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打下中国航空航天半壁江山

Beihang University

它将自身优势发展到极致,飞上云霄,直冲太空。“择一凌云志,敢为天下先”,在它这里从不是一句空口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主楼

走进名校

作为近几年招生季中热度飙升的主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倒也没有如何高超的宣传手段,只不过是在凭实力冲上大气层后,又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下闯了回宇宙。

仅2023年,从国产大飞机C919的亮相首飞到神舟十六号的成功发射,其背后都与北航息息相关。C919的试飞员和总设计师是北航人,神州十六号三位航天员之一的桂海潮也是来自北航。“持续上天”的成就让这所航天类院校备受瞩目。

▶培养航空航天人才的“金字招牌”

不同于如今的霸气侧漏,最初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诞生在战火硝烟中的学校。

1950年艰难的抗美援朝战争,让我国意识到了航空工业的重要性。1951年,国务院在会议上提出,中国急需办一所航空大学。于是,1952年10月25日,在各方紧锣密鼓的筹备下,北京航空学院在原中法大学礼堂正式成立。时值抗美援朝两周年纪念日,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彼时的北京航空学院合并了清华大学、北洋大学、西北工学院、厦门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这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代表了那时中国航空领域的最高水平,也承载着“空天报国”的神圣使命。

早在北航建立之初,徐鑫福教授就率先向校领导请战:“我们要让毕业生设计一架真实而完整的飞机!”这个大胆的决议得到了校方的一致通过,彼时刚诞生没多久的北航就这样开始着手设计和制造飞机。

在当时,学校最早定址的海淀区西北郊柏彦庄还是一片荒地,据说还挖出来好几百个坟。由于北航属于保密单位,不仅查不到学校的电话号码,连公共汽车都没有北航这站,最早的一批学生还需要在清华航空系等校区分散上课。直到1953年9月,北航师生才陆续开始迁入新校区。

那时,学校不仅只有少得可怜的4个教研室,各种专业资料和设备仪器更是严重缺乏,但在那个奇迹、壮举层出不穷的年代,北航人也同样有着不甘示弱的雄心壮志。条件的艰难并没有击垮师生们的士气,反而让大家越发斗志昂扬。从使用计算尺确定每一个参数,到人力托举飞机、安装起落架,乃至飞机蒙皮上的铆钉,都是由师生们手工一点点敲制出来的。努力克服困难的同时,质量上也要一丝不苟,一句“你敢保证不出废品吗?”的叩问,无论多少年来,始终高悬在每个北航学子心头。

1958年,1800余名北航师生在“大干一百天”的口号声中,亲手制造出了新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并将它送上了天际。看到它翱翔蓝天的那一刻,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刘亚楼不禁感慨:“‘北京一号’能在100天内试制成功,不仅仅是新中国的创举,而且打破了世界航空发展史的先例。”

在当时,很多人都没有料到,这次成功的试制不仅仅是北航起飞前的一次振翅,更是未来精彩开始的信号。“北京一号”起飞的轰鸣,犹如一阵乍然响起的春雷,惊动了无数人心中蛰伏已久的想望。

与此同时,感受到国家建设航空航天事业的坚定决心,大批从国际一流大学学成归来的杰出人才也纷纷投身于北航兴学报国的事业当中。

1959年5月,北航成为全国首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其在国内率先设立导弹类、管理类及理工结合的空气动力学等专业,成立国内唯一的航空工程经济系。1988年4月,学校改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过多年发展与建设,北航从初创时期仅有的飞机系、发动机系2个系,发展为今天的35个学院,成为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自建校以来,北航从未缺席过全国重点建设项目,同时也是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

如今的北航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不仅是家喻户晓的“国防七子”之一,在以工科为主的同时扩大学科群,在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上同样表现不俗,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校内的航空航天专业不仅连续五年被软科评为世界第一,更有多个专业被评为A+,名列前茅,彰显着北航在专业领域的绝对实力与不断深耕探索的潜力。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北航从硝烟中走来,于轰鸣声里为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增光添彩。这其中有凝望星空的热爱,更有征服星空的野心,才得以让烈火熊熊、雷声阵阵,在时代的更替中不止不息。

▶择一凌云志,敢为天下先

这些年来,北航用自己的行动与成果证明了那句霸气十足的“逐梦空天,舍我其谁”。多少学子心中都曾经藏着一个壮志凌云的梦,而北航所做的,正是直接将许多人梦中的设想化为了现实,并且持续践行着。

这其中最为耀眼的是无数身披荣光的先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筹建者之一陆士嘉,她有许多耀眼的头衔:中国近现代空气动力学的先行者之一、普朗特的关门弟子、冯·卡门的师妹、新中国第一套空气动力学教材的编制者,还参与建设了北航的低速风洞、超音速风洞等实验设施。而她自己却说:“我愿成为探索的小卒,铺路的石子。”

北航的首届毕业生中,走出了戚发轫、王永志、钟群鹏、陈懋章、郭孔辉、陶宝祺6位院士,还有与任新民、黄纬禄、梁守槃一起被尊称为“航天四老”的屠守锷,正是这些开拓者们,为北航打下了深厚的学术基底。

建校以来,北航为国家培养了20多万高级人才,无数北航人走上了航空航天事业中大大小小的岗位。这其中,有些名字被人们熟知——除了曾经冲上热搜的“航天员女教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之外,还有运-20总设计师唐长红、歼-15舰载机总设计师孙聪、国产大飞机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现任总指挥荆木春、中国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天和核心舱责任总设计师杨宏院士,以及在这背后更多更多不为人知、默默奉献一生的名字。那些曾经梦想遨游天际的凌云壮志,从此也甘愿于无人知晓处化为付出的燃料。

这些年来,北航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从中国第一架轻型客机到国产大飞机C919,从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到“长征”系列火箭,从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到“长鹰”系列无人机……北航连续创造了40多项国防领域国内第一,直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鲲鹏展翅、长征巡宇、神舟飞天、北斗组网、嫦娥奔月、天宫遨游、祝融探火,当一个个寄托着“中国式浪漫”的神话故事,成为真正能够冲上星穹的科技实体,这场宇宙级别的盛大演出,属于每一个真正为之燃烧过的人。“择一凌云志,敢为天下先”,对于北航而言,这从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独步逍遥的自信,也有着愿为星星之火的奉献,还有始终不变的、满腔空天报国的热血。据统计,2023年北航本科毕业生的深造率超过70%,在全国高校里稳稳排前三,每年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毕业生会进入航空航天领域。

除了学科繁荣,特色鲜明,作为顶尖名校,学校在教学科研上也拥有非常完善的平台。截至2024年5月,学校作为副主任单位承建2个国家实验室,参与8个国家实验室建设;获批建设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牵头建设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另有10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4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1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2023年5月,北航宣布将与北京协和医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联合招收本科生,可谓是强强联合,许多人也都期待着两校能在优势互补中收获共赢,在未来开辟出新的道路。

▶我和我的星辰大海

北航在北京市拥有两个校区,分别为学院路校区和沙河校区,共占地3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70余万平方米,是北京市校园面积最大的高校之一。其中,学院路校园地处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毗邻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周边高等院校密集,拥有众多的教育科研单位,不仅各类资源丰富,交通出行也十分便利。

校园内,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面积约有3.1万平方米,并且馆藏印刷型书刊资料累计已达306万册,师生日常查阅资料相当方便。学校内的各类建筑风格可以说理工科特色浓厚,造型大气磅礴,连起名都十分“直白”,比如最老的主楼叫“老主楼”,新建的主楼就叫“新主楼”,沙河校区的主楼叫“沙河主楼”,以及用字母和数字组合命名的各大教学楼和实验楼。当然,还有不得不提的亚洲第一大连体楼,如果方向感不太好,那么在你走进这座建筑面积超过22万平方米的新主楼之前,可能需要早早做好迷路的心理准备。毕竟在绝对的大面积与弯弯绕绕之中,再怎么精准的字母数字坐标都可能不太好使了。

北航校内还有一座很符合本校特点的航空航天博物馆。其中的镇馆之宝,是美国在“二战”时研制的首架夜间战斗机,也是当时美国支援中国的战斗机之一,型号为P-61,通常被称为“黑寡妇”。因为目前世界上仅存有两架(另一架在美国),所以在各个方面都有着极高的价值,非常值得一看。

北航各类运动健身设施齐全,并且还拥有国内高校第一条室外蓝色跑道,十分特别。还有专供素质训练的体能锻炼走廊,想通过这条江湖人称“Too Dangerous Line”的体锻线,需要以堪比跑酷的身法进行一番难度系数颇高的“飞檐走壁”,所以历来成为北航学子证明自己体魄和智力的最佳场所之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物馆

校内的各大选修课种类也十分丰富,包含了多个领域,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在这里,你既可以选择学习物联网,又能选择《红楼梦》相关课程。不过比起自由的选修课,北航还有一门十分知名的必修课,那就是航空航天概论,简称“航概”。这门神奇的课程不仅是全校必修,期末还要进行闭卷考试,可以说是平等地折磨着每一个北航学子。课程内容主要就是航空航天知识的基本概念,包括航空航天发展概况、飞行器的飞行原理、构造等方面的知识,相当于是“航天人”的入门基础课。有学生相当感动地分析起了校方的良苦用心:“学校一定是怕我们作为北航的学子,出了校门被问起‘这是什么飞机?’‘战斗机怎么开的?’等问题时啥也不知道,让母校风评被害,所以事先给我们进行教学科普,实在太贴心了。”

2022年,北航的校区迎来了一轮翻新,大气的中国红配上时尚的北航蓝,显得十分有韵味。此次翻新中,学院路校区的主楼群再次焕发了荣光,并且还有许多建筑进行了内部设施的全新升级,变得更加智能化、现代化。学校还围绕“航空”“航天”主题的特色元素,打造了“星空之路”景观,意在与沙河校区主楼的“天空之镜”遥相呼应,再添新鲜美景。

北航的学子们也紧跟着母校的步伐,大踏步地朝着新时代的空天梦想飞奔。青春正好,从这里走出的青年人面对无垠的星辰大海,必将永不止步。 bRulwaO2QIH9fTDXBMQBRTM4ZWgPHupXkBH3gEK+dftR/IK/e0/iZn47e4Al1C6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