约在1分钟后就会衰退。比如当你默念一个随机的电话号码,突然有人打断你,一两分钟后让你再复述这个电话号码,你基本上就想不起来了。短时记忆的内容一般要经过不断重复或运用一些记忆技巧,才更容易进入长时记忆。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记忆。在头脑中保留时间超过1分钟的记忆都属于长时记忆,再经过不断复习,形成长久记忆。

长时记忆也可以分为不同种类,主要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其中,外显记忆,也就是有意识记忆,它由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组成,情景记忆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忆,而语义记忆则包括对已有知识和客观事实的记忆。

比如你回忆几年前去哪里旅游,还能让你感觉到风景很美,这就是情景记忆。而回忆以前学到的一些知识,如乘法口诀表,怎么学的、在什么场景中学的你已经忘记了,但现在依然能脱口而出,并且还能计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甚至更多,这就是语义记忆。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情景记忆侧重于图像,语义记忆侧重于逻辑。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以及这些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也为我们深入研究超级记忆法提供了依据。

二、超级记忆法

1.神秘的记忆术

古希腊人开创了许多门艺术,其中一门就是“记忆术”,公认发明这门艺术的人是诗人西蒙尼戴斯。在一位贵族举办的宴会上,大家都有说有笑地边吃边聊,西蒙尼戴斯现场吟诵了一首抒情诗来赞美主人,这首诗不仅赞美了主人,也赞美了双子神。而主人生性不是很大方,他对西蒙尼戴斯说:“感谢你精彩的吟诵,但你也夸了双子神,所以原本打算给你的酬金,只能支付一半给你,另一半你可以向双子神讨要。”

没过多久,门外传信说有两位年轻人要见西蒙尼戴斯,西蒙尼戴斯到门外后,却没有看到访客。就在他离开的一刹那,屋顶发出了一些声响,只见横梁一根又一根地出现裂痕,突然,宴会大厅的屋顶全部倒塌,瞬间掩埋了屋里的所有人,主人和其他宾客都被压在了废墟下,血肉模糊,无法辨认。而西蒙尼戴斯躲过了一劫,他恍然大悟,原来是双子神救了他。

家属来到现场,无法辨识自己的亲人,而西蒙尼戴斯在进入宴会厅后不久,就把每个位置坐的宾客都记下来了,因此帮死者亲属认领了尸体。

这一经历启示了西蒙尼戴斯发现记忆术的原理,据说他就是这样发明了记忆术。由于自己记得每位宾客的位置,由此他领悟出,排列有序是记忆牢固的关键。

由此他推断,想要快速地记住自己需要记住的东西,除了排序外,还需要有具体的场景与图像,并将那些图像放在对应的场景里,这样这个场景就会维护这些图像的顺序。而后他也发现,视觉是人的所有感觉中最敏感的,如果将需要记忆的信息转化为图像后再放入场景里,就能记得更牢。

当时最常用的记忆场景系统是建筑类系统,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场景系统。后来进入古罗马时期,记忆术经过不断的演化,越来越完善。常听到的古罗马房间法、记忆宫殿、挂钩法、定位法也是指这种记忆术。

古罗马的西塞罗在《论演说家》中讲述了西蒙尼戴斯发明记忆术的故事,并介绍了罗马演说家使用场景和形象的技巧来演讲,就可以做到脱稿发表长篇演说,记忆术就这样作为演说艺术的一部分在欧洲的经典传统文化中流传了下来。

记忆术经过不断优化,或许有些技巧没有延续至今,但现在的记忆术已经形成了一套适用于现代信息的体系,我们把它称为超级记忆法,它不仅限于场景、图像,还有口诀记忆、类比记忆、物体定位等方法。

2.左右脑原理

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左右脑分工理论”,并因此荣获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正常人的大脑有两个半球,由胼胝体连接沟通,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实验表明,左脑主要负责语言、逻辑、判断、排列、分类、分析、推理、理解等,因此可以称作“意识脑”“学术脑”;右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韵律、节奏、情感、想象、创造等,斯佩里认为右脑具有图像化机能,因此又可以称作“创造脑”“艺术脑”。斯佩里的重要研究成果是人类大脑科学研究的重大里程碑。

运用超级记忆法时,需要把左脑和右脑的能力充分调动起来,提高记忆效率。记忆法的第一步化繁为简,需要用到左脑的观察、分析、分类、理解等能力;第二步图像联想,需要右脑的图像化机能参与。

第四节 为什么一定要学习记忆法

如果你愿意开启头脑风暴模式,一定能找到一百个学习记忆法的理由。

古希腊诗人说:记忆是智慧之母。

哲学家培根说: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

沃伦·巴菲特说:记忆力好,不一定会让你成功,但记忆力不好,一定会让你失败。

……

随机采访,请问你们为什么学记忆法呢?

幼儿园小朋友说:为了认识更多的汉字。

小学生说:为了考试考高分。

中学生说:为了学习更轻松。

大学生说:为了轻松通过英语六级。

某老师说:为了让自己的教学更轻松。

某销售说:为了记住更多客户信息,提升业绩。

某朋友说:为了考取更多证书。

某医生说:为了记住更多医学知识。

某记忆选手说:为了获得记忆比赛的冠军。

他说:不为什么,纯粹是兴趣爱好,喜欢就去学。

我说:为了让人生更精彩,让未来充满更多的可能性。

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下面我以自己的学习、教学经历和体会,给大家分享学记忆法的几个主要好处。

一、提升学习兴趣

比起死记硬背,用记忆法学习会更具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好,它会在不知不觉中调动你的学习积极性。

我当初训练记忆法有两大原因:一个是记忆力太差,总想找到一种“灵丹妙药”来改变我的记忆力;另一个就是兴趣,原来古诗、单词、文章、各科知识点还能这样巧记,而且记得又快又牢,瞬间激发了我对学习的热情。

二、增强自信心

为什么我的记忆力比其他同学差那么多?这是我在读高中以前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都说穷则思变,我是因记忆力差而思变。可能大家会想,你是全世界只有几百位的世界记忆大师之一,甚至还是全世界仅有的几十位特级记忆大师之一,天生记忆力就应该很好啊!实则不然。

曾经,我是一位严重偏科的学生,文科成绩一塌糊涂,只要是涉及需要大量背诵的科目,成绩都是在班上倒数。现在回过头来看,记忆力差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内心对这些科目的排斥,没有学好它的信心。

但是,现在我对自己的记忆力有绝对的信心,只要我想记住,就一定能记住。而且遇到越难记的材料会越有信心,为什么呢?我猜测我的潜意识里可能是这样想的:“对于难记的材料,一般人都记不住,你能记住,你不是一般人!”

长此以往,会有更多成就感,自信心也随之提升。

三、记忆力的提升

曾经背诵一篇文章,就让我感到痛苦万分。但现在,我能背下《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道德经》《大学》《中庸》《论语》《唐诗三百首》等书籍。

如果不是国学老师或者国学爱好者,谁会有信心去背这些书籍的全部内容呢?但是用记忆法背诵,就会更有信心。同时,记忆法的运用水平也会得到提升,对记忆法的理解会更加透彻。

背得越多,知识面越广。在与人的沟通交流中可以侃侃而谈、引经据典,给人带来新鲜观点与启发,渐渐地,你就会在别人心中留下知识渊博的好印象。

四、提高学习成绩

成绩的提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老师、学习环境、方法、习惯、动力、努力程度等。但很大程度上也受记忆影响。以前有很多学生因为学习了记忆法,有了学习的动力,成绩也随之提升。

五、节约时间

记忆法的最大特点就是记得快、记得牢、记得多,从而节约时间,提升效率。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记忆法还非常适合“临时抱佛脚”的考试,别人需要准备两三个星期,你用记忆法备考,可能只需要准备三四天。

六、终身受益的技能

学会了记忆法,一辈子都能受益。有了这种技能,你未来会有更多的选择,可以把它结合到各个领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能助你一臂之力。

记忆法+学科考试

记忆法+考证

记忆法+背书

记忆法+写书

记忆法+学外语

记忆法+比赛

记忆法+电视节目

记忆法+教学

记忆法+大脑训练

记忆法+医学

记忆法+事业

……

第五节 训练后可以达到的效果

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里讲到,我们的大脑具有适应性,经过长期的刻意练习,可以改变大脑的神经回路,创建专业化的心理表征。而良好的心理表征可以使我们培养出很多高级的能力,最后达到卓越。人们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训练,都可以在某个领域取得杰出的成就。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升,其中也包括记忆力,训练后到底能达到什么效果呢?下面列举了一些内容给大家参考,在训练中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竞技记忆(一般指需要追求速度的记忆,或比赛上的记忆)

二、实用记忆

续表

实用记忆没有竞技记忆那样容易量化,它和记忆牢固程度、复习次数、记忆中伴随的理解程度都有关系,所以这里的数据仅作为参考。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记忆法的训练中,一定要有具体的训练材料。比如要想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称号,就需要专门训练十个项目,并在比赛中达到规定的标准,在训练这十个项目的过程中获得记忆的方法和能力。如果这十个项目记得很快,就代表记忆力好吗?也不一定!还需要把从中获得的能力进行迁移,提取核心规律,再运用到更多项目上。不断运用、总结、再运用,你就会不断精进,直到成为顶尖的记忆高手。

记忆法训练的进阶过程,我把它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它是我们通往记忆高手的必经之路。

由此看出,先有量变才会有质变。大脑越用越灵活,记忆力也是越训练才会越好。训练是暂时的,而获得的能力是终身的。 ZI56yudchROMXtC6+KjZuCGKO8V3BWawpHKC6BsgDSiQsCpf74p28RSB2hAOXeZ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