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冲,而用之或似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解释:道冲,天呈像,地起势,冲气贯中行。天呈像,是指天上的星象,就是星光组合的形状和图案,包括步天歌,包括二十八宿,北斗七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等,地起势,就是地理环境,地势起伏,就是风水,冲气贯中行,就是天地运行之气,升降的阴阳之气,地球在太阳系,银河系,宇宙间的不同位置,由于光线的作用和地球自转的作用,产生的运行规律。道家讲精气神,精是精气,形体肉身的物质存在,是人们所说的世间的存在的摸得着,看得见的物质实质,神是元神,魂魄,是生死轮回存在的根本,是本性,气是空气流,是呼吸,是运动动力的源泉本源来源,是能量转换的推动力。神和身(精)的结合,需要气才能够产生作用,所以佛门道家都讲究呼吸,以调节调整呼吸为入门的功课,所以讲充气以为和。
而用之或似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当你运用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到好像都不是很充足的样子,不是很圆满的样子,做不到方方面面俱到,所以俗话说:书到用时方知少,学习世间的世俗的知识,是会越学越充实,越学越多,但是真正到运用的时候,往往会觉得不够用,修道则会是越来越感觉不足,进道日迟,因为修道学道是不断的放下欲望,放下贪嗔痴慢疑,所以会感觉越来越空,越来越不足,发现自己的不足,才是进道的阶梯。感受体会自己的身体,就会发现感受体会的越深,身体会越空,这就是破身执,对身体的执着,感受肌肉的时候,当你真正感受到肌肉,才发觉肌肉不存在,感受骨骼的时候,当你真正感受到骨骼,才发现骨骼不可得,不真实,感受五脏六腑的时候,真正感受到五脏六腑,会发现五脏六腑也是空的,所以身体没有任何可以执着的,就破了对身体的执着,破身执。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收藏自己的锐气光芒,太刚则容易折断,锋芒太露就会被人嫉妒,就可能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太阳光太强,就会晒伤皮肤,刺伤眼睛,五脏六腑如果有一个脏腑太强,就会有两个脏腑直接受到损伤,所以中医讲究平衡,过与不及都是祸,道家更讲究,聚则有,散则灵。解其纷,纠纷,纷纷扰扰,要化解心情的纠结,化解情绪的不安,中医讲究顺通而不乱,人体经络要柔顺通畅,不能够堵塞和混乱,道家更讲究阴阳和合,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所以要阳顺阴密,黄帝内经则讲阴平阳密,阴是指神识魂魄,阴性隐形的,阳是指身体骨骼肌肉,这里讲的就是性(自性)和命(生命),性命双修,不能够混乱。和其光,与光混合,当我们破除身执,对身体的执着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透出光,这就是人体的体光,自性的光明,这个光就像是太阳光一样,可以照射万物,可以使眼前,使天地的虚空,光亮起来,亮堂起来。同其尘,尘埃,佛门讲地水风火四大,道家讲金水木火土五行,我们执着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个肉身身体,他们都是尘埃,由灰尘不断组合而成的,就如同我们洗澡的时候,看不见灰尘,但是洗澡,却可以搓出来许多脏东西,尘垢;空气中,我们看得见的这个虚空空间,是有许多灰尘的,在阴云天,偶尔太阳在的位置的云层淡薄或者散开的时候,太阳光会从缝隙间照射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空气中有许多灰尘在漂浮,当你把身体看透看破的时候,破了对身体的执着之后,就会发觉身体如同天地之间,空气中的灰尘运用。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这一章讲无源,这些看似存在的东西,事物,看不到他的源头,缘起,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来的,什么时候来的,就像是天地之先,天地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这个生死轮回的,生生不灭的,佛门称之为自性,道家称之为元神,民间称之为魂魄,是不会随着天地的生灭而生灭的,天地未生,不存在的时候,他就存在,天地存在的时候,他同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存在,天地毁灭以后,他还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