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编
蛮族入侵与文化交流

从约公元前1750年起,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是北方游牧世界对亚欧农业带的断断续续的入侵,并由此形成三次较大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流的浪潮。在“蛮族”冲击下,个别古代原生型文明灭亡了,但大多数古代原生型文明获得了更新,形成一批又一批派生和再生形式的文明,并产生了一系列更加强大的帝制国家。这些帝国无论是由本族还是异族所建,都是以原有的农耕文化为主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都直接或间接受到异质文化的影响,而从这种文化交流中所获明显大于所失。正因为如此,人类文明从经济到政治、从制度到文化、从物质到精神,在这个时期都比以往的原生型文明更加成熟。在经济上,农业和手工业空前发展;政治上,国家体制日益完善;制度上,立法和监察制度各成系统;文化上,文学和艺术都空前繁荣;物质上,衣、食、住、行都更加丰富;而在精神上,则形成了三大世界性宗教即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一个起着近似宗教作用的儒家思想(或称儒教),它们在宗教伦理价值上都自成体系,并分别影响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精神生活,塑造着人类各大文明体系的基本面貌和特点,使之具有不同的文化性状和本质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大宗教和儒家思想及其价值体系的形成,应是人类各文明成熟的主要标志,其实确可称为“宗教时代”,尽管儒学在本质上并非宗教。 brcZkaqNEq/PS5Te2ARhAI8r3bCiViFDW7hXBJQe4TAq+ULl7rKJf+Dc9GqJTgS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