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虚极,守静笃(du)。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役身不始。
解释:致虚极,守静笃(du)。这里讲的就是修行的方法和状态了,致虚极,达到极度虚空无物的状态,就如同空气一般,守静笃,就是守静,静到极致,内家功夫的松,静,自然的三个基本要领,就是通过不断的放下杂念,无思无想,让自己的身心都静下来,包括对身体的执着,对自己的执着,对意思的执着,对得失的执着,对对错的执着,放下一切的执着,所有的相对的阴阳二元的东西,统统放下,才能够进入虚空虚无的状态。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万事万物的自然循环,生灭运作,都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观察到,体验到,并且能够复现出来,包括过去的由来,将来的发展,延伸,整个轮回循环,生老病死,成住坏空,生长盛衰,没有任何遗漏的地方,这就是觉知,觉悟到的一切。这就是佛门的心生,一切法生,心灭,一切法灭。就是道家的天人合一。儒家的知节守中。这就是内家功夫和中医的玄妙之处,观己身,复观他人身,观己心,复观他人心,推己及人。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世间的一切万物,数不清,说不明,各自复归其根本,在佛门就是地水风火,在道家就是阴阳五行,在儒家就是纲常。一切回归本源,就是静,清静,安静,静而无有,就是复归于命,生命的根本,生命轮回的缘起,复归于常,正常的规律,自然的常态,复归于明,朗朗清明,清明世界,一切都是透明的,最后最终归结到空明,只有光明,没有法身,化身,报身,没有精气神,没有一气化三清,他是有次第的,先归根还原事物的本质,然后能够静下来,然后知道缘起一念,然后保存常态的虚无,最后透现本性本真的光明。
不知常,妄作,凶。不知道自然的规律,不知道轮回循环的常态,妄作,违背自然规律,自然常态,去有所作为,有所行为,就会遭遇的凶祸,就是招了灾祸,行善就是在不断的累积心中的善念,行恶就是在不断的的累积心中的恶念,没有影响的别人之前,首先影响到的一定是自己的身心。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役身不始。知道自然规律,正常状态,才能够相合,互相包容,融合,兼容,只有能够容得下,才能够有公理,公德,公道,公正,才能够有王者之风,统帅的能力,凝聚力,公信力,受到尊重,就像天,天上的日月星光,无私普照,而不起分别,才能够同于道,与大道合一,合于天道,才能够长久,役身不始,终身不怠,驾驭身体,奴役身体,不是起始,身体肉身没有了,终结了,也不会懈怠。大道可以通过这些来验证体验,但是这些都不是大道的本源本体。从容得下,到无私乃公,到公正为王,到与天地合,到与大道吻合,才知真心长久,本性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