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一见厚厚的单词书,就泄了气。这其实与我们从小学习外语的方法有关。很多同学在上高中以前学了很多年外语,有些同学更是从幼儿园就开始背单词,却只背下来不到2000个单词,他们不敢想象现在自己能够在短短的一个月内背下2000个高考核心单词,更不要说在考场上对其做出迅速反应和准确理解。因此手捧单词书,心中沮丧,也算事出有因。不过,尽管同学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这种畏难情绪却是绝对要不得的。
笔者曾经在课堂上做过调查,很多感觉背单词很困难的同学都对自己的记忆力没有信心。其实笔者当初背单词时也有这种感觉,只不过笔者当时于困境之中,不退反进,咬紧牙关,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在17天内背下6400个GRE单词,后来果然如愿以偿,让周围同学惊叹不已。而实际上,笔者记忆力之差从小就很有名,证据之一就是笔者初中及高中的历史和地理考试鲜有高分,不及格的时候也偶尔会有。但是当时GRE考试当前,如果单词背不下来,一切伟大的理想都是空谈,所以在逆水行舟的情况下,我破釜沉舟,与自己的弱点做抗争。
请本书的读者记住,在背单词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态度是最重要的。只有相信自己能够记住,你才能记住。 这听上去有一点唯心,但唯心在这里偏偏是正道,因为背单词就是要用心来背。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中,女主人公朱莉安受人之托传送一封长信,为了防止途中出意外,她将全文默记在心。托信的人问她:“你真能完全记住?”她答道:“只要我不怕忘记,就记得住。”如果有人认为小说中的例子不足为凭,那我问你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认为自己的记忆力不好的同学,你能否记住自己的手机号码?你能记住回家的路吗?一定能。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别无选择,你必须记住。
人类的记忆力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凡是那些必须记住的东西,几乎就一定能够记住。而每个人的潜力都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很多年前,笔者的《GRE & GMAT 阅读难句教程》(以下简称为《难句》)一书一经出版,就在新东方的网站上引发了一场争论,因为笔者在《难句》一书的前言中谈及自己用17天将GRE红宝书6400个单词基本背熟,而很多同学花了60天才背完第一遍,回头一看,前面背过的单词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于是便怀疑这种说法的真实性。争论者们有的认为笔者是天才,有的认为笔者是骗子,也引出了一大批与笔者一样在短时间内背下GRE词汇的朋友。有人用了20天,有人用了15天,甚至有人只用了10天!其实每个人的机械记忆能力是有差异的,因为在笔者的课堂上,有同学用笔者讲述的背词法背单词所花的时间更短,GMAT班的一位同学用了10天就背下了GRE红宝书;还有广州的一位女同学只用了一周时间;更有笔者当初的考友Welkin Zephyr一边上班,一边用晚上的一点时间背下了《GRE逆序小辞典》,堪称天才。但是对GRE词汇的记忆并非完全是机械记忆,而是介于机械记忆与有意义记忆之间,因此每个学生都完全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将其背熟,所以根据我的经验来看,高中生用这种方法记住2000个高考单词还是比较靠谱的。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也是准备用笔者的这种方法来背单词的读者首先必须要明白的一个道理——长痛不如短痛,与其花上半年的时间在背了忘、忘了背之间做大量无效劳动,还不如痛下决心,下9到18天的苦功,把这些至关重要的单词彻底搞定,以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而在高中学习的初期就迅速解决词汇问题,对于整个高中英语学习过程的战略性影响又是十分巨大的。因为在备考长跑中最先败下来的那些学生,很多都是被大量的生词折磨得死去活来、欲罢不能的,拖得没了脾气、失去了信心,到最后不得不放弃。
不过,想要速成,就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要吃一点苦。笔者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些考生惨叫:“这么多单词,我怎么背啊!怎么背啊!!怎么背啊!!!”笔者也看到了一个极其精彩的回答:“不管你怎么背,都要背啊!一定要背啊!!不背不行啊!!!”这个回答很能引起笔者的共鸣。高中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坚持奋斗直至成功的过程,而背单词更是要不断与自己的忘性、惰性、毅力乃至体力顽强斗争的过程,没有一点精神是万万不行的。相信本书的读者只要以磅礴的信念、永不放弃的决心、务实的态度,再配合以科学的方法和周密的统筹规划,就一定可以迅速解决高考的单词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背单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