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窝燕子选择把巢筑在乡村教室的房梁上,竟然和师生们成了“生死之交”。不同生命之间,没有高低贵贱,只有相互成全,一同奔向未来。
![]() |
我们的燕子 |
![]() |
刘老歪所在的中学是土坯房,茅草屋顶。一窝燕子却不嫌这房子破旧,把巢筑在刘老歪班级的房梁上,就在讲台的上方。
燕子偶尔叫一两声,声音悦耳,上课的同学听了反而觉得心情愉快。两只燕子生育了四只雏燕,每当大燕子叼回虫子时,大家看着那四张排成一排的嫩黄小嘴,内心便涌起一股爱的暖意。
班主任刘老歪是先天性的歪脖子,头严重地歪向右肩膀,还总不停地挤眼睛。可是刘老歪有真本事,不论是多么枯燥乏味的课文,他都能讲得有滋有味。
一天,大家学习老舍先生的散文《小麻雀》,刘老歪一唱三叹,讲得一波三折,让人牵肠挂肚。课堂气氛特别好。
刘老歪的课还没讲完,一只燕子突然将屎拉了下来,不偏不倚,刚巧落在刘老歪歪着的右脸上。刘老歪用手掌抹了一把,皱起眉说:“真是有辱斯文呀,这小燕子也真会找地方。”
同学们看着刘老歪那狼狈的样子,憋不住嘻嘻笑起来。
刘老歪用手绢擦干净脸上的鸟粪,又道:“如果我的脸不歪的话,鸟粪也不会直接落到脸上,只怪我长得不端正。”
下课铃响,刘老歪离开教室后,一个名叫刘铁军的学生便气冲冲地爬到讲桌上,从燕子窝里掏出那四只雏燕后,一拳将燕窝捣得稀巴烂。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有同学立即把刘铁军捣毁燕窝的事报告给了刘老歪。刘老歪冲进教室,怒发冲冠:“好好的燕窝,你干吗给捣毁了?还有一窝嗷嗷待哺的雏燕,让它们怎么活呢?”
刘铁军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是想给你报仇……那我给它们搬个家吧。钉个木匣子,开个圆孔,钉到屋檐下就行了。我看电视上就这样钉鸟巢。”
刘老歪想想,皱皱眉说:“好吧。”刘老歪回办公室找了个空粉笔盒,铺了点儿原来燕窝里细软的干草和羽毛,把四只小雏燕放在了里面。
不一会儿,一只大燕子叼着一条虫回到教室,它把小虫子喂到了一只雏燕嘴里,立即又飞走了。两只大燕子不停地奔忙,雏燕吃饱了,它们就不再喂食,而是从水塘边叼回了软软的黄泥巴,重新垒起了窝。
下午,刘铁军就把钉好的木匣子拿来了,钉到屋檐下的墙上,把小雏燕放了进去。一只大燕子飞过去,向里看了看,立即又飞走了。不一会儿,它又叼回了泥巴,继续营造它们的家。
太阳落山时,一个新窝筑成了。两只大燕子又飞出去为自己的孩子觅食了。等孩子们都吃饱了,它们就把四只雏燕一只只用爪子抓起搬到了新家。
为了防止燕子再把屎拉在老师的脸上,刘铁军拿来个红色的塑料圆盘子,四周钻了三个小孔,穿上细线,把这个盘子吊在了燕窝的下面。
刘老歪看了直夸奖刘铁军是个聪明的孩子。
不久,下了场大雨,刘老歪他们班的教室多处漏雨。突然,轰隆一声,一个惊天动地的落地雷震碎了两块窗户玻璃。雨更大了,云更浓了,看不清外面的天和地。
这时,两只大燕子扑棱着翅膀从窝里飞出来,惊慌失措地叫个不停。随即,刘老歪听到了屋顶咔咔的断裂声,马上大声叫道:“房子要塌了,大家赶紧跑出去,来不及跑出去的,钻到桌子底下!”
前边的同学们纷纷向外奔逃,后边来不及跑出去的就钻到了课桌下面。刘老歪离门最近,但他没有立马跑出去,而是镇定地指挥同学们逃离和自救。
随着一声巨响,屋顶很快塌下来,腾起了一团烟尘。在房屋坍塌前的一瞬间,刘老歪顺势蹲到了讲桌下面。
没来得及跑出去的同学都已经钻到了桌子底下,哭着喊救命。
刘铁军逃出了教室,他看见房屋坍塌后,有的同学还没出来,又跑回去拼命扒着土坯、木棍和一大块一大块的墙皮。其他一些跑出去的同学也赶紧回来帮忙。刘老歪蹲在讲桌下,毫发未损,他顺着课桌过道的空隙爬到后边救助没有逃出去的同学。
教室里的同学都被救出来了,刘老歪清点了人数,一个也不少。死里逃生,大家在雨中互相抱住又哭又笑。
这时,大家才想起了那窝燕子。刘铁军和另一个男生自告奋勇要钻进去看。刘老歪说:“你们要特别小心呀。”
刘铁军和另一个男生钻进了教室,见垒着燕窝的房梁落下后竟没有断裂,那新垒的燕窝也没破碎。两只大燕子和四只雏燕都安然地卧在窝里。
大家知道了这一喜讯后,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重建教室时,刘老歪找到校长,请求校长保留原来教室里的房梁,给那窝燕子留下一席安身之地。校长同意了,盖新房时利用了原来燕子垒窝的那根旧梁,那个燕子窝也没有被损坏。一直到房子盖好,都没影响那窝燕子的正常生活。
小小摘自《学生天地》
发稿编辑:蔡美凤
图:豆薇
5.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陀思妥耶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