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解释:我们对身体的执着,对有一个我的执着,才使我们患得患失,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心在计较,如果能够放下身执我执,就不会有挂碍,才能够去真实的体会体验的宇宙的真谛。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这里是指身体,是指身执,对身体的执着,进而产生的我执,坚定的有一个我的存在,所以宠辱若惊,惊恐害怕,是因为有一个身体的存在,才会产生患得患失,宠是得到,是被别人认可或者关心,以及爱护,辱是侮辱伤害。得到呢,心生喜意,欢喜,也会患得患失,失去呢,就会心也不甘,伤心,也会患得患失,所以才会产生宠辱若惊,完全被别人的态度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心情。这就是外在的影响了自己的内在,心随物转了。俗话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一切都还是自己的心在作怪,心念的起伏,自己不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心,自己的心被外在的东西迷失困惑住了,不得自在。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为什么说患得患失的根本,就是自己的身体,肉身的存在,因为身执,对身体的执着,才会患得患失,才是忧患,如果没有身体,肉身的执着,还有什么值得忧虑忧患的呢,这里就是要求见自性,自己的本性。任何能够见到自己的自性本心呢,在佛门就是禅宗的话头“念佛的是谁”,道家的“父母未生之前,我是谁”,内家功夫的“谁在运用拳脚功夫”。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里讲的就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和运用了,将自己的身体比作天下,以尊贵呵护身体的心态,尊贵呵护天下,以尊重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尊重爱护天下,像保护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身体一样,去保护和了解天下,达到全息的统一,就是天人合一观的具体体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地有山川,人有两目;天有九域,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地有收藏,人有喜怒;天有雷电,地有回音,人有音声;天有四时,地有四方,人有四肢;天有五音,地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六律,地有江河,人有六腑;天有冬夏,地有升降,人有寒热;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体经脉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北斗七星斗柄把天体划分为十二个区域,地有十二路经水,水经记载的就是中国的十二条水脉及其流程区域,人文地貌,人有十二条经脉;天有光气,地有云气,人有卫气。中国神话传说记载:眼睛化为日月,毛发化为草木,血液化为江河,肌肉化为山土,骨骼化为岩石。相术记载:人的额头就是风水的宗主山,祖先,人的毛发眉毛就是风水的草木,人中穴就是风水的明堂,女人的子宫,眼睛就是风水的水源,嘴就是风水的汇水口,鼻梁就是风水的过峡,男人的生殖器,印堂穴就是风水的来龙起点,下颚就是风水的朝山,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身体和天地的对应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