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安全上电操作流程
高压安全下电操作流程
新能源汽车涉及高压的部分有整车橙色线束、动力电池包、高压配电箱、车载充电器、驱动电机控制器总成、空调驱动器总成、电动压缩机总成、电加热芯体(PTC)、空调配电盒、漏电传感器等。为确保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违规操作引发安全事故,要求服务店设置专用维修工位,如图1-33所示,采用安全隔离措施(使用警戒栏隔离),并树立高压警示牌,以警示相关人员,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图1-33 新能源汽车维修作业工位
新能源汽车维修必须双人操作,一人操作,一人监督,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图1-34所示。
图1-34 维修作业人员要求
1)维修作业人员:具备纯电动、混合动力对应车型维修资质的维修作业人员,或对纯电动、混合动力结构和控制原理非常熟悉的技师,负责对车辆检测、维修保养工作,具体如下。
①常规保养作业。
②非高压部分检测、维修。
③高压回路检测、维修。
2)监护人:具备纯电动、混合动力对应车型维修资质的维修技师或对纯电动、混合动力车辆结构和控制原理非常熟悉。监护人工作职责为监督维修的全过程,具体如下。
①监督维修人员、绝缘工具套装的使用、防护用品佩戴、备件安全保护、维修安全警示牌等是否符合要求。
②检查手动维修开关的接通和断开(装有时)/检查车辆电源接通和断开。
③负责对检查或维修过程中的安全维修操作规程进行检查,监护人要按安全检测和维修操作规程指挥操作,检测人员在做完一个操作后要告知监护人,监护人要在作业流程单上作标记。
④监护人要认真负起责任,确保检测过程的安全,避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3)高压回路检测、维修作业除专业老师或维修技师外必须配备一名监护人。
4)新能源车型维修技师需具备以下资质:国家认可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初级(含)以上电工证》等职业资格证书。
1)常用防护工具如图1-35所示。
图1-35 常用防护工具
2)常见绝缘维修工具如图1-36所示。
图1-36 常见绝缘维修工具
步骤1:作业前现场环境检查。
1)设立隔离柱,布置警戒线,隔离间距保持在1~1.5m,如图1-37所示。
图1-37 设置隔离带、放置高压警示牌
2)张贴标注有“高压危险”“有电危险”“禁止合闸”等的警示牌,防止他人误碰。
3)检查维修工位绝缘地垫是否破损脏污,若破损或脏污严重,则停止维修作业,及时清理或更换绝缘地垫。
步骤2:作业前防护用具检查(图1-38)。
图1-38 作业前防护用具检查
1)检查绝缘手套外观是否龟裂老化,气密性是否良好。
2)检查护目镜镜面是否有划痕裂纹,佩戴是否松弛失效。
3)检查安全帽外观有无破损,佩戴时必须紧固锁扣。
4)检查绝缘鞋外观是否良好,是否有开胶断底等现象,如果有,则予以更换。
步骤3:作业前仪表工具检查。
1)将维修工具车及工具放置在车辆左前方位置,检查三件套等防护套是否齐全。
2)检查绝缘万用表测试线束及表笔是否破损折断,功能按钮是否正常显示。
3)检查绝缘工具外观绝缘层是否破损严重,工具数量是否有缺失。
4)检查放电工装测试线束及表笔是否破损折断,功能是否正常。
5)测试绝缘地垫绝缘电阻,测试绝缘地垫五个方位的绝缘阻值是否大于或等于2.0GΩ,若绝缘阻值不合格,则禁止维修作业。
步骤4:关闭点火开关,钥匙安全存放。
关闭车辆点火开关,将车钥匙锁入维修柜,或交由实操人员保管,保证他人无法接触。按照对角线方向,分别在前、后车轮上位置安装车轮挡块。
步骤5:断开蓄电池负极。
低压蓄电池负极断开后需绝缘处理,并等待5min以上。
步骤6:拆卸检修开关并安全存放。
拆除后排座椅及地板胶,佩戴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工具拆卸检修开关遮板固定螺栓,拆下检修开关。将检修开关锁入维修柜安全存放。并在拆除后的相应位置放置标有“有电危险”的警示牌。
步骤7:断开动力电池输出高压插件。
拆卸动力电池输出高压插件,对高压电源侧进行验电、放电操作后,需对高压端进行绝缘处理。
步骤1:检查新能源汽车高压插件是否损坏。
步骤2:检查高压插件是否连接完整,未连接的需连接高压插件。
步骤3:连接低压蓄电池负极。
步骤4:连接诊断仪。
步骤5:打开点火开关,查看仪表是否能够正常上电。
步骤6:读取新能源整车系统是否存在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