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谱师”的坚守 |
![]() |
小学课本里就学过“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但很多人不知道,这种古老的印刷技艺在民间传承至今,还是国家级和世界级的“非遗”。
在浙江瑞安的一个小村庄,有一种职业叫“谱师”,他们代代传承的手艺,就是活字印刷。不管外界风云变幻,这一传统技艺始终没有失传。
曾经有一位老华侨回浙江寻根,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家族的祖堂,把他们漂泊海外的那一支续上了家谱。家谱做好后,自然是要多印几份,好分给各个家族。族人便带着老华侨,走进了一座漂亮的农家小院。
一走进小院内的一间屋子,老华侨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屋内的桌子上放着一个个木制字盘,字盘里整整齐齐地码着数万个字块,几个匠人在一旁熟练地拣字、码字,很快就拼好版,刷上墨汁……
在匠人熟练的操作下,一张精美的书页已经印制完成。族人给老华侨介绍:“瞧,他们就是‘谱师’,专门帮大家制作家谱的,交给他们就好!”
原来,这木活字技艺,正是依托着当地宗族修家谱的传统,这才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匠人们接过老人的手抄家谱,发现有些姓名是生僻字,便熟练地取出 1.1 厘米见方的棠梨木块开始刻字,不过十来分钟,一个精美的字块已经刻好。匠人们口中念着拣字诀:“平大净封疆,折梅逢驿使……”很快就拼好版,一张一张地印制起来。
当散发着墨香的家谱交到老华侨手中时,老华侨一边翻阅,一边激动地说:“感谢‘谱师’,有你们的坚守,我们的血脉联系永远也不会断!”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谱里记录的不止是一个个姓名,更是一代代人寻根问祖、不忘来处的初心。谱师们坚守的也不止是一门手艺,更是深深镌刻在我们血脉里的文明印记。
(插图:丁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