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开卷故事

母亲的艺术

古时候,一条河边住着个叫周秀姑的寡妇,和她十岁的儿子宝儿。秀姑是做花馍的好手,尤其擅长做鱼形花馍,人称“鲤鱼周嫂”。

这年秋天,宝儿得了怪病,请了多少郎中都不见好。秀姑心急如焚,听说百里外有个老神医,便背起宝儿前去求医。老神医诊脉后开了方子,说:“药引子却难得,要河水源头龙门潭里的金鳞鲤鱼须三根。”

秀姑一听犯了难。龙门潭在悬崖峭壁间,从来没人能从那潭中钓到鱼,更别说金鳞鲤鱼了。夜里,秀姑梦见已故的婆婆对她说:“你何不做对金鲤鱼馍,诚心祭祀河神?”秀姑醒来,觉得有理,于是天不亮就起来和面,用南瓜汁把面团调成金黄色,做了对一尺长的金鳞鲤鱼馍。

秀姑带着鱼馍来到龙门潭边,虔诚祈祷,然后将一对鱼馍投入潭中。说来也怪,那鱼馍入水竟不沉,却在她眨眼时忽然消失。

秀姑回家等了三日,毫无动静,宝儿的病情又加重了,她便又做了一对更大的金鲤鱼馍,再次到潭边祈祷。这次她跪了整整一天,直到月亮升起。忽然潭中泛起金光,一位白须老者飘然而至,对她说:“周娘子,你的诚心感动了河神。但龙门潭金鲤非凡物,要用你最珍贵的东西来换。”

秀姑问:“要什么?”老者说:“你做花馍的手艺闻名四乡,但若要金鲤须,须废去双手。”秀姑愣了一下,花馍不仅是她谋生的手段,更是祖传技艺,但她毫不犹豫地说:“只要能救孩子,我愿意!”

老者点头,从袖中取出两条金鳞鲤鱼:“拿去吧,你的诚心可嘉,刚才只是试探。其实河神要的不是你的双手,而是你这颗慈母心。”秀姑接过鲤鱼,叩谢不已。回家后取了鱼须入药,宝儿服下后果然日渐好转。

这个传说故事充分诠释了花馍文化的精髓。在山东、山西、甘肃、陕西、河南等地,逢年过节,能婆婆、巧媳妇们都施展巧技,做各式各样的花馍。2008 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闻喜花馍,被称为“母亲的艺术”,当地人还有这样一句话:“吃到馍,看到妈,这才是回家。”

(插图:丁德武) qSF4i/OwV9+n5TFyPH0ibtuqjvOl8CppZPPyNrgnBVjXOOuWhpNIgghue9rqZPS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