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传说

金牛新传

■ 方赛群

王霞和张曙是一对恋人,两人都是省美院工艺美术系的学生。寒假里,两人徒步到高山写生。山间风景如画,他们又是画素描,又是拍视频,许是兴奋过头了,王霞一脚踩空,张曙急步上前想拉住她,结果两人双双滑入山沟。张曙还好,王霞的腿伤得不轻,痛得她“哎哟哎哟”地大声叫唤。

这一幕,恰好被在附近打柴的张大伯看见,他立马奔向沟底,费了老大劲,终于和张曙一起把受伤的王霞抬出山沟。

王霞连声道谢,张大伯却说:“这点小事别提了。现在天快黑了,又冷得邪乎,下山有十几里路,你的腿伤成这样,怎么下山?”两个大学生哭丧着脸不知该怎么办。张大伯说:“我家就在前面的金牛村,先到我家住一晚再说吧?”

遇上这么善良的老人,两人除了说“谢谢”,还能说什么?

张大伯的土屋,孤零零地立在村口。家里没一件像样的家具,不过收拾得挺清爽。王霞被扶进屋后,张大伯从房梁上取下一个土布包,打开来,里面是几张黑乎乎的膏药。他说:“我岳父祖上行医,这是他留给我的。听说这膏药是用十六味名贵中药材制成的,我一直收藏着,这回可派上大用场了!”

贴上膏药后,王霞的伤痛渐渐缓解了,张大伯又做了一大锅手擀面招待他们:“将就着吃吧,山里头没啥好东西。”

晚饭后,三个人围着火炉聊天。王霞问:“大伯,金牛村的村名有来历吗?”

张大伯说:“传说古时候我们村有个老汉,在大滚石下救了个书生。那书生说自己姓牛,日后定当报答。不久,村口出现一头石牛,日头一照,金光闪闪,就像金牛一样。从此这里风调雨顺,村民过上了好日子。原来,那书生是神仙,他化身石牛报恩来了。”

两个大学生听入迷了:“后来呢?”张大伯说:“老汉去世后,他孙子听人说石牛肚里有金子,夜里带着工具去凿,刚凿两下,狂风大作,石牛竟像风筝一样飘走了!从此金牛村就剩下一个村名,村民的好日子也没喽。”

王霞说:“大伯,你讲的故事真好听!”张大伯笑了:“村里人都叫我‘故事篓子’呢!唉,我常想,要是故事里的金牛能回来就好了,老百姓有好日子过,年轻人也用不着背井离乡去打工了。”

那一晚,屋外寒风怒号,屋内温暖如春,王霞却翻来覆去睡不着。山上的美景、破败的村落,还有张大伯那句“要是故事里的金牛能回来就好了”,像走马灯似的在她脑子里转个不停,直到后半夜,她才慢慢睡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张曙的声音:“王霞,不好了,我们走不了啦!”王霞猛地坐起身:“怎么啦?”张曙说:“去门口看看吧!”

王霞连忙穿衣起身,打开大门一看,只见门外积雪老厚,山上山下白茫茫一片,早已分不清哪是山,哪是路。原来昨晚山里下大雪了!

望着漫天大雪,王霞笑了:“真是太好了!”

张曙愣了:“好什么呀?”

王霞说:“用了大伯的膏药,我的腿没问题了。大雪封山,我俩正好可以留下来干一件大事!我们学的是工艺美术,何不利用这几天,用稻草编一头‘金牛’?这既可以‘复原’金牛村的传说,又可以对张大伯表达谢意!”

张曙一拍大腿,说:“这主意太棒了!”

说干就干,他们很快画好了设计图,又把杂物间收拾出来作为临时工场。接着选稻草,搭架子,搓绳子,把搓得细实紧密的稻草绳,往搭建好的“牛架子”上一点一点地缠绕,最后又用桐油进行了防腐处理。

几天后,“金牛”完工了,只见它通体金黄,两只弯弯的牛角弧度优美,一对铜铃般的牛眼逼真透亮,四条壮实的牛腿坚实有力,那叫一个栩栩如生,牛气冲天!

金牛摆放在张大伯家门前的山坡上。四周白雪皑皑,一旁还有几株红梅相映,那情景别提多美了!看着金牛,张大伯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几天后积雪消融,两位大学生走了,张大伯一直送他们到山脚。

临别时,王霞对张大伯说:“金牛村山美、水美,但老百姓的生活还不美。不过请您相信,这头金牛一定能给村里带来财气。”

张大伯听了又感动又好笑,心想这女娃是真好,可惜说话不靠谱:一头稻草牛好看是好看,可与“财气”搭得上边吗?

没想到,奇怪的事发生了!没过多久,寂静的山村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一批又一批“驴友”上山觅景,来的人都打听“金牛”在哪里?村民们好奇:“你们怎么知道这里有金牛?”游客说:“这可是‘网红牛’,最近都冲上热搜了。”

村民不懂什么“网红”“热搜”的,听游客解释了才明白,原来两个大学生把“金牛”、还有金牛村山上的美景,拍成照片与视频,全都发网上了。

金牛村出名了!随着“驴友”增多,村民们做起了小生意,有的卖茶叶蛋,有的卖小吃。村东头的李大娘,年轻时是有名的“巧手”,会藤编、竹编、草编等祖传工艺。她用藤草编织了许多小玩意儿,试着摆在金牛边上卖,买的人还真不少,尤其藤草编的拖鞋更是抢手。许多村民跟着学,也卖起了草编玩意儿。

更有趣的是,由于两个大学生在网上特别介绍了“故事篓子”张大伯,因而上山露营的人都请他讲故事,有人还把“大山里的故事专场”拍成视频发到网上。这一来,金牛村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村”。

通过网络,王霞密切地关注着金牛村的信息。她内心除了丝丝欣喜,更有阵阵忧心,心想:这波热度不知能维持多久?于是她与张曙商量要再次到金牛村看看。张曙面露难色:“我俩说好要去参观全国工艺美术展,机会难得呀!”王霞想了想说:“那我们兵分两路吧!你先去参观,我到金牛村去看看!”

两天后,王霞来到金牛村。张大伯见到她激动坏了:“王霞呀!想不到金牛真的引来了财气,人人都夸你是报恩的仙女呢!”此时,村民们“哗”地围拢来。李大娘紧紧拉住她的手:“姑娘啊,不骗你,我卖藤草编织品,每天有几十元钱的收入,以前做梦都不敢想!”

王霞从李大娘摊上拿过一双藤草拖鞋,认真打量着说:“大娘,网红常常是一阵风,要让金牛村真正富起来,还得有长远打算才行。”

李大娘和张大伯面面相觑,搞不懂王霞的意思。王霞也不解释,只是埋头看一个个摊位上的草编小玩意儿,最后久久盯着那头“金牛”出神。

这时,王霞的手机响了,给她打电话的是张曙。她听张曙说了几句,顿时眉开眼笑地说:“真的吗?太好了!这么好的机会,我们绝不能放过!”挂上手机,她转身说:“大伯大婶,你们先回摊上忙去吧,我有事要和张大伯商量。”

村民们离去后,王霞对张大伯说:“大伯,我今天得把金牛带走。”

张大伯吃了一惊:“这哪成啊?这牛可是全村人的心头宝啊!”

王霞说:“大伯,时间来不及了,今晚我必须带走这头牛!”说完,她附在张大伯耳边一五一十地说起来。张大伯听后一跺脚:“你们的大事不能耽误,我马上找几个人抬牛。你把它带走吧,村民想不通,有我顶着!”

像传说中一样,“金牛”来了又走了,随之消失的是张大伯的“故事专场”,李大娘的手工艺品生意也差了很多。这天,她忍不住当着张大伯的面数落:“这世上哪有送人东西又要回去的?我看那女大学生做人不地道。”

张大伯说:“妹子呀,做人要记别人的好,两个大学生帮了我们多大忙啊!相信我,金牛会回来的。咱可不能学故事里老汉的孙子,贪得无厌哦!”

正在这时,只听有人喊:“大家快去看,金牛回来了!”

李大娘这下急了:“好你个‘故事篓子’,竟敢用故事来损我?”

村民们赶去一看,果真见金牛被几个人抬回来了,大学生王霞和张曙都在,连镇领导也来了。

原来,那天张曙打电话给王霞,告诉了她一个消息:全国工艺美术品大赛正在征集作品。由于时间紧迫,制作参赛作品已来不及,两人决定拿“金牛”和村民用藤草编的“小玩意儿”去参赛……想不到金牛居然得了全国金奖!更想不到的是,带到展会上的草编工艺品引起极大关注,上海一家国有大品牌的鞋厂,看上了金牛村的“藤草拖鞋”,第一次下单就是十五万双!王霞将手中一摞订单高高举起来,说:“瞧!这就是订单!”

话音未落,人群已经沸腾了。

镇领导说话了:“两个大学生联系我,说要报答善良的张大伯,更想为金牛村做点贡献。他们打算在我们镇举办草编培训班,李大娘这回要当培训师了!大家想想,山村藤草与大上海企业‘对接’,金牛村还愁没好日子过吗?”

李大娘一听,满脸皱纹都笑开了,对着王霞说:“这真是仙女显灵了呀!”王霞被她逗笑了:“不!李大娘,这叫古今呼应,神牛显灵!”

掌声再次响起,经久不息。

晚上,小山村格外热闹。原来,张大伯的故事专场又开讲了,当晚的故事题目就叫《金牛新传》……

(发稿编辑:吕佳)
(题图、插图:陆小弟) ia0tU8Sj9ux58lKFIINJqnW+0V+EQeOsGuryz6Gl2RmqsCv8KWXLSjAd/rolaEt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