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转沉

“沉劲”是中华传统运动养生功法特别强调的一种劲路,其实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力。

关于自然的力,可以打个比方。我们背负一袋米,可能刚开始时感到不是很“沉”或“重”,但随着路途的增加,会感到米袋越发沉重。米袋本身并没有往下使劲,可是它靠自身的重力而产生的这种压力,就叫“沉重”。这就是一种自然的力。在转无极球时,能把自己的轻微之力自然地作用于无极球,动用的就是这种沾粘“沉劲”。

习练无极球首先要放松,放松后,就可随屈就伸,舍己从人。任无极球如何变化运转,都逃离不开力的作用,这就是中华传统运动养生功法的“沾粘连随”之功。如能懂得沾粘连随,假以时日,就会达到“阴阳”“虚实”与“刚柔”的转换。到此,才会真正懂得“中华传统运动养生”之道。

习练无极球时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①起伏过大,前俯后仰;②蛮力或随意转球;③动作飘浮、不稳;④松懈不分,干瘪无力;⑤协调性差,周身不整合。

习练无极球如何“转沉”?

(1)习练无极球时不可用蛮力,要平心静气,气沉丹田。

(2)习练无极球时不许端肩膀,也就是做动作要最大限度地使肩膀保持自然站立时的高度放松状态。

(3)转无极球的动作要匀缓,运劲如抽丝,虽动犹静,慢才能随时检查肩膀及手臂的状态(不准使劲)。

(4)除了动作的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肘抬起的高度必须低于手腕(用手腕把手臂领起,如同用一根绳把手腕吊起来,肘和肩即下坠,但又跟着向上走)。

(5)腰胯的放松必须建立在中正安舒的基础上,上身自然直和正。

(6)转无极球时,慢慢体会出最佳“松舒点”,比如做到动作的定式时,上身动作保持不动,腰胯可往左和往右转一下,找找哪个地方的腰胯没使劲,哪个地方的腰胯不别扭,哪个地方最自然舒服,找到这个点,以后再做动作就直接在这个点上做。

(7)手臂长时间不使劲,手臂自然的重量会使得手臂有一种往下掉的重量感,这种重量感就是手臂的松沉感,这种手臂的松沉感就是手臂的松沉劲。

(8)松沉劲练出来了,其他劲自然也就出来了。

(9)要把无极球转得轻柔、圆活,每一转动,起、承、转、合要表达清楚,要一气呵成。

(10)转无极球时要如大海的波涛一浪接一浪,无断续,后浪推前浪,势如破竹。每一浪都有个转换,都有蓄劲到发劲的过程,转换时都有下沉曲蓄到向前向上膨放的过程。这便是阴阳转换的过程。要深刻理解无极球转动中的阴阳互换、互根、互包、互变性,以及阴阳变化的整体性、有序性、渐变性和旋转螺旋式的规律。

总之,“转沉”是习练好无极球的法宝。 tRL+3Tj7w4TcagLfZ+hiWi4xKY+ijNqmJ4jdGVYqnaxDTycIIZNqvVuMTdEGqWs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