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西汉武帝,景帝启之子。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长达五十四年之久。在他统治期间,对内采取了许多政治的和经济的集权措施,巩固了统一,充实了财力,发展了生产,提高了文化;对外则北击匈奴,西通西域,南服滇、黔、粤、桂(今名),声威远震。他本人爱好文艺,尤喜辞赋。尝“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见《汉武帝故事》),即这里所选之诗。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燕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1]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2]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3]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1] 秀:草木植物开花为秀。
[2] 泛:漂浮。楼船:船舱分层次的大船。汉时多指战船,后世方指游船。
[3] 棹歌:船歌或渔歌。棹,本指桨板,亦代指船。
沈德潜以“《离骚》遗响”评之,就文辞言则近之,就思想言则迥乎不侔。唯末两句感慨悲凉,颇足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