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孔融
(153—208)

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曾任北海(今山东寿光)相,世称“孔北海”。后任青州刺史,及献帝刘协迁都于许,召为将作大匠,又迁少府、太中大夫等职。他是东汉末年的才人和名士,性刚直。负才使气,放言无忌,屡次违忤曹操,最终为操所杀害。

他为曹丕《典论·论文》所称道的“七子”之一,世称的“建安七子”便以他为首。但他比其余六子中年龄最大的阮瑀(约165—212)和徐幹(171—218)都年长十多岁近二十岁,比七子之冠的王粲(177—217)竟大二十四岁,甚至比曹操还长二岁。显然,他与其他六子不能算是同辈人。在政治上,其他六子都是曹氏营垒中的文学侍从,是五官中郎将曹丕的友宾,而融却是曹操的同辈,与操时相对立,焉能跟后辈人同列并称呢?又,孔融被害时,操尚未为魏公,更远未至魏王。因此,孔融不得与魏臣并肩而立,共称“七子”。

孔融原有集十卷,已佚。张溥辑有《孔少府集》,其中散文较多,诗仅八首。

杂诗二首 [1]

其一

岩岩钟山首 [2] ,赫赫炎天路 [3] 。高明曜云门 [4] ,远景灼寒素 [5]

昂昂累世士 [6] ,结根在所固 [7] 。吕望老匹夫 [8] ,苟为因世故 [9]

管仲小囚臣 [10] ,独能建功祚 [11] 。人生有何常?但患年岁暮。

幸托不肖躯 [12] ,且当猛虎步 [13] 。安能苦一身,与世同举厝 [14]

由不慎小节,庸夫笑我度。 [15] 吕望尚不希,夷齐何足慕 [16]

● 注释

[1] 此二诗初见于《古文苑》卷八,题曰“《杂诗》二首”,编在孔融的《临终诗》《离合作郡姓名字诗》及《六言诗三首》之后,当然是孔融之作。但近人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则以《文选》李善注和日人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引用时皆举《李陵集》,遂将此二诗置于世传李陵苏武别诗之后,题为《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见其书《汉诗》卷十二),编入笼统的“古诗”一类。但从这两首诗的风格看,确是汉末五言诗已成熟时的作品,其内容亦与李陵录别无关,故仍归之于孔融。第一首言志,确与孔融一生立身行事态度相合,应是早期五言述志诗的典范。

[2] 岩岩:山势高峻貌。钟山:即古昆仑山,古神话传说中的仙界。

[3] 赫赫:红火旺盛貌。炎天:南方炎热之天。首二句极言通天之路艰险,以喻人生仕途坎坷。

[4] 高明:与下句中“远景”皆指日光,比喻高官厚禄。曜:辉映。云门:犹言天门。

[5] 灼:烤炙。寒素:身世寒微者。

[6] 昂昂:意气轩昂貌。累世:历代。

[7] 结根:生根。固:此。以上二句言历代有志之士所追求的就是这个“高明”和“远景”。

[8] 吕望:即姜太公。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相传他大半生为庶民,七十岁时尚在朝歌为屠,后遇周文王,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号为太公望,立以为师,尊称“师尚父”。匹夫:平民。

[9] 苟为:聊且为之。此二句言世事如此,致使吕望年老而未官。

[10] 管仲:春秋时齐国人,名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纠,在纠与桓公小白争位失败后被囚,后竟相桓公称霸天下。

[11] 祚(zuò):王业。

[12] 不肖:古人自谦之词,犹言“不贤”。

[13] 猛虎步:形容意气昂扬,步履强健。

[14] 举厝:犹言置身、举步。厝,同“措”。此句谓与世人同流。

[15] “由不”二句:言只因不拘细礼小节便被庸人耻笑。

[16] 夷齐:向来指商末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商亡后,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其事与此诗不合。疑此“夷齐”当为“夷吾”之讹,即上文所说的管仲。

其二

远送新行客 [1] ,岁暮乃来归。入门望爱子,妻妾向人悲。

闻子不可见,日已潜光辉 [2] 。孤坟在西北,常念君来迟。

褰裳上墟丘 [3] ,但见蒿与薇。白骨归黄泉,肌体乘尘飞。

生时不识父,死后知我谁?孤魂游穷暮,飘遥安所依?

人生图嗣息 [4] ,尔死我念追。俯仰内伤心 [5] ,不觉泪沾衣。

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 [6]

● 注释

[1] 新行客:初次行此路的人。

[2] “日已”句:犹言“天昏地暗”。

[3] 褰(qiān):提起。

[4] 嗣息:传宗接代。

[5] 俯:低头。

[6] 希:同“稀”,少。

● 评析

此诗开篇即言“远送新行客”,却亦并非赠别之作。观其全篇,便知它是写远游初归恸悼殇子的诗。诗先言想看爱子,却被告知爱子已亡,埋在西北方墟丘之上。去瞧瞧孤坟吧,但那又能怎样呢?“生时不知父,死后知我谁”呢!真是凄怆已极,令人堕泪。 Tfspetb+em8oiHLOklaJLWquraqqICvpBYgmwi/BH51AkXjx0+lnKyexuJTdv2/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