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汤公

原文

汤公名聘,辛丑进士。抱病弥留,忽觉下部热气,渐升而上。至股则足死,至腹则股又死。至心,心之死最难。凡自童稚以及琐屑久忘之事,都随心血来,一一潮过。如一善,则心中清净宁帖;一恶,则懊憹烦燥,似油沸鼎中,其难堪之状,口不能肖似之。犹忆七八岁时,曾探雀雏而毙之,只此一事,心头热血潮涌,食顷方过。直待平生所为,一一潮尽,乃觉热气缕缕然,穿喉入脑,自顶颠出,腾上如炊,逾数十刻期,魂乃离窍,忘躯壳矣。

而渺渺无归,漂泊郊路间。一巨人来,高几盈寻,掇拾之,纳诸袖中。入袖,则叠肩压股,其人甚夥,薅恼闷气,殆不可过。公顿思惟佛能解厄,因宣佛号,才三四声,飘堕袖外。巨人复纳之,三纳三堕,巨人乃去之。公独立徬徨,未知何往之善。忆佛在西土,乃遂西。无何,见路侧一僧趺坐,趋拜问途。僧曰:“凡士子生死录,文昌及孔圣司之,必两处销名,乃可他适。”公问其居,僧示以途,奔赴。

无几,至圣庙,见宣圣南面坐,拜祷如前。宣圣言:“名籍之落,仍得帝君。”因指以路。公又趋之,见一殿阁,如王者居。俯身入,果有神人,如世所传帝君像,伏祝之。帝君检名曰:“汝心诚正,宜复有生理。但皮囊腐矣,非菩萨莫能为力。”因指示令急往,公从其教。俄见茂林修竹,殿宇华好。入,见螺髻庄严,金容满月,瓶浸杨柳,翠碧垂烟。公肃然稽首,拜述帝君言,菩萨难之。公哀祷不已。傍有尊者白言:“菩萨施大法力,撮土可以为肉,折柳可以为骨。”菩萨即如所请,手断柳枝,倾瓶中水,合净土为泥,拍附公体。使童子携送灵所,推而合之。棺中呻动,家人骇集。扶而出之,霍然病已。计气绝已断七矣。

解读

汤公名聘,是辛丑年的进士。病重临终之际,忽然觉得一股热气从下身升起,逐渐向上蔓延。热气升到大腿时,双腿就失去知觉;升到腹部时,双腿已完全僵死;升到心脏时,心却最难“死去”——这时,从小到大所有琐碎往事,甚至早已遗忘的事,都随着心血翻涌,在心头一一浮现。每想起一件善事,心中就清净安宁;每想起一件恶事,就如热油煎心,烦躁难耐,那种痛苦简直无法形容。汤公还记得七八岁时,曾掏鸟窝害死过雏鸟,光是这一件事,就让他心头热血翻涌,足足煎熬了一顿饭的工夫。直到平生所有善恶往事都在心头翻涌过一遍,才觉得那股热气缕缕上升,穿过喉咙直冲脑顶,最后从头顶蒸腾而出,像炊烟般飘散。就这样过了几十刻钟,魂魄才脱离躯体,忘却了肉身。

离体后的魂魄茫然无依,飘荡在郊外小路上。这时来了个巨人,身高近两丈,抓起汤公就塞进袖子里。袖中拥挤不堪,众人肩压腿叠,又闷又热,几乎让人窒息。汤公突然想到念佛能解厄运,就念起佛号,才念三四声,竟从巨人袖中飘落在地。巨人又把他抓回去,如此反复三次,巨人终于放弃离去。

汤公独自徘徊,不知该往何处。想起佛祖在西天,便往西行。不多时看见路边有位打坐的僧人,连忙上前拜问。僧人说:“读书人的生死簿归文昌帝君和孔圣人掌管,必须在这两处销了名,才能去别处。”汤公问明去处,急忙赶路。

很快来到孔庙,见孔子朝南而坐。汤公上前跪拜说明来意。孔子说:“要销名还得找文昌帝君。”并为他指路。汤公赶到帝君殿前,见殿宇巍峨如王宫。躬身进去,果然看见神像如传说中帝君模样,便伏地祷告。帝君查阅名册后说:“你心地纯正,理应还阳。但肉身已腐,除非菩萨相助。”于是指点他去找菩萨。

汤公按指引来到一处竹林掩映的华美殿宇。进去后看见庄严的菩萨盘着螺髻,面容如满月般慈祥,手中净瓶插着杨柳枝。汤公恭敬叩首,转述帝君之言。菩萨面露难色,汤公不停哀求。这时一位尊者建议:“菩萨可用法力,以泥土为肉,柳枝为骨。”菩萨便折下一段柳枝,倒出瓶中甘露,和着净土捏成泥人,让童子送汤公魂魄回棺。家人正守灵时,忽听棺中有呻吟声,吓得聚拢过来,扶出汤公后,发现他已痊愈。算来他断气已有四十九天了。 Oc9YvgGYKgRtFOghHqN340ELMbNc3RuLM0Fd7R9HZHTiqGYJv4jZgi3vQYFBcGq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