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
故事会校园版编辑
Wu Yan Stories Editor
前几天,不经意看到一个短视频:一家四口围坐餐桌前,却各自盯着手机。婆婆刷到的是媳妇不孝的悲惨故事,丈夫看到的是妻子挥霍无度的短片,妻子屏幕正播放着婆婆刁难儿媳的内容,而孩子正看着原生家庭毁了我一生的解析。咫尺之距,他们却活在算法编织的平行世界里。
视频讨论度很高,很多人表示自己也活在信息茧房里,开始反思自己的家庭。
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一次与母亲的争吵——
“你都 30 岁了,什么时候能学会做饭?”母亲每一通电话的开头都是这句话。
“为什么要会做饭,点外卖不就行了?”
她发来一条《28 岁青年天天吃外卖确诊胃癌》的短视频:“不会做饭怎么行?你看看多可怕。”母亲显得很激动。
我心里也很恼火,就反击她在网上买保健品的事:“外卖也比你的保健品强,你买的保健品连批号都没有,能是什么好东西吗?”
那次争吵,两败俱伤。这个视频让我明白了:母亲困在外卖致病的资讯里,我沉浸在保健品诈骗的新闻中。算法放大了我们的恐惧,让我们举着“为你好”的旗帜,变相控制对方。
我心里某个地方柔软了下来,拨通了母亲的电话……
如今视频通话时,她会展示药店买的大牌保健品,也会问我网上的几个保健品是否正规;我则分享外卖的轻食,偶尔也会请教她如何做菜。矛盾未曾消失,但我们学会了在差异中共存。这份尊重彼此选择空间的默契,恰是亲情最柔软的支点。
本期主题故事,五篇或圆满、或遗憾、或懊悔的亲情故事,让爱与相处,从不停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