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1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NIR-OEC

近年来,除了可见光范围内的电致变色材料外,具有强红外吸收/发射特性的材料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强吸收/发射近红外光的有机分子具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包括安全墨水、生物成像、光动力疗法、光免疫疗法和光电器件。虽然这类材料的种类繁多,但仍然存在着稳定性相对较低,合成成本较高的缺点。

在这类材料中,有一种喹诺酮类化合物桥连四芳基对苯二甲酸(BTAQ)能够用氟化无色染料为原料进行合成(图3.50) [35] 。这种BTAQ材料的类醌结构没有双自由基的性质,而是表现出两步近红外电致变色,在800 ~900nm区域有较强的吸收带。近红外吸收峰与不同的取代基有关,其中四氯衍生物(3hex)的吸收峰最长(874nm)。

根据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结果,测得的吸收带对应于HOMO→LUMO跃迁并且能归因于π→π * 跃迁,因为HOMO和LUMO在π-骨架上是非定域的。BTAQ的近红外吸收峰位置与溶剂极性有关。由于它们在基态不表现出双自由基性质,因此BTAQ相对稳定。BTAQ 是一类新型的有机分子,在近红外光谱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ddFLiShHplcxnbYY9zeGdG92bWx5mlQmoawe9qT6DL5NcklwtTs63I6xh3ZAEHf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