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催眠的历史与大师们的理解

催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时期。在古希腊,早在 2500 多年前,就有关于催眠的雏形记载。病人们会前往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神庙,通过洗浴、按摩,进入庙宇中睡眠,祈求神灵在梦中现身治疗他们。实际上,这种疗愈方式在今天看来,正是利用了心理作用和类似催眠的原理。庙中的祭司往往会通过暗道,用“神的声音”向病人传递信息,进一步强化这种心理疗法的效果。这种方法有效吗?当然有效!它本质上与现代催眠中“暗示”的原理如出一辙。

“暗示”的起源

在催眠中,暗示的作用至关重要。英语中的“suggestion”意为建议,但汉语却巧妙地将其分为“明示”和“暗示”,更为精准。暗示通过潜意识的引导,实现心理层面的改变。即便是《圣经》中耶稣的“神迹疗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也可以归因于暗示的作用。这种暗示的核心秘密,直到数个世纪后才被深入研究并揭示出来。

暗示?指令?

催眠中的“暗示”,简单来说就是给出一种“建议”。有些人喜欢叫它“指令”,但我个人更倾向于称之为“暗示”或者“建议”,听起来更柔和亲切。暗示在催眠中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正向暗示”,也就是积极正面的催眠暗示。正向暗示的核心目的,是给潜意识指出一条“努力的方向”,而不是直接承诺结果。比如,“你的身体会越来越健康”“你的心情会越来越愉快”“你遇到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这些都属于典型的正向暗示。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1.放松类暗示:无论你身处的环境是冷是热,是舒适还是略有些不舒服,是安静还是稍微有点吵闹,都会让你的内心变得更加宁静和喜悦,身体也愈加放松自在。

2.想象类暗示:试着想象一个美丽舒适的地方,比如一处湖光山色的大自然景象——湛蓝的湖水清澈见底,四周青山环绕,绿树倒映在湖中,微风轻拂,整个画面让你倍感惬意和安宁。

3.健康类暗示:你会变得更加豁达,不再为不必要的事情烦恼,心情越来越好。同时,你会更加注重生活习惯,比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从而让你的身体更加强健。你会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思路越来越清晰,状态也越来越向上发展。

这些例子几乎可以贯穿整个催眠过程,因为暗示的本质就是引导潜意识的努力方向。比如说“你的身体会非常健康”,这并不是说你所有的健康问题会瞬间解决,而是告诉潜意识——健康就是接下来的目标。

暗示成功的关键因素有三点:

1.被催眠者的状态:放松、专注、接受度高的状态下,暗示更容易奏效。

2.催眠者的状态:专业能力强、语言精准且有感染力的催眠师往往更能传递有效的暗示。

3.暗示的难易程度:暗示如果过于复杂或与现实差距太大,潜意识接收起来会打折扣。但即使只实现了一部分,也足以给被催眠者带来明显的积极变化。

在更深层次的催眠状态中,人往往会更加接纳外界的建议,这也是正向暗示的效果能得到强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再提一种特殊类型的暗示——“催眠后暗示”。所谓催眠后暗示,就是在催眠状态下种下的建议,等催眠结束后才逐步生效。例如:

“从今往后,每次你当众讲话时,都会更加自信,表达流畅。”

“每一次催眠都会让你进入更深层次、更放松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催眠后暗示”是有定义的,但并不存在什么“催眠前暗示”,这一点需要区分开来。

总结起来,暗示的作用在于激发潜意识朝正面的方向努力,即便不是 100%成功,哪怕只实现了部分目标,也能让人获得显著的益处。催眠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艺术。 mzyMK3N4NSjJxlmHshCqoMSMzZBFPUcw40/PaTddvE8p1HygfKzviVMyCOLXgXC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