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7 二苯乙炔衍生物

电致变色材料,如氰基联苯,是典型的液晶成分。1981年,Nakamura的小组首次发现了一种电致变色液晶(ECLC),它由液晶分子氰基烷基联苯(nCB)和氰基烷氧基联苯(nCOB)组成,并掺杂了四烷基碘化铵[(C n H 2n+1 )N] + I - 电解质。2005年,Nico-letta等人研制了一种以乙基紫精为电致变色材料的电致变色聚合物分散液晶(EC-PDLC),该液晶在单电池中应用交流电和直流电场可同时改变透射率和颜色,并使用商用材料改进了制备工艺。

实际上,ECLC单元存在开关时间长、容量不足、电光性能差等缺点。研究人员尝试使用非水性非质子电解质来改善EC的性能。离子液体由于具有挥发性小、电位窗宽、导电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在电化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16年,Zemin He等人报道了一种仅由液晶(LC)和离子液体组成的电致变色液晶(ECLC)材料 [24] 。将含有取代二苯乙炔的LC用作电致变色材料,具有指定阴、阳离子的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能够实现直流电场下的透过率和颜色变化(图3.37)。通过选择合适的 IL 电解质,对含1-乙氧基-4-[2-(4-戊苯基)乙炔基]-苯(PEB)的ECLC和IL的电光性能进行了评估。与其他 PEB-IL 相比,在低工作电压下,PEB-[Bmim][NTf2]与[Bmim][NTf2]电解质显示出令人满意的透射率,ECLC电池的光散射也因为较低的EC电位而得到改善。

图3.37 取代二苯乙炔的EC-PDLC电池的结构、电致变色机理和四种状态的照片

另外,通过在PDLC膜中加入电活性分子,可以实现PDLC膜的电控透射率与电致变色器件的颜色控制相结合,这将在大面积显示、智能窗口和电光快门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KzUvmxbvgBsJHObco/Qt1X15mOolILseYVw0Nb8QnR1efFvzhXAThDMW9o4XTw9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