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章
凯伦

我最后看了一眼我家的客厅。

当然,人造人版本的我会回到这里。但对另一个版本,也就是生物人版本的我来说,这将是我最后一次有机会在这里。

这些天我都是一个人住,只有我养的爱尔兰猎犬蛤蜊头陪我。这些年来,有几个——好吧,其实是两个女人在我的生活中出现又离开。她们在我的其他住所里待过,但没有人和我同住过这栋房子,甚至连客房都没有用过。

但这曾经是我的家,反映了我的日常生活。我的母亲极少会来这里,她每次来都会摇头,因为房间里连一个书柜都没有。我喜欢看书,但习惯看电子书。不过,没有书柜意味着没有书架,也就没有多余的空间来放小摆件,这也算是好事,否则积灰了还要花精力清理。而且我知道自己有点儿强迫症,每次家政公司的保洁阿姨来打扫,清理灰尘时都会移动小物件的位置,让我觉得很别扭。

房间里没有书柜,就会多出不少空白的墙面。在客厅,墙上满是装饰在玻璃框里的棒球衫。我喜欢收集棒球纪念周边,在线上拍卖会烧钱如流水。那些棒球衫都是我收集来的。我集齐了多伦多蓝鸟队的全套球衣,包括球队刚成立时那些寒碜的样式,当时他们暂时去掉了球队名里的“蓝”字。而蓝色也是我为数不多能够分辨的颜色之一,我和世界上的其他人一样认同这支球队的球衣颜色符合他们的名字,这令我感到很高兴。

不过,我最引以为豪的是一件伯明翰男爵队的原版球衣,这件球衣实际上是迈克尔·乔丹在短暂的棒球运动员生涯中穿过的;他本来要加入白袜队,但他们把他安排到白袜队的下属球队里,穿的是45号球衣。在这件球衣右袖上的两条细条纹之间,有乔丹的亲笔签名。

我在沙发上打开了一个手提箱,里面只放了一些衣服。我本来计划在箱子里装满我想带到月球的东西,但仔细一想,自己真傻。的确,生物人版本的我明天就要去月球,再也不回来了。但人造人版本的我几天后会回到这里,这所房子将是它——不,我的家。生物人版本的我从这里带走的东西,人造人版本的我都会挂念。若不带走,人造人版本的我就会有几十年的时间来享用它们(我仍然无法轻易设想“几个世纪”或“几千年”那么久远的事),而几十年后,生物人版本的我早已经……

除了衣服,我还带了一个没有贴标签的小盒子。如有需要,这个小盒子里的小药瓶可以给我一个痛快的死法。虽然这并不一定能实现,因为如果最终四肢瘫痪或变成植物人,我是没法自行了断的。

有时候会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离开加拿大搬到美国,美国富人的税收相对较低。答案很简单:在加拿大,安乐死是合法的,而且我在遗嘱中规定了对我执行安乐死的明确条件。而在美国,从布坎南执政时期以来(我说的是帕特·布坎南,而不是詹姆斯·布坎南 ),医生也有法律义务让我活着;他们会让我继续活着,哪怕我想死。

但等我到了月球上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任何国家的法律在那里都不适用,只有一些科学前哨站和私营的制造基地。永生科技会按照我的要求为我执行安乐死。他们让每一个客户都签署了一份预先指令,其中准确地描述了在签署者丧失能力或最后变成植物人时应该执行的操作。如果可以,我还是更愿意自己动手,而我带的工具箱其实在我床头柜的抽屉里已经放了很多年,可以帮上大忙。

我知道,这也是人造人版本的我唯一不会挂念的东西。

我将机器厨房设置成自动喂食蛤蜊头的模式,以便应付家里交接主人的这段时期——我本来想说“我不在家的时候”,但又觉得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好吧,蛤蜊头,”说着,我使劲挠了挠这“老姑娘”的耳朵根,“我想我该走了,你乖一点儿。”

它叫了一声作为应答,然后,我便向门口走去。

永生科技公司位于多伦多北部的科技之都——万锦市 。我开车沿着407公路向东行驶去做手术。令人不爽的是,我得自己开车。自动驾驶汽车到底哪儿去了? 我明白,汽车飞行器也很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当一辆汽车从空中坠落时,造成严重事故的可能性太大。但在我还小的时候,就有公司声称很快就会推出自动驾驶汽车。唉,当时很多对于未来的预测都基于一种名为“强人工智能”的思想流派。这个流派认为,与人类有着同等智力,能够运用直觉、高效思考的人工智能很快就会问世。大部分人都没有想到,原来强人工智能思想流派的预测完全是错的。

永生科技的技术绕开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难题。永生科技的科学家们没有选择仿造意识,因为要仿造意识,就要先了解人脑的运作方式。他们只是单纯对意识进行复制而已。复制出来的意识和原本的意识一样能够感知一切。但是,完全由人类从零编程而成的人工智能,比如哈尔9000,在那部乏味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出现的那台计算机——电影名里的年份恰好是我出生的那一年——至今仍是未能实现的幻想。

永生科技公司占地面积并不大,也不是靠走量赚钱的公司。至少它现在还没有走量的生意规模。我注意到,停车场里的第一排车位都是残疾人专用车位,数量远远超过安大略省的法律规定,但话说回来,永生科技的目标客户本身也不是健全人。我把车停到第二排,下了车。

热浪迎面袭来,带来切身的痛感。据说在一个世纪以前,八月的安大略省南部就已经极为闷热。气温逐年递增,几乎把多伦多冬天的雪都赶走了,而夏天的高温简直让人难以忍受。不过,我应该少些抱怨,毕竟美国南部的情况要糟糕得多,毫无疑问,这也是凯伦从南部搬到底特律的原因之一。

我从后座上取下我的短途行李包,里面装着我住在永生科技时要用的东西。我快步走到前门,发现自己一边走一边出汗。毫无疑问,人造身体的又一大好处是我不会再热得汗流浃背了。不过,即使天气不这么炎热,我现在应该也已经出汗了,因为我很紧张。我穿过旋转玻璃门,深吸了一口室内凉爽的空气。接待员坐在一个花岗岩材质的长柜台后面,我向她报出自己的名字。“你好,”我的嘴巴发干得吓人,“我是雅各布·沙利文。”

接待员是一名白人女性,年轻漂亮。我习惯见到男人担任这一工作,但永生科技的客户都是20世纪出生的,希望在前台看到美女。她在悬浮于半空中的屏幕上进行查询,全息数据飘浮在她面前。“好的。恐怕您来得有点儿早,他们还在调试扫描意识的设备。”她看了看我的行李包,说道,“您还有去月球的行李吗?”

我从未想过这辈子会听到这句话。“在我汽车的后备箱里。”我说。

“您了解过行李限重的条例吗?当然,您的行李可以超过限重,但我们必须额外收费,而且超重部分的行李可能上不了今天的航班。”

“不,不会超重。我没带多少东西,只有几件换洗的衣服。”

“您什么都不会缺的,”接待员说,“伊甸园是个好地方,您想要的应有尽有。”

“你去过那里吗?”

“我?没有,我还没去过。但是,您知道,再过几十年……”

“真的吗?你打算上传意识?”

“哦,当然!永生科技有专门的员工福利,可以省掉意识扫描手术的费用,还有员工本体在月球上的生活费用。”

“哦……好啊,那么我们在月球见……”

接待员大笑:“沙利文先生,我才22岁。我无意冒犯您,但是我如果活不了60年就到月球上见您,可不是什么好事。”

我微笑:“单纯的约会也不行吗?”

她指了指看起来很豪华的等待区。“您不如去坐一会儿?我们稍后再取您的行李。月球飞船的摆渡车要下午3点左右才来。”

我再次微笑,走去等待区。

“哇,好巧啊!”一个带着南方口音的声音响起。

“凯伦!”我看着眼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你感觉如何?”

“还不错,毕竟很快就要多一个我了。”

我笑了。我原本紧张得要命,但是这下轻松了不少。

“你来这里做什么呢?”凯伦问。

我在她对面坐下:“哦,我还没和你说过,对吧?我其实得了一种病——医生称之为动静脉畸形,也就是说我脑子里的血管有问题。其实,那天晚上我是来替自己了解手术的。”

“我隐约猜到了。”凯伦说,“显然你是要做手术了。”

我点了点头。

“嗯,很好——”

“打扰了,”接待员说着,走到我们身边,“沙利文先生,您想喝点什么吗?”

“有咖啡吗?我要双奶双糖。”

“在进行意识扫描手术前,我们只能提供无咖啡因的咖啡。可以吗?”

“没问题。”

“贝萨里安女士,”接待员问道,“您需要喝的吗?”

“不用,谢谢。”

接待员走了。

“贝萨里安?”我重复道,心怦怦直跳,“凯伦·贝萨里安?”

凯伦的一侧嘴角扬起了笑意:“正是在下。”

“你写了《恐龙世界》?”

“对。”

“《恐龙世界》《重返恐龙世界》《恐龙新世界》,这些都是你写的吧?”

“是的,都是我写的。”

“太牛了。”我停顿了一下,试图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仰慕,却找不出合适的词,“太牛了。”

“谢谢。”

“我很喜欢这个系列。”

“谢谢。”

“我是说真的。不过你肯定听很多人说过。”

她又笑了,满是皱纹的脸皱得更厉害了:“我永远都听不腻。”

“那当然。实际上,这些书的精装版我都买了,我真的非常喜欢。你预想过这个系列会如此成功吗?”

“我甚至从没想过会出版。这个系列大卖的时候,我和大家一样震惊。”

“你觉得为什么这个系列这么受欢迎呢?”

她耸了耸瘦弱的肩膀,反问:“你觉得呢?”

“我认为这个系列做到了老少皆宜。”我说,“就像《哈利·波特》系列一样。”

“毫无疑问,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J.K.罗琳。”

“我不是说你们的书有什么相似之处,但它们都受众广泛。”

“‘《海底总动员》与《哈利·波特》的故事以《侏罗纪公园》的方式结合’——《纽约时报》在我的第一本书出版时是这么评价的。拟人化的动物深受读者喜爱,我创造的高智商恐龙带来的反响似乎和会说话的鱼一样。”

“你对根据你小说改编的电影怎么看?”

“哦,我很喜欢改编的电影,非常棒。”凯伦说,“很幸运,电影公司在拍完《哈利·波特》和《指环王》后才拍我的作品。换作以前,电影公司拍电影时根本不会认真对待原著小说,有时候甚至和原著大相径庭。但在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托尔金小说改编成电影之后,他们意识到,忠于原著的改编作品更叫座。事实上,如果电影没有还原原著某个精彩场景,或者改动了一句令人难忘的对白,观众就会很生气。”

“难以置信,坐在这里和我说话的,居然是创造出斯凯尔斯王子的人。”

她又扬起一边嘴角,笑了笑:“真是无巧不成书。”

“斯凯尔斯王子塑造得真的很生动!对了,他的原型是谁?”

“他没有原型,”凯伦说,“是我凭空编造的。”

我摇了摇头:“不,你肯定从谁身上得到了灵感。”

“并没有,这个角色完全是我想象出来的。”

我心领神会地点头:“哦,好吧。你不想透露,是怕对方会起诉你,对吗?”

凯伦皱起了眉头:“不,完全不是。斯凯尔斯王子完全是虚构的,不存在真实的原型,我也没有从任何人身上得到关于他的灵感。他就是我杜撰的一个人物。”

我看着她,沉默了。

“你还是不信,对吗?”凯伦问。

“不好说,但是——”

她摇了摇头:“大家总是坚信作家塑造的角色肯定有真实的原型,觉得小说中的故事肯定是现实经历的变体。”

“啊,对不起。”我说,“我想可能是我个人的原因。我自己无法光凭想象就能编出一个可以出版的故事,所以我不愿意相信别人会有这种能力。像你这样有天赋的作家会让我们普通人相形见绌。”

“不,”凯伦说,“如果你不介意,我想说,实际上其中的原因比你说的更深层次。你不觉得吗?人们之所以不肯相信角色完全是编造出来的,是因为我们宗教信仰的核心。当我说斯凯尔斯王子并没有原型,而你只是被骗了才以为有原型的时候,我就打开了一种可能性——摩西也有可能只是编造出来的角色;或者穆罕默德可能没有说过那些被记载的话,也没有做过那些被记载的事;又或者耶稣可能是虚构出来的;我们的精神世界都基于一个默认的前提:作家是在记录故事,而不是凭空编造故事,而且即使是他们编造的部分,我们也能分辨出来。”

我环顾了一下接待室,他们就是在这里把人造身体和大脑的扫描副本进行结合的。“幸好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我说道。 YEdph7Y1a/ChADTzTDemecuoouDyL9jMjNtu1vR523jLcLrKkoBnVAeu5hwNOl7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