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丁堡,我每周最期待的一天就是星期六。倒不是由于我平时沉迷学习,只有周六可以休息,而是因为在每周六早上9点到下午2点,在爱丁堡城堡脚下的城堡露台(Castle Terrace),有我最期待的农夫集市(Farmer’s Market)。像我这种对一般意义上的逛商场没有太大兴趣的人,恐怕只有售卖各种食物的农夫集市能让我享受到购物的快乐了。
位于爱丁堡城堡露台的农夫集市标识
农夫集市上很少看到中国人的面孔,这是非常地道的、只属于爱丁堡当地人的地方。在农夫集市的入口经常有人在弹吉他唱歌,音乐给这个集市增添了一丝浪漫色彩,飘扬着乡村音乐的农夫集市让人们在爱丁堡的城市空间找到了英国乡村的韵味。不过,这里最浪漫和最乡村的符号,不是门口的乡村音乐,而是农夫集市上天然的农产品。
爱丁堡农夫集市入口
农夫集市以售卖苏格兰农夫种植的蔬菜为主。卷心菜、胡萝卜、白菜、花菜、辣椒、土豆、南瓜……总之只要是英国超市里能买到的蔬菜,这里都有它的农夫集市版。尽管农夫集市蔬菜的价格比超市里同款蔬菜要贵一些,蔬菜摊前也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看来农夫种植的有机蔬菜颇受当地人欢迎。
每次来到农夫集市,无数新鲜蔬菜就像盛开的鲜花一样绽放出笑容,仿佛在说“买我买我”。但对蔬菜并不感兴趣的我在经过蔬菜摊时,只是把这一切当成仅供观赏的植物园,象征性地瞄上一眼。我虽然对吃好喝好要求高,对蔬菜却无所谓,蔬菜又不是肉,我干吗要对它有那么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我会主动购买的蔬菜,只有葱、姜、蒜、香菜和辣椒,我也基本上只吃这几种用于烹制肉类的“蔬菜”。像我提到的这些蔬菜,随便找个超市买一买就可以满足我的需求。
即使是我这么不爱吃蔬菜的人,竟然也在农夫集市主动买过一次蔬菜并且念念不忘,仍有回响。那就是蘑菇!这种难得能让我产生购买欲的蔬菜当然不是那种随处可见的香菇、平菇以及金针菇,而是在超市里绝对买不到的黄澄澄的野生鸡油菌(Chanterelles)!金黄色赋予了它高贵,鸡油这两个字让我流口水。那学期刚好我的环境人文学老师米歇尔(Michelle)推荐了一本人类学著作《末日松茸》,我在读了这本书以后,对环境人类学并没有十分了解,倒是对书中提到的那些美味野生蘑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这本人类学书籍被我读成了舌尖上的中国。爱丁堡农夫集市的鸡油菌拿回家炒肉,就如同这本书里提到的松茸一样美味。不过鸡油菌不是很容易买到。作为时令菌类,它只在11月中旬到12月初有卖。我在一个深秋的周六偶然买回家尝了一次以后,就为它的美味倾倒,但下次再去时,已经看不到鸡油菌的售卖了。它已过季,只余遗憾。不过那仅有的一次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真是好花不常开,好菌不常在,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菌空折枝。
农夫集市售卖的野生鸡油菌
除了蔬菜,农夫集市上还售卖英国的各种传统小吃,牛肉布丁、馅饼、香肠……都是现场烤制。如果有的同学平时并不自己做饭,也从不购买食材,纯粹只是因为好奇来逛这个农夫集市,那么这类成品食物仿佛就是专门为他而备。
我曾经跟几位同学一起来逛这个农夫集市,一开始我并不知道他们平时是不做饭的,还一路大力推荐我认为值得一买的食材。但我发现他们对任何食材都没有兴趣,一直快步前进。直到看到市场里的小吃摊,才立即停下脚步,再也走不动路。在我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就马上掏出英镑购买,然后就站在那里愉快地大嚼起来,边吃边欣慰地感叹:“终于看到可以直接吃的食物了。”农夫集市被这几个从不做菜的人吃成了一条小吃街。
除了蔬菜和小吃,肉类当然是农夫集市必不可少的食材。鸡肉、牛肉、猪肉、羊肉,甚至在英国超市不大容易能买到的内脏如鸡肝、鸡肾、兔肾,都能在农夫集市买到,并且都是农民自己养殖的,美味非凡。如果已经吃腻了超市里工业化生产的肉,就可以到农夫集市来尝一尝英国农民小规模作坊的产物。
农夫集市售卖的自制火腿、比尔通牛肉干、风干鹅肉片等
除了生肉,这里也卖可以直接食用的肉,比如薄如蝉翼的自制火腿,红褐色的南非下酒美食比尔通牛肉干,有着雪花纹路的风干鹅肉片等。我在农夫集市买过一种用苏格兰橡木熏制出来的烤鸡。整只鸡被熏成了棕色,鸡身上涂满了各种我叫不出名字的香料,如夜空中的繁星。“繁星流动,和你同路,从不相识,开始心接近,默默以真挚待人”,看上去就令人垂涎三尺。从来都是理性购物货比三家的我,一见到这只烤鸡,就十分钟情,毫不犹豫买下。
拿回家以后,用微波炉稍稍加热一下,就迫不及待地大吃起来。一口咬下去,肥鸡的鲜嫩,香料的缤纷,夹杂着苏格兰橡树枝燃烧而形成的青烟,都融入了这一口温热中。在寒冷的冬天,大啖这么一只热腾腾的苏格兰橡树熏鸡,再来上一瓶从中国超市买到的“江小白”白酒,醉意朦胧间,仿佛正在与苏格兰诗人彭斯和中国诗人李白一起把酒论诗,“呼童烹鸡酌白酒……起舞落日争光辉”。
农夫集市还卖各种海鲜。哪怕仅仅是路过,只要你稍微用余光向海鲜摊瞥上一眼,满面笑容的渔夫总是能用他热情的眼神抓住你,让你无法逃脱。即使什么都不打算买,也不得不临时找个话题跟他聊两句,或者假装向他提一个问题,就跟在爱丁堡大学的课堂上被老师和蔼的目光抓住后一样。
海鲜摊上有龙虾、大虾、鲈鱼、鲑鱼、生蚝、扇贝、面包蟹、竹节蛏等各种常见海鲜。张牙舞爪的大龙虾是最吸引眼球的,我嫌贵从来没买过。但我始终对苏格兰龙虾充满期待,想找一个值得庆祝的大日子,购买一只大龙虾,给心爱的人做一顿大餐,可惜一直未脱单,始终没等到这一晚。
我经常会给自己买的海鲜是鲈鱼和鲑鱼(三文鱼)。鲈鱼一般用来清蒸,鲑鱼主要用于烧烤。因为鲈鱼的肉是白色,鲑鱼的肉是红色。我直觉白色鱼肉更适合清蒸,而红色鱼肉更适合烧烤。事实证明,清蒸鲈鱼和火烤鲑鱼,再配上白葡萄酒或香槟,是在无数个疲惫的周末,为我的心情增添一抹亮色的美餐。
这里的大虾个头挺大,这不是一句废话。但我每次都在这么大的虾前犹豫半天,嫌贵不忍下手。当我终于下定决心在春节前那个周六去购买大虾时,却遍寻不着它的踪影。渔夫告诉我由于最近太冷,船都不出海了,所以最近都没有大虾售卖。“出海”这两个字一进入我的耳朵,我就迅速从这两个字里捕捉到了这虾的鲜甜。渔夫可能不知道,他用的“出海”这个词,就像一句带有魔力的咒语,马上在我的眼前构建了一幅在甲板上活蹦乱跳的大虾画面。从此我对爱丁堡农夫集市售卖的虾的新鲜程度的想象,就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齐白石的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