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劲整

中华传统运动养生劲是从身体中发掘出的一种能量,可蓄可发,可刚可柔。懂得控制和利用它,就是懂劲,这也是无极球习练者追求的目标之一。只要懂劲,中华传统运动养生功法就算登堂入室了,就可以一步一个台阶奔向更高的境界。所以,劲在中华传统运动养生功法中起到决定性的核心作用。

把劲练整是中华传统运动劲与力的根本区别,中华传统运动的劲是经过修炼将全身内外肌体整合后形成的组合劲,不是单纯的力。这种劲是在练成松展、膨沉的前提下,在一定内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只有完全松沉下去,才能彻底化掉拙力,扫清障碍,调动全身,形成一个完整的、合成的、柔刚相济的弹簧力,即“对称劲”。这种“对称劲”是成对的、双向的,或者是多对的、多向的。这正是与单向力的区别。多向不等于散,是整的体现,是人体以丹田内气为中心的整体膨胀力、爆发力、弹抖力。

那么,什么是“对称劲”呢?“对称劲”是无极球运动的内在要求。无极球运动是人的全身性运动,这种运动不仅仅具有物质运动的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人可以在主观意识支配下,调动全身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和技巧。这里需要注意三点:一是以意识为主导;二是全身协调一致;三是技巧的灵活运用。三点的核心是健身和防身。健身和防身的核心是包括内外脏器在内的人身整体的完整、平衡、和谐。人身的完整、平衡、和谐发展是需要一种合乎逻辑的生存方式和锻炼方式来实现的。无极球“对称劲”的修炼就是实现这一锻炼方式的有效途径。

“对称劲”的修炼通过意识的作用引导肢体阴阳、开合、虚实等辩证运动,可以强化人的智慧,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提高健康水平和防御能力。“对称劲”的修炼,可以把零散的、小的力整合成整的、更大的劲,实现身体的协调一致、均衡发展。“对称劲”的修炼可以使内劲和外力结合成为整体,通过蓄发、收放、屈伸、柔刚等劲力发放出技击的合力。无极球运动要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立于平准,活似车轮;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等,只有通过“对称劲”的修炼才能达到和提高。

“对称劲”是无极球习练水平的标志。无极球习练得好与差的标志是稳定性、平衡性、全身协调性。无极球运动非常讲究肢体协调。从运动的普遍性原理看,一个人的运动水平最重要的一项,实际上就是代表了这个人的协调性水平,也就是说肌肉的重新组织能力水平。

习练无极球如何“劲整”?

(1)习练无极球要做到身体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协调一致,调动全身整体之力,形成一个整劲。

(2)习练无极球时,用的力是一种连绵不断的延伸的、膨胀的、松沉的、柔中寓刚的巧力,而不是拙力。

(3)习练无极球时,上身要保持基本正直,双肩基本稳定平衡,肘顶过身体中轴,左右拧转,拧腰转胯蹬地送肩把肘送出去,双肩要有撕扯劲,肘到末端要往回坐胯再次加速。不往回坐胯是达不到弹抖效果的。

(4)习练无极球时要做到松紧有度,以“紧”为用,以“松”为养,欲松又欲紧,欲紧又欲松。对“紧”的处理第一点就是要做到充分的“紧”,要“紧”到位,要有明显的“紧感”。无极球习练时“撑拉拔伸”形成的“紧”,是“关节紧张肌”收缩形成的“紧”,不会影响到运动肌的工作,如何紧都不会僵。对“紧”的处理第二点就是在运动变化中如何保持住“紧”,在运动过程中“紧”都是不能丢掉的。这一点做起来比较难,但无极球习练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习练中能“紧”得住,使得肢体各部能形成一个坚实的整体,能协调如一完成各种运动动作;使得肢体各关节具有强大的支撑力。“紧”所产生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原来感觉松散轻弱的胳膊,会感觉变得饱满坚实,如同提了铁锤般沉重却又非常轻灵。这种感觉很奇妙。“紧”是转好无极球的真正法宝,看似简单,却具有神奇的作用。

总之,“劲整”是练好无极球的核心。 tRL+3Tj7w4TcagLfZ+hiWi4xKY+ijNqmJ4jdGVYqnaxDTycIIZNqvVuMTdEGqWs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