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深工具”和“减淡工具”是用来调暗或调亮画面的,如图2-52所示。之所以把它们安排到这一节介绍,是因为我们可以用它们来塑造人物脸部的光影和立体感。
图2-52
选择“减淡工具”后,将上方属性栏中的“范围”设置为“中间调”,“曝光度”设置为5%~10%,这里设置为5%,如图2-53所示。
图2-53
在人物鼻骨的位置轻轻刷几下,提亮鼻骨。注意笔势要直,不然容易产生鼻子歪或塌鼻梁的视觉效果。我们之所以刷亮鼻骨,是为了使鼻子更加挺直、端正,让人物脸部更加立体,如图2-54所示。
来看一下对比效果,如图2-55所示。
图2-54
图2-55
选择“加深工具”后,将上方属性栏中的“范围”设置为“中间调”,“曝光度”设置为5%~10%,这里设置为5%,如图2-56所示。
图2-56
将眼窝位置刷暗,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明暗的反差使眉骨显得更高,眼睛更深邃,脸部更立体。在刷的过程中也可以略微向下方鼻梁两侧延伸,这样也会使鼻子更加挺拔,如图2-57所示。注意刷眼窝位置要有过渡,不然很容易刷成“熊猫眼”。
图2-57
来看一下对比效果,如图2-58所示。
图2-58
最后来看一下原图与最终效果图的对比,如图2-59所示。
图2-59
本章主要对人物的初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留几个问题给大家课后思考,便于更好地吸收本章的内容。
课后思考
1.对于对比度大、色彩浓郁的照片,在用“修补工具”去除痘痘时应当注意什么才不会修花?
2.利用“高反差保留”强调质感时,应根据什么来判断力度的大小?
3.用“仿制图章工具”修大面积碎发时,以什么手法修会显得比较自然?
4.在给较为成熟的人物修鱼尾纹时,应去除什么样的纹,淡化什么样的纹?
5.为了保留人物脸部的立体感,刷光影时应如何判断明暗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