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德国NGO参与官方发展援助的扶持与监管体系

德国的全球发展援助捐赠金额位于全球前列,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发展援助委员会(DAC)的成员国。德国联邦政府中主管对外援助和发展政策合作的部门是经济合作与发展部(简称“经合部”,The Federal Ministry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BMZ)。德国在发展援助领域的巨额捐赠所指向的重点地区和领域,均与本国的经济、外交和国家安全政策有密切联系,在支持NGO参与官方发展援助的制度设计和具体策略中,也受到德国政府与社会关切的显著影响。本章力求全面呈现德国NGO参与官方发展援助的政策支持和监督评估机制,并提炼德国NGO参与发展援助的监管体系模式。

一、德国NGO参与官方发展援助的国家政策和概况

(一)近年来德国官方发展援助现状

2020年,德国官方发展援助总额为284亿美元,占该年德国国民总收入(GNI)的0.73%。 德国在世界各大洲均有官方发展援助的拨款,其中对亚洲和非洲的投入最大。德国经合部成立于1961年,其中大部分团队在波恩办公,另有小部分团队在柏林办公,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多、双边发展政策战略,帮助伙伴国家实施发展计划和项目;支持非官方机构和NGO的发展政策合作项目;考察和评估德国对外发展援助的效果,监督援外物资的使用。该部门是德国最主要的负责管理政府对外援助资金的部门,有51%的对外援助资金经由经合部负责分配使用。还有一些其他的政府部门也管理着部分官方发展援助资金,其中德国联邦外交部负责资金占ODA资金的12.9%左右,受联邦政府委托为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项目提供融资和援助资金管理的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reditanstalt für Wieder-aufbau, KfW)掌管12.3%左右,以德国国际合作机构(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Internationale Zusammenarbeit, GIZ)为代表的各类中介型组织则掌管18.5%左右的ODA资金,负责在世界各地执行德国发展援助资金的管理及推动技术合作。另外,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也掌握着少量的官方发展援助资金,相应地也有其各自在发展援助上的工作计划和资助项目。图2-1呈现了2019年德国各部门ODA资金管理比例。

图2-1 2019年德国各部门ODA资金管理比例

资料来源:OECD发展援助在线数据库,https://www.oecd-ilibrary.org/sites/0079f636-en/index.html?itemId=/content/component/0079f636-en,2021年10月9日访问。

德国ODA的双边援助资金中有超过40%是通过对受援国提供发展援助项目(country programmable aid)的形式拨付,另有14.3%的款项用于解决德国国内愈演愈烈的难民问题,人道主义救援和食品援助占11.6%,以及支持NGO发展占5.7%。图2-2呈现了2019年德国双边发展援助的支持领域。

图2-2 2019年德国双边发展援助的支持领域

资料来源:OECD发展援助在线数据库,https://www.oecd-ilibrary.org/sites/0079f636-en/index.html?itemId=/content/component/0079f636-en,2021年10月9日访问。

在所有OECD国家当中,德国民众对官方发展援助持有更积极的态度。相比同为欧洲另外两个OECD援助大国的英国和法国,德国公众对该国的发展政策和发展合作策略给予更高的评价和支持,大约90%的公众认为发展合作非常重要,大约40%的人希望德国进一步参与全球减贫工作,约30%的人赞成德国在提供官方发展援助资金时应当更加慷慨,大约20%参与调研的公众(N=6000)在2017年为发展援助资金捐款。 与此同时,德国公众也非常关注发展援助政策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率,担心援助在有效性方面受到腐败等问题的影响。

(二)官方发展援助支持NGO参与的国家战略

与其他OECD国家相似,德国ODA对NGO的资金拨付也可分为直接资助NGO自主开展发展援助工作(Aid to NGOs),以及资助NGO开展政府指定的项目或计划(Aid through NGOs)两种形式。 2015年以前,德国发展援助资金仅有一种方式,即为NGO提供资金由其代表官方开展援助工作,通过定期项目招标对NGO进行资助,如2010年设立的1000万欧元阿富汗NGO项目、2012年设立的500万欧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等。德国NGO在国际发展援助中的作用发挥不足曾受到过OECD发展援助委员会的批评。2010年,OECD同侪评议 报告指出,德国负责发展援助的政府部门与NGO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NGO也需要更多地将其业务活动与德国发展援助受援国的优先领域保持一致。 发展援助委员会还批评德国经合部没有与发展领域的NGO合作的具体战略。

近年来,德国政府加强了对NGO参与发展援助的支持力度,其中一个引人瞩目的变化就是政府显著增加了对NGO参与的资金配置,并出台相应的国家战略以支持和引导NGO参与发展援助。从2015年开始,德国将ODA中用于支持NGO的资金的一半以上用于资助NGO自行制订计划且自行执行。从2016年至2019年,支持NGO自行开展项目的经费占比逐年递增,到2019年,NGO获得17亿美元的官方发展援助资金,占2019年德国双边官方发展援助的7.8%,其中4%以支持NGO自主开展发展援助工作,另3.8%则通过NGO实施德国政府发起的发展援助项目。值得注意的是,从2015年德国采取新的资助NGO发展援助资助政策后,德国一跃成为全球给予NGO在发展援助领域自主开展工作的最大援助国,而其他国家直接资助NGO在国际开展援助工作的资金一直较少,如英国2018年ODA资金中用于资助NGO的有20亿美元,其中仅有4.74亿美元是直接捐赠给NGO自主设计项目,其他均是执行政府的战略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官方发展援助资金绝大部分用于资助在本国注册成立的NGO,近两年来也开始小范围地探索对在受援助的发展中国家的NGO进行资助。

从NGO参与对外援助的主要领域看,人道主义救援是资金投入最多的领域,占到整个德国ODA资金对NGO支持的将近2/3;提供社会建设和相应的服务,也是德国官方发展援助中对NGO的主要资助领域;另外,NGO也是德国应对国内难民问题的主要服务力量之一,因此有9%左右的资金用于难民援助。图2-3呈现了2017-2018年度德国NGO在使用ODA双边援助资金各重点领域的分配情况。

近年来,德国政府开始有针对性地引导NGO开展援助项目的重点地区或优先议题,德国经合部于2014年发布的第5号政策文件《后2015发展议程中加强政府与民间社会合作的战略》 中指出,“德国经合部将在与NGO的对话中努力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于某些领域和地区”,并明确提出德国政府与NGO在发展领域合作的三个目标:一是通过对德国民众进行广泛的发展教育,进一步提升普通民众对国际发展议题的理解和支持,并动员德国民众参与和支持发展援助;二是推动受援助国家或地区的NGO与德国NGO开展合作,以提升发展中国家NGO的能力;三是积极与NGO建立面向未来的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

图2-3 2017-2018年度德国NGO使用双边援助资金的重点领域

资料来源:Aid for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Statistics Based on DAC Members'Reporting to the Creditor Reporting System Database(CRS),https://www.oecd-ilibrary.org/development/development-assistance-committee-members-and-civil-society_51eb6df1-en, visited 2021-10-09。

(三)德国NGO参与国际发展援助的整体状况

据德国经合部的数据统计,目前德国有数千个从事发展类工作的NGO,活跃在消除绝对贫困、促进社会参与、推进社会建设、紧急救援、难民救助以及发展政策倡导等领域。德国发展援助资金主要有三个资金用途:一是资助德国政党基金会;二是资助有宗教背景的庞大网络组织;三是资助社会建设、志愿服务和公众教育等工作,图2-4呈现了资金的具体分配比例。

第一类是德国独有的政党基金会。德国每个党派均有一家获得政府拨款的基金会,代表该党派在德国国内和国际从事发展工作。1973年德国经合部出台文件,正式委托德国政党基金会负责施行德国发展援助政策,开展国际活动。在经合部的引导下,各政党基金会相继设立了国际合作部门,政党基金会的国际活动方式不断丰富,出现了长期系列项目的合作方式。 目前,德国共有6个政党基金会,每个基金会获得的政府拨款金额,根据该党派在大选中获得的选票比例每三年一次进行分配。例如,罗莎·卢森堡基金会(Rosa-Luxemburg-Stiftung, RLS)是德国左翼党(Die Linke)支持的政党基金会,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处,并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个合作伙伴开展项目,每年的资金主要来自德国联邦政府,包括联邦内政部、经合部和外交部等,主要用在全球推动德国所倡导的社会公正和生态可持续的全球秩序。 2019年度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共获得7930万欧元资助,其中3628万欧元来自经合部(45.75%),1404万欧元来自联邦内政部(17.7%),将近2/3的年度预算用于国际合作和发展项目。

第二类为有宗教背景的大型网络组织。主要有两个大的网络:一个是基督教新教服务机构(Evangelischer Entwicklungsdienst, EED),另一个则是天主教的发展援助机构(Misereor-Aid Agency of the Catholic Church),现名为德国米索尔社会发展基金会。给予这两个宗教背景网络组织发展援助资金支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德国援助发展部刚刚成立,德国政府对国际发展援助极度缺乏经验,由于基督教新教教会和天主教教会有非常丰富的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如非洲和拉丁美洲传教时开展人道救济工作的经验,因此政府选择与有宗教背景的网络组织开展合作并延续至今。目前德国经合部仍有一个专门负责教会组织实施发展援助的部门。

第三类则是数以千计的各类组织,包括协会、社团、基金会、具有公益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公益合作社。其中,大型组织如德国明爱(Caritas Germany),不但在德国致力推进公平的生活条件,也积极响应全球各地的救灾和灾后重建援助,提供社会服务,在近8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600多个项目。2017年度总收入达到9624万欧元,其中4022万欧元来源于德国经合部和外交部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资金。 还有诸如科尔平国际(Kolping International)和不来梅国际研究与开发协会(The Bremen Oversea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ssociatio, BORDA)等中等规模机构,年度收入约1000万欧元,其中60%以上的资金来自德国经合部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资金。 德国NGO具有很强的统合性,早年自发成立六个伞形组织,以协调公共服务领域的各类组织,当前在德国国内几乎所有NGO都是这六大全国性志愿福利服务联合的会员。 在国际发展援助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则是德国发展与人道主义援助非政府组织协会(Association of German Development and Humanitarian Aid NGOs, VENRO),其在国际发展合作、人道主义援助和发展教育、国际关系等领域开展活动,并帮助其100多个会员组织共同推进国际合作和发展援助工作。

如图2-4所示,上述三类渠道的资金分配中,政党基金会和有宗教背景的网络组织这两个渠道的政府资金占了政府对德国NGO资助的大部分,2017年共有5.32亿欧元投入这两个渠道,其中2.71亿欧元投向6个政党基金会,另有2.61亿欧元投向有宗教背景的网络组织。在政党基金会和有宗教背景网络组织的渠道之外,才是对发展领域NGO和人道主义应急的NGO的资助,有2.95亿欧元的投入。

图2-4 德国经合部2017年发展合作领域资金分配(单位:百万欧元)

资料来源: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民间社会合作政策处(Division30—Policy is-sues of cooperation with civil society, private organisations)负责人Florian Lewerenz先生与课题组座谈时提供的资料。2018年12月12日,波恩。

二、德国NGO参与官方发展援助的管理和支持体系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德国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针对NGO参与官方发展援助工作的管理、支持和评估体系。这套体系根植于德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发展的土壤之中,又带有浓厚的德国特色。图2-5直观地呈现了在德国官方发展援助中经合部与其他几个主要的实施机构在政策制定和项目执行的角色。德国经合部毋庸置疑起到了全局的管理者角色,以GIZ为代表的一批公益性质有限责任公司和研究机构是技术援助的主要实施方,以KfW等为代表的发展投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则是援助资金主要的管理方。

图2-5 德国官方发展援助中主要负责机构的职能和角色

资料来源:C.Hartmann et al.,Country Portfolio Reviews:A Tool for Stra-tegic Portfolio Analysis in German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http://www.oecd.org/derec/germany/germany-deval-2019-Country-Portfolio-Reviews.pdf, visited on 2021-10-09。

(一)德国经合部是NGO参与发展援助的政策制定者

经合部是德国最主要的负责管理政府对外援助资金的部门,也是德国管理、指导和支持NGO参与发展援助工作的主责部门。近年有超过70%的对外援助资金经由经合部负责分配使用。德国经合部下设七个司,第五司(Displacement;crisis prevention;civil society)负责移民安置、灾害预防及民间社会合作,其中设有五个处室(Directorate 51,Division 510-514)专门负责民间社会合作政策、各类NGO合作管理、全球参与、国际志愿者项目、地方政府与NGO的合作关系建设,以及发展政策倡导和教育等具体内容。

(二)专门机构负责对NGO参与发展援助提供技术服务和过程监管

德国对外援助项目的实施和监管模式可称为“分包委托制”,即德国经济合作和发展部承担政策制定者的角色,同时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具体对外援助项目执行和技术服务,形成了政策制定和执行明确分隔的管理模式。

GIZ为德国政府全资国有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致力于落实德国的国际发展政策及管理发展援助资金,并推动政府间或商业领域的发展合作。德国经合部是GIZ的主要委托人,此外,GIZ也受德国其他承担对外援助和发展合作的政府部门、其他国家政府,以及国际组织(比如欧盟、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委托进行技术合作和发展援助。另外,GIZ还接受一些来自私营企业委托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GIZ的发展援助策略中,并没有专门向NGO提供资助的项目。但GIZ在全球开展发展援助的技术合作和项目运行时,将NGO与私营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众多合作伙伴一样,视作平等的参与主体之一。当GIZ公开招标项目时,本着“谁有能力谁获得资助”的原则,NGO有机会和其他各类商业或公共机构公开竞标。

近年来,德国还进行了一系列机构改革和重组,充分发挥德国NGO在发展援助中的角色,提升政府对NGO参与的支持效率。2012年成立的全球参与行动(Engagement Global gGmbH—Service für Entwicklungsin-itiativen) ,为德国联邦政府发起成立的非营利公益性组织,与GIZ并列成为德国经合部在全球推进发展援助工作的两个主要执行机构,其工作人员并非政府公务员,而是由支持和管理NGO在全球参与发展援助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组织。

全球参与行动由德国经合部主管,具体由512处(civic engagement, volunteer and exchange programmes, engagement global)负责协调与管理。这个组织将过去德国经合部通过不同渠道为民间NGO提供的各种支持、服务和监管整合起来,同时作为民间社会参与发展合作的中央联络机构,为公众、NGO和地方当局提供发展合作相关的支持和建议。相比GIZ主要关注合作伙伴国家的技术合作和能力建设,全球参与行动则更为关注国内发展政策倡导和教育、鼓励公民参与发展援助工作,以及支持和管理NGO运用德国发展援助资金开展项目。 德国经合部期望将全球参与行动打造为“一个焕发活力和生机的平台,以推动实现民间NGO参与的多元协同”

全球参与行动下设部门“Bengo”(advice centre for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则在德国经合部的财政支持下,具体承担着为NGO参与发展援助提供技术服务的职责,包括在其官网上披露德国ODA资助计划、申请资格及申请信息;通过组织培训及对拟申请机构提供一对一咨询等能力建设活动,提升德国民间NGO设计和管理国际发展合作项目的能力;评估项目申请书质量并协助NGO进行修改和完善;以及在德国经合部批准资助项目后,管理资金拨付并监督NGO项目实施效果。 目前,全球参与行动对NGO的支持和管理已经全部实现在线化和数字化。所有的资金申请信息、申请过程填报的所有资料,以及资助结果及过程性报告,均可以在全球参与行动的网站和应用上实现。Bengo还在积极推动PAM(Prozess und Antragsmanagement)计划,即无论何类申请机构申请何种项目资助,均需只填写一套申请材料。这一计划的优势在于,对于外部申请者来说缩减了申请不同类型不同规模项目所需时间,对于内部审核者来说,则意味着可以用更为结构化的视角对项目申请材料进行快速评估。

(三)发展领域的网络组织是与政府对话及行业协同的重要力量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援助中NGO联合与协同的重要性,以及由较大型平台网络或伞状组织代表规模较小组织与政府协调的必要性愈加受到重视和认可。经过近30年的发展,至今德国已有较多在联邦、州和地方层面运作的网络组织。于1995年成立的德国发展与人道主义援助组织协会(VENRO)是代表发展领域NGO的伞形组织,也是代表其会员组织与政府协商的国家级平台机构。截至2020年,VENRO共有138个成员,既包括发展领域的大型NGO,也包括一些由较小规模NGO组成的网络型组织,如德国NGO网络和“一个世界”网络等网络型组织 ,通过以上渠道,VENRO覆盖了德国国内近2000个发展领域的NGO。

一方面VENRO因其在发展政策和人道主义援助方面的专业能力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而受到德国政策制定者的信赖;另一方面,VENRO带领协会内的会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人道主义援助。VENRO还能很好地利用自身在政府和NGO两个阵营中的影响力,促进联邦政府与NGO开展对话,制定更有利于NGO的资助政策。 但近年来,也有批评指出,VENRO代表了多数大型NGO的声音,而对小型组织的信息反馈不足。

案例分析:支持NGO参与官方发展援助的伞形组织——VENRO

德国发展与人道主义援助组织协会(VENRO)成立于1995年,从成立之初的57个组织到今天的138个组织,致力于推进全球公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由成员机构按领域组织的工作小组是VENRO运行的核心机制。目前,138个成员组织共组成包括“2030议程”、残疾与发展、全球学习、社会性别、儿童权利、卫生与健康、气候变化与发展、全球可持续发展政策等13个工作组。在VENRO的协助下,各个主题小组的NGO成员们能获得及时的战略方向、赠款信息,以及联合起来共同与德国经济合作部、德国外交部、欧盟等官方发展援助资金的主要资助者开展对话。

VENRO健康和卫生工作组在推动德国联邦政府制定全球卫生战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后,全球卫生问题成为国际政治议程的重点关注领域。“2030议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三是关于确保所有人健康生活并促进其福祉的目标。德国联邦议会成立了全球健康委员会,VENRO的健康和卫生工作组联合相关领域的NGO共同推动和参与了联邦议会全球健康委员会的持续对话和圆桌会议。全球可持续发展工作组与德国环境发展论坛共同协调组织了“面向2030年的网络平台”,联动全球25个包括环保、社会政策、文化、和平与发展等领域的协会和社会组织,就NGO参与“2030议程”开展政策倡导进行国际交流和对话。2018年,VENRO还作为德国政府代表团的一员参加了“2030议程”高级别对话,在国际舞台上代表所有成员组织发表倡议。

2018年度VENRO的总收入为200万欧元,其中48%来自德国联邦政府的公共财政预算,包括全球参与行动捐赠的77.7万欧元(来自BMZ的ODA资金)。另外还有欧盟委员会捐赠的14.3万欧元,以及德国外交部捐赠的4.6万欧元。

资料来源:https://venro.org/fileadmin/user_upload/Dateien/Daten/Publika-tionen/Jahresberichte/VENRO_Jahresbericht2018_DIGITAL_Barrierefrei.pdf,2021年10月12日访问。

除了VENRO以外,德国还有许多规模较小的NGO网络,存在于州一级或是更基层,甚至在同一个州有存在竞争关系的多个网络。比如在巴登符腾堡州,由当地NGO发起成立的巴登符腾堡NGO联合会(Dach-verbands Entwicklungspolitik Baden-Württemberg),以及于1991年由州政府发起成立的巴登符腾堡州基金会(Stiftung Entwicklungs-Zusam-menarbeit Baden-Württemberg)。

三、德国NGO参与官方发展援助的资质和监测评估

德国对参与官方发展援助NGO的资质要求较高,并设有严格的资金监管和审计,以确保资金在预算和使用全流程的透明和高效。德国还通过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和鼓励受援助国的合作伙伴参与效果评估等多种方式,以保障发展援助工作的有效性。

(一)参与发展援助项目的NGO资质认定

德国的《社会法典》对NGO提供公共服务有四点明确要求:一是具备提供相关社会服务的必要能力和设施;二是有完善的治理结构、财务状况良好,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拥有当地地方政府所不具备的资金或者技术资产;四是确保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符合德国宪法准则。这些法律条款一直被视为政府委托NGO提供公共服务的资质认定标准。 ODA资助的NGO除在满足上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有一些更为细致具体的要求:

首先,德国政府要求发展援助资金所资助的机构必须是在德国国内注册的NGO;其次,要求NGO开展发展援助项目的服务对象必须是贫穷人群,或是项目主要目标必须与消除贫困相关;再次,要求该NGO具备在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并与受援国当地NGO合作的经验;最后,德国对所资助的NGO还有一个特别的要求,即要求申请机构必须提供项目整体预算的25%作为配套资金, 以加强NGO对所实施项目的拥有感和责任感。另外,如果申请的NGO能通过合作伙伴资质评估,则可能较快地获得资助。

NGO在二战后的联邦德国更多地被视为民生福利供给的补充提供者,并获得了政府在资源分配上的倾斜。而在政府认为非重要的领域,NGO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支持与私营部门的支持,对会费收入和服务收入的依赖程度很高,从而导致德国NGO从事社会服务和卫生健康服务的比例要远高于其他国家,且在经费上严重依赖政府公共财政支持。而在文化与娱乐、行业与职业利益代表、国际活动、教育与科研等领域NGO的活跃程度远不如其他国家。 德国是由16个州组成的联邦共和国,每个州甚至是自治市都有自己的援助计划,由各自的财政支撑。州和自治市对援助政策的参与,有利于民众更了解、更支持联邦层面的援助政策,起到“面向公众推行发展教育”的作用,也影响了德国对外援助资金更倾向于支持德国本地的NGO。

(二)德国发展援助的评估体系

近年来,德国对其官方发展援助的评估体系进行了新一轮改革。目前在德国经合部有专职部门负责政策发展援助的数据和有效性监测,但该部门基本停止开展针对某一项目或援助议题的评估,而是把对于具体项目的监测评估的职责分配给了GIZ、KfW等援助项目的主要执行方,通过与GIZ、KfW、OECD-DAC数据统计处等部门的数据交换和汇集,实现了对核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针对评估体系改革的另一措施,则是加强对德国发展评估研究所(German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Evaluation, DEval)的支持,通过机制化设计强化了开展独立评估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在目前的设置中,德国发展评估研究所是独立于BMZ的实体机构,其咨询委员会包括来自议会、学术界和民间社会的成员,有效保证了德国发展评估研究所开展工作的独立性。GIZ的评估部独立于GIZ的运营业务,可灵活地对GIZ开展的技术合作项目的效果、实施过程等开展监测评估工作,结果直接向GIZ的董事会报告而无须反馈给接受评估的项目部门。KfW的评估部主要致力于对项目开展结项评估,同样,评估部主任直接向KfW董事会成员报告,这一报告程序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评估的独立性,确保了援助项目质量的监控效果。各机构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和协同评估机制,德国发展评估研究所在自行开展独立第三方评估以外,会联合GIZ、KfW等机构的评估部门共同就某一援助资金效果开展跨区域、跨领域的联合评估,以及通过对GIZ、KfW等机构的评估结果开展进一步数据挖掘和荟萃分析(meta-analysis),以获得更为宏观综合的评估结论。GIZ、KfW等机构的内部评估部门,则主要监督和评价本机构所开展项目的实施效果,但也有义务将本机构的评估报告和项目数据提供给德国发展评估研究所进行分析和比对。

世界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于2018发布的对德国近年来回应2015年OECD同侪评估所出问题跟进状况的中期评估报告中,肯定了德国加大对官方发展援助的监测评估的进展,认为德国对德国发展评估研究所与整个官方发展援助评估体系的改革,不但为发展援助注入了崭新的评估理念,更在采用更为严谨而创新评估方法上有重要突破 ,特别提到由德国发展评估研究所基于KfW和GIZ开展的513项评估报告的数据开展的一项荟萃分析 ,这项着眼“2030议程”评价德国发展合作可持续性的研究,目的是对德国发展合作中评估可持续性的做法进行首次全面而系统的调查,也为德国实施“2030议程”提出一个评估框架。

案例分析:独立的第三方权威评估机构——DEval

德国发展评估研究所(DEval)是由德国经合部于2011年发起成立的非营利性有限责任公司(gGmbH)。该组织通过对发展合作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进行战略评估,推进发展领域的科学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案的运用,在研究和实践领域与国内外行动者建立联系,并以评促建提升受援国政府和民间社会的评估能力。

德国经合部有专门部门负责DEval的日常行政管理和预算审批等管理工作。DEval制定独立的年度预算,由德国联邦议院在年度预算会议中确定,再从德国经合部的部门预算支付给DEval。尽管看起来DEval受到德国经合部的管理,很难体现其独立第三方的角色。但实际上,DEval在评估工作上的专业性和独立性是由其机构章程来保障的。只有当DEval的评估体现出了专业、严谨和独立的时候,经合部才会认可评估的有效性。

DEval每年度的项目评估计划由德国经合部、DEval内部提案,结合社会比较关注的领域来共同确定,所评估的项目也基本上是德国发展援助的重点领域、国家战略方向,以及重大执行机构的合作模式和绩效。如近期正在进行的对德国发展合作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投资组合效果的战略评估项目、在脆弱和冲突国家及地区开展的推动性别平等的项目评估、对德国在脆弱国家和地区推动的各项发展合作项目的综合效果评估,以及对全球参与行动成立5年来推进民间社会参与国际发展援助的模式有效性评估等。另外,DEval有时也会对德国发展援助资金在某一受援国的项目效果及援助模式进行评估,比如2019年开展的针对缅甸的经济可持续化发展援助项目评估,该评估除了对缅甸“可持续经济发展”具体方案的效果进行考察以外,还着重讨论了如何在“2030议程”范围内改进德国发展合作项目影响力评估前期指标设计等问题。

资料来源:https://www.bmz.de/en/ministry, https://www.deval.org/en/home.html,2021年10月12日访问。

(三)科学严谨的评估工具

1.确定援助资金重点领域和国别的“前置评估”

德国对发展援助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采取严格的“前置评估”。这是基于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研究、德国驻外使馆的报告、国际指标和评估,以及项目官员的知识和工作背景,制定出发展援助战略重点方向。国别资助计划和优先的资助主题则要依据“标准目录”逐项进行严格审查,以确保ODA资金配置的价值取向和资助重点符合德国的外交战略。例如,德国经合部制定的消除绝对贫困、解决难民问题、提升部分非洲国家健康服务、促进全球公平发展等重点领域计划,就是经过此类“前置评估”后设定的资助议题和重点国别。

为更为科学、高效地帮助德国经合部及相关实施机构制定国家战略和具体行动策略,确保经合部制定的双边投资和合作发展战略符合双方国家最大利益,DEval开发了一整套战略投资组织分析工具,其中有专门用以指导如何筛选重点国家、制定国别援助计划的指导流程。 如图2-6所示,在制定双边国家援助战略中,经合部负责该地区的部门为主要牵头单位,讨论和起草战略的全过程中邀请各个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除了邀请经合部内部相关部门和经合部国际办事处以外,还将具体的实施机构,包括GIZ以及基金会、NGO等,通过多轮研讨而最终确定下来。在确定国家战略后,还必须制定配套的质量评估机制、与合作伙伴的定期对话机制,以及细化的项目实施目标和流程等操作性方案。

图2-6 德国国别援助计划制订流程示意图

资料来源:C.Hartmann et al.,Country Portfolio Reviews:A Tool for Strate-gic Portfolio Analysis in German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German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Evaluation(DEval),2019,p.31。

2.国别评估的半结构化问题清单

为进一步帮助德国经合部在国别战略制定过程获得真实可信的决策依据,战略投资组织分析工具(Country Portfolio Reviews)中设计了一个半结构化的问题清单。这个问题清单包括三个关键性问题,每个问题之下还有用以拓展和收集更丰富信息的问题子集。通过这种半结构化的问题梳理工具,使得经合部所制定的各个国家之间的战略在技术层面上具有可比性,从而也成为经合部内部制定更宏观的双边援助和多边合作发展战略的重要参考。

表2-1 国别评估的半结构化问题清单

资料来源:C.Hartmann et al.,Country Portfolio Reviews:A Tool for Strategic Portfolio Analysis in German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German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Evaluation(DEval),2019,p.40。

3.在发展决策中引用新兴科技评估方法

除上述提到的荟萃分析等科学评估以外,近年来,空间信息获取质量和可及性的提高,也为发展领域的战略评估引入新的技术方法。地理数据(Geographic Data, Geodata)成为近年来较受关注的工具之一。地理数据评估方法的使用范围从简单的空间特征映射,使用复杂地理空间影响评估方法(Geospatial Impact Evaluations, GIE),既能体现简单的空间特征,也能呈现出复杂的地理空间因果关系,该评估工具在发展援助领域适用范围较广,涵盖气候变化、基础设施建设、地区冲突、贫困分布等比较广泛的主题。特别是当要评估的对象具有比较清晰的空间维度时,地理数据可为环境变化构建一套完整的客观指标体系,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地理数据较高的成本效益,还体现在可以对比较偏远的或是危险地区进行评估,并且能够回顾性地收集过往资料以建构起基线数据。并非所有评估都需要引用地理数据,DEval开发了一套“地理数据决策树”(Geodata De-cision Tree)的评估工具,以区分评估中引用地理数据评估的价值与意义,并阐释了推进地理数据评估的关键性步骤。图2-7呈现了地理数据决策工具的应用程序,特别提出,要对评估目标和目前掌握的空间信息数据质量进行客观评估后,再决策是否要引入地理空间数据评估方法,切不可冒进。在分析过程中,也要注重对样本空间的采样、配准、建立科学的统计模型以及进行相关性和因果分析。

4.重视对受援国合作伙伴的评估能力建设

德国的发展援助还特别重视项目合作伙伴的评估能力建设,DEval认为,监测评估不但可以对项目成效进行客观评估,更重要的是,监测评估还是有效的项目管理工具。因此,通过提升合作伙伴国家在援助项目评估方面的能力,从长远来看可以确保援助项目实施的效果。因此,DEval的另外一个主要工作领域就是推动伙伴国家评估能力的提升,从当地的专业评估人才培养、合作机构评估能力提升,以及合作伙伴国科学评估理念的倡导等三个维度推进评估能力发展。通过评估项目创造培训机会,使当地合作伙伴先接受关于评估的培训,再有机会参与到评估的设计和实施当中,提升其评估能力。项目评估中,还通过“参照组”方式,由来自德国的评估专家组与来自项目所在国研究院所的专家组成评估组,在项目的各个环节共同支持项目的评估工作。德国经合部还积极支持伙伴国发展和提升自身的评估能力,并向所在国的政府部门、大学和NGO提供能力建设的培训。

图2-7 地理数据决策树

资料来源:DEval Policy Brief, The Geodata Decision Tree:Using Geodata for Evaluations, https://www.deval.org/en/publications/policy-brief-the-geodata-deci-sion-tree-using-geodata-for-evaluations, visited on 2021-10-09。

DEval还为伙伴国提供监测评估专业咨询服务,开展以提升评估能力为目标的援助合作项目,实现对该国整体性评估系统的开发和支持。例如,评价能力建设(Fomento de Capacidades en Evaluación, FOCEVAL)项目是由DEval(在经合部的委托下)与哥斯达黎加国家计划和经济政策部合作开展的援助项目,旨在提升哥斯达黎加和拉丁美洲部分国家的评估能力,加强评估在决策中的作用,并且通过建立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对提升评估能力有浓厚兴趣的多个国家之间的评估网络,促进整个地区评估能力的发展。

(四)严格的审计监督

德国对于资金审计极为严谨规范,国家审计署、州审计署以及由官方指派的审计事务所等均会对发展援助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审计。德国联邦预算法明确规定了对所有联邦预算的使用效率(efficiency)及成本收益(costs and benefits)进行监管和评估,其中就包括大多数国际援助资金,而要开展评估的成本收益也包括相对难以量化的社会收益和成本(social benefits and costs)。

对于发展援助项目的效果评估,特别注重项目关键结点的资金使用情况与项目申请书中的活动计划、预算结点等细节的对应和落实情况。因此,很多获得发展援助资金资助的机构,均成立一个有专业的财务和审计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来管理资金的使用和应对政府指定审计部门的检查。 QYarw7bjyDRUK1Z8DMv69Yl88wgEUmOqWDamy5OPQby4bIpsdtNqdzolmLi4I+i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