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京大学 / 中国最自由的大学

Peking University

它是三个世纪的见证者,循思想自由原则,如一股清风,成为每个学子心中的梦校。

北京大学西门

走进名校

中国最好的大学是哪所?答案或许并不统一,但要是说起中国最自由的大学,有一个名字一定会被反复提及。它开放、包容,从不拘泥于形式与标准,自由精神在这里是永恒的旋律。它拥有在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不断向前冲刺的顶尖实力,也在记录了校内所有流浪猫的“猫咪图鉴”上展露出不一样的温润与活力。它的名字——北京大学,雍容大气,简简单单,却构成了无数中国人从小对好大学的最初印象。

▶永远的“元培校长”

成立于1898年的北京大学,如同一位见证过无数历史的睿智老人。在一百多年的光阴里,北京大学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无数深刻的印记,又或者,对于中国的高校发展史而言,北大本身就是一部格外浓墨重彩的诗篇。

北大的前身是中国近代第一所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北大继承了中华文脉的教育传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兴学图强留下的维新成果,意义深重。

然而,尽管身为国内的最高学府,但彼时的北大并非像人们印象中那样从一开始就学风优良。由于时代原因,当时校园中的主流思想依然被封建主义占据,教师一心渴望升官发财,学生要么死板固执,要么醉心玩乐,多的是蝇营狗苟、滥竽充数之徒,少有真正愿意钻研学术的人,校内风气更是一度到了乌烟瘴气的程度。

而这一切,终止于一位校长的到来。1916年,蔡元培应邀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来到这里的第一天,他就因一改历代前任校长惯例,摘帽向迎接的师生鞠躬回礼,在校内引发学生热议。

而事实证明,这位留洋归来的新校长的确很不一样。首先是立规矩,蔡元培立志革新,主张“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对学生们提出“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三点基本要求,以整顿风气。

接着是请名师,他辞退了大批不称职的中外教师,重新进行选聘,标准只有一个——学术造诣。一时间,诸如胡适、李大钊、鲁迅、刘半农、梁漱溟、李四光、王星拱、颜任光、钟观光、任鸿隽、李书华、夏元瑮等学界名流齐聚一堂,北大也成了人才济济的一方学术重地,学风日渐浓厚。校内师生积极活跃于学术探讨和民主革命的前沿,北大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地带。

再之后是改制度,蔡元培效仿德国莱比锡大学,推行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制度,设立评议会。同时设置学系,实施选科制,推行旁听生制度,招收女学生,开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之先河,还邀请了杜威、罗素、班乐卫、普朗克等名家到北大讲学,中国高校最早的研究所、中国最早的大学学报都在这里产生。

同时,蔡校长还重视体育,支持社团活动,设立音乐、书画研究会,直接聘请徐悲鸿、刘半农、陈师曾、萧友梅等大师任教。为整治学风,他亲自设立进德会,面向校内全体师生开放,并提出了以不嫖、不赌、不娶妾为基础的三个等级的会员条件。

如此大刀阔斧的一系列改革,大大促进了校园内的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大也真正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校内风气也为之一新。

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的这十余年,是北大校史上的最辉煌的篇章,奠定了北大百年来的精神基底。直到今天,蔡元培都被北大师生称为“永远的校长”。

▶以自由精神攀登学术高峰

1919年5月初,巴黎和会的失败激起千层浪,北大青年学生紧急召开会议,连夜手书几千条标语,号召大家奋起救国。同年5月4日,3000多名北京高校的学生代表从红楼后的操场出发,联合开展游行示威。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激昂的口号声在天安门前响起,而后传遍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四风雷”。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辗转多地,共同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次年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生们从平津至长沙,再至昆明,从华北赴西南,路途之遥远,几乎在中国地图上勾勒出了一条长长的对角线。

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学校坚持办学8年,成功培养学生八千多名,大量世界级顶尖人才从这里走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高峰。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0月,北京大学在北平复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前身)。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兼有前沿应用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进入了稳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作为国内顶尖学府,北大不仅师资雄厚,人才培养成果也不同凡响。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2位来自北大,2018年全国29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徐光宪、谢家麟、于敏、屠呦呦等11位校友的名字,更是让北大位居中国高校之首。不论是在“两弹一星”研制、百万次电子计算机问世、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中,还是青蒿素研发、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股份制与产权制度改革等重大科技和思想理论成果中,北大人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2025QS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是中国内地高校中唯一一所位于全球前15的院校,全球排名第14位。校内的3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进入ESI世界前1‰的学科等专业指标认证,实力无须赘述。

相比隔壁以工科闻名的清华,北京大学的校内专业多以“文理”为王牌学科,“北大文科强理科弱”的传言更是无中生有。校内的数学院、化学院、物理院、生命科学院还因为遍地天才和怪才,被内部师生戏称为北大“四大疯人院”。此前两次夺得国际奥赛金牌的“韦神”韦东奕,正是校内“疯人院之首”——数学院中的一员,在日常授课中被北大学生们称为“神一样的存在”。在2022年的国际奥赛中,由韦东奕带队的6位中国成员更是直接以全员满分的成绩拿到了金奖,彻底打破了美国保持28年的奥赛记录。

北大教授、文艺评论家谢冕曾将这里称作“一块圣地”:“近百年来,这里成长着中国数代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

北京大学没有明确的校训,但西南联大时期那一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必将与蔡元培校长留下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一起,沉淀出更加深厚的灵魂,让一代又一代北大人永不缺少再创高峰的精神与勇气。

▶未名湖畔,博雅塔下

北京大学校园占地总面积约7000亩,分为燕园校区、医学部校区、昌平校区、大兴校区、无锡校区和深圳研究生院校区6个部分。其中燕园校区是北京大学本部,占地面积2925亩,包括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等。

如今北大所在的校园,前身其实是明清两代著名的皇家园林,经历数百年风雨,不仅基本格局与典雅神韵犹存,还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校园北与圆明园毗邻、西与颐和园相望,使得校内美景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身处古典大气的亭台楼阁间,放眼望去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园林景色更是一步一景,别有洞天。

北京大学未名湖博雅塔秋色

未名湖畔碧波粼粼,博雅塔古色古香,共同构成了北大校内的标志性景观,湖光塔影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再配上一旁利落巍峨的图书大楼,这取自谐音的“一塔湖图”,是家喻户晓的北大美景。每逢佳节,博雅塔便亮起灯光,未名湖水清晰地倒映着岸边的圆明园遗址——乾隆诗碑和翻尾石鱼雕塑,于人们的欢声笑语中默默诉说着那些泛黄的旧事。

校内绿化程度也很高,绿树掩映下鸟鸣阵阵,1000多种动植物在此休养生息,未名湖的苍鹭、湖光塔影里的鸳鸯、燕园的红角鸮、鸣鹤园的小松鼠、四处可见的“校猫”……共同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无尽画卷。

当然,光有美景怎么够,真材实料才是硬道理。坐拥800余万册纸质藏书的北大图书馆,几乎能够满足学子的所有知识需求;校内近十个食堂不仅菜品丰富,价格也尤其实惠,香酥烤鸡腿,蛋黄豆沙酥,还有寝室聚餐必备的火锅,都能让学子们在刚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就胃口大开。据说,北大东门外面还有一家串串店,拿着发表过的论文去可以打折,并且影响因子越高折扣越高,连吃个串串的学术氛围都这么强,这让全款买单的学子情何以堪。

北大还有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各种活动也办得格外火热,不仅有各大电影演出、十佳歌手大赛、国际文化节等大型活动,还有精彩纷呈的“百团大战”。赛艇社带你领略江河竞渡的气魄,京昆社与你共谱一曲梨园锦绣,武侠文化研究协会等传统文化类社团大展国风之美,还有各类音乐、美食、舞蹈类社团……百花竞放,令人目不暇接。

曾经亲手为北大设计了校徽的鲁迅先生说过:“北大是常为新的。”这句话对北大而言,无论是在百年前的变革时期,还是当下,都同样适用。

中国名校何其多,每一所都有其独特的风貌与气质。北京大学作为最亮眼的存在之一,论底蕴、实力,无疑都是佼佼者。而一个有温度的北大,让它的开放和包容在名声之外,更多了几分真实之感。它是北大人的北大,也是无数中国人心中的北大。 LWFucCKuDGK6mLSPBOUM7OleqItNCDAp6182PjAzK/lk7IQU2sGOTT7i8OzHzCo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