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多的金条都比不上一颗金子般真诚善良的心,也成全了黄辣丁的传奇故事。
![]() |
黄辣丁 |
![]() |
我读小学的时候,从我家走去学校差不多要一小时的路程。白老头家巨大的土狗永远在木栅栏里冲着我狂叫,这是我清晨的噩梦。王老太婆家最安静,因为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她丈夫是国民党的小官,大轰炸时被炸死了。
王老太婆的邻居就是黄辣丁家。黄辣丁真的姓黄,他身材干瘪瘦小,两只眼睛鱼眼睛似的永远鼓着,大家就叫他黄辣丁了。
黄辣丁每天上学都会迟到,因为他每天都有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帮邻居王老太婆把卖菜的背篼背到镇上的菜场,这一趟足足要用掉他半个小时的时间。他每天从教室的后门神不知鬼不觉地“游”进来,像一条鱼一样。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规定 7 点 30 分到校,每个学生进教室前要背诵“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中的一篇。班主任规定最早到的学生搬张长条凳坐在教室的门口当考官,每天随机选一篇让其他同学背诵。
从一年级开始就是好学生的我,实在是爱极了考官这个角色。特别是有一天,当黄辣丁背诵出“张思德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的时候,我无情地批评他:“你这样下去就是我们班的老鼠屎。”
当时黄辣丁看我的眼神就像看到老师一样,满是害怕和无助。
不过第二天早晨,我这个感觉良好的小考官就出了状况。上学路上,白老头家巨大的土狗竟然从栅栏里冲了出来,将我扑翻在地。我拼命呼救,一个比我还小的身影跑了过来,放下背篼,捡起两块石头,拼命地砸这只失控的大狗。白家的狗逃掉了,黄辣丁的小腿却被咬了一口,还出了血。
我从地上爬起来,惊魂未定地问他:“疼不?”
黄辣丁摇了摇头,说:“一会儿去镇上涂点紫药水就好了。你快去当考官吧,你为什么每一篇都背得那么熟?”
那一天黄辣丁是彻底迟到了。他想溜进教室的时候,班主任放下语文课本,说:“你,去走廊背诵《愚公移山》,两个小时。”
“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那一天走廊里,吞吞吐吐、无穷无尽的带着川音的普通话,可笑而悲伤地弥漫着,仿佛冬日早晨的一场浓雾,淹没了小考官来时路上的万丈雄心。
1986 年,小考官如愿考出了重庆市文科第一名的成绩,差学生黄辣丁什么都没考上,只好回家务农。但是,这当然还不是故事的结尾。
30 年后的春天,我和儿时的伙伴一起去一家鱼庄吃鱼,鱼鲜嫩麻辣,让人爽快得很。小伙伴说:“知道是谁开的吗?黄辣丁,我们的同学黄辣丁。你知道他有多少家连锁店吗?28 家。你知道这些鱼庄每年挣多少钱吗?你知道黄辣丁做生意的本钱哪里来的吗?”
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是 1988年王老太婆去世的时候,只有黄辣丁一个人照顾她,她留给黄辣丁一个空背篼。背篼的底部,掀开蓝色的布头,是 5 根金条。王老太婆从来不放心把金条放在她的破房子里,每天用布包着,放在背篼里,从旧社会背到了新社会。黄辣丁从七岁半起就背着这个背篼,无数次地抱怨,就这点菜怎么这么沉……
我们在醉意中致电黄辣丁,求证这个传言。黄老板正在家乡的山坳里务农,电话那头传来阵阵不屑的笑声。“无聊的成功学!我看再多的金条都比不上每一条鱼都是新鲜的。”他顿了顿又说,“不过,那时王老太婆的背篼是真沉啊……”
张秋伟摘自《越过山丘》天津人民出版社
发稿编辑:胡捷
图:孙小片
6.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莫泊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