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故事大课堂

第一堂:讲出你的精彩。

看完故事,自己先讲一遍。讲不好不要怕,看视频是怎么讲的。故事大王告诉你哪些才是关键点。好口才就是这样练成的。

指头代替叩头

@钱雨桐 讲述

去人家家里喝茶,主人给你倒茶时,你要用手指轻叩桌面,你知道是为什么吗?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指头代替叩头的故事。

相传有一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这一天,他到杭州微服私访,身边只带了一个最信任的太监。两人装扮成了做生意的主仆俩。走了一阵之后,乾隆皇帝觉得口渴了,他回想起杭州的茶最是清新香甜,就走进了街边的一座小茶楼。这家店小二啊,是个眼尖的,见有客人来了,扯着嗓子喊道:“贵客两位,楼上请。”

主仆二人刚坐下,就见店小二在两人前面各放了一个茶壶和茶杯。不一会儿,就有一个茶博士走了过来,只见他拎着一壶滚烫的开水,揭开乾隆皇帝前面的茶壶盖,左手提茶壶,右手拎开水壶。只见一支水柱往茶壶里洒去,开水壶越拎越高,两壶之间的距离也越拉越远。吱的一下,水停壶满,干净利索。再看周围,竟是半滴水也没有溅出来。

这乾隆皇帝看得是目不转睛,很是好奇。心想:哎,这壶里莫非有啥机关不成?于是就问道:“店家,您这手活计让人大开眼界呀!只是不知这壶里是否另有乾坤呢?”

茶博士笑道:“哎哟,客官您就说笑了,这冲茶倒水只是我们每日的工作,熟能生巧而已。”

乾隆皇帝听了并不全信,就要拿水壶往太监的茶壶里倒。这太监见皇上为他倒水斟茶,急出了一身冷汗。可在众目睽睽之下,又不能暴露身份。情急之下,他就伸出了右手,中间的三根手指微微弯曲在桌子上,“哆哆哆”地敲了三下。

乾隆皇帝当时也不知这太监是什么意思,等到回去后才问他。

“小林子,朕给你倒水时,你为何要用手在桌子上‘哆哆哆’地敲啊?”“启禀万岁,皇上给奴才恩赐茶水,奴才应该跪下来叩头,无奈是微服私访,不便下跪谢恩。所以奴才就用指头代奴才给您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呀!”

“哦,原来如此啊。”乾隆皇帝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

从此用指头代替叩头的风俗就这样传了下来。可是到了民间,自然也不用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了。于是,这指头就变成了食指和中指两根,次数也由三次变成了两次。

自此之后,以手代叩的动作一直流传至今,表示对他人敬茶的谢意。

图:张恩卫

上海故事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丁娴瑶点评: 《指头代替叩头》讲的是古代“叩指礼”的由来,情节简单、有趣,是一则有记忆点的小故事。钱雨桐小朋友讲述流畅,自信大方,显然已对这个作品十分熟悉。今天,我们来简单聊聊如何在讲故事时凸显情节“记忆点”的问题。在《指头代替叩头》这个作品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太监见到皇帝给自己斟茶时,因为不方便叩头,于是情急中只得用‘叩指头’的方式谢恩”这个场面。在讲到这里时,肢体动作的重点当然是“叩指头”。为了强调太监用“叩指”替代“叩头”的合理性,即本来是“下跪叩头”,现在改为“在桌面上叩指”,所以在讲述时搭配的肢体动作,可以是一手指头弯曲作叩指状,一手手掌摊平作桌面状,如此可以让这个动作更形象,更容易被观众理解和记忆。

扫描二维码,看钱雨桐同学的讲演视频,讲演技巧等你来学!

9.贫寒之中自有一种强劲的生命力。(川端康成) ITCwATYZOQiRO6sKpKiXCymHXK4Fvzto4dcxSfTim04pgWcjol5kJwBPMSXoD1h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