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故事,自己先讲一遍。讲不好不要怕,看视频是怎么讲的。故事大王告诉你哪些才是关键点。好口才就是这样练成的。
|
太虚妙露茶的传说 |
|
今天我想和大家说一说太虚妙露茶的故事。
“谷雨将春去,茶烟满眼来。如花立溪口,半是采茶归。”这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汤显祖在任遂昌知县的时候,写下的美妙诗篇。
好山好泉玉茗茶,乌溪江的上游就在遂昌境内,如今这里已经建立了九龙山自然保护区。
遂昌的太虚妙露茶不仅凝聚了山魂物魄的精华,还融进了历史文化的气息。而这太虚妙露茶的名字呀,据说还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赐的呢!
咱们一起喝茶说故事。
相传明朝建国之初,江浙一带战事不断,朝廷派去的部队攻伐不力,朱元璋就坐不住了,他可是在马上打下的江山。
于是,朱元璋决定御驾亲征,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朱元璋一路进入浙江,驻扎在乌溪江边的太虚观。他一到就查看地形,了解战事,忙得不得了,没两天人就瘦了一圈。
这太虚观的观主,见皇帝终日操劳,茶饭不思,于是献上自制的土茶,想给朱元璋解解乏、开开胃。朱元璋一开始只是随手接过,没承想,刚接过茶碗,就闻到阵阵幽香扑鼻而来。再低头一看,只见一根根茶叶竖在茶碗里呢,细长、精致。再一看,茶汤清澈明亮,翠绿诱人。朱元璋忍不住品了两口,只觉得满口清香,心旷神怡。
“好茶,好茶!”朱元璋忍不住连连夸赞,“观主,这是从何而来的仙茶?”
观主回答:“皇上,这是观里自己种的云雾茶。”
“妙哉妙哉!清香醇雅,回甘悠长,好!”朱元璋赞不绝口。
观主见朱元璋如此喜爱这茶,就趁热打铁说:“皇上,此茶还没有名字呢,今有幸得皇上赏识,就请陛下赐个名吧。”
朱元璋稍作沉思,说道:“你这里四面环山,山间细水长流,淙淙而下,这观中又有古松参天,你看就叫太虚妙露,如何?”
山清水秀出太虚妙露。
朱元璋打了个胜仗,班师回朝,对太虚妙露茶念念不忘。于是,太虚妙露茶就成了浙江遂昌在明朝年年要选送的贡茶。
图:恒兰
上海故事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丁娴瑶点评: 《太虚妙露茶的传说》是一则关于“茶文化”的小故事,篇幅不长,情节相对简单。这样的故事,好讲,也不好讲。好讲在于文本不复杂,人物也不多,语言朗朗上口,对于小故事员来说,比较容易记忆;难点则在于事件本身没有什么“弯弯绕绕”,情节上的“悬念”“冲突”“反转”等设计相对弱化,故事员能发挥的空间有限。蒋卓恩小朋友讲述时口齿清晰,台风稳健,音色也着实悦耳,尤其是在不同角色间语音语调的切换上,发挥得很出色。
在讲述情节相对较平的作品时,很多小朋友会在语言表达、肢体动作上下功夫,尤其是上了“舞台”,小朋友容易不自觉地“起范儿”,用类似朗诵的方式来讲故事,个别字词会拖长音、重抒情,从而一不小心破坏了讲故事的节奏,显出刻意感,这是需要稍加注意的。
扫描二维码,看蒋卓恩同学的讲演视频,讲演技巧等你来学!
9.如果事事不能圆满,那椭圆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