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寓客居,风月之怀有感,每劳于声口。云雨之梦,多寄情于词章。黄中常览生所作,莫探其故。询及再三,生不得已以实对。黄中曰:“隔园桃李,固不可以勉强窥。荆石圭璋,尤不可以容易得。事若克谐,缘有所兆。彼投梭折齿,围扇障面者,何足尚哉。”且慰之曰:“天下无难处之事,喜势有可图之机。惟潘相国,渊源学问,足追古人余事,文章卓越。今试为君计者,莫若束书执贽,卜日从游乎,以接明道一团之和气,入孔氏数仞之门墙。不惟为进德之基,抑且为通名之地。况足下霁月光风,冰清玉洁,襟怀之不可及,一也。珠庭日角,玉哲芝眉,风采之不可及,二也。笔花生稿,发藻成章,才毕之不可及,三也。彼海棠红者,固贤女子也。岂无一动其心哉?”言毕,又以女之词章以语生。生恍然,不觉自失,因作春风词,以发其意云:
春风起兮百花香
,粉翅荡兮蝶身忙。
燕有语兮莺有声,
叹此时兮难为情。
忆扬州兮鹤未还,
醉琼瑶兮舞小蛮。
帘幕低兮白昼闲,
愁绪结兮憔朱颜。
夜半鸟啼兮月一山。
越明日,生如其言,整步趋马融之绛帐,凝眸仰韩愈之高山,执贽就业于潘之门,嘱应门者通名展转。潘相国方理他事,遂易更衣,呼传命者,引生入千中堂,设榻东席,不受生拜,且慰劳甚至。询问应答,起止进退,而生多有可人意,相国甚喜。茶罢,复进父书一缄,表里二端。相国忽改容曰:“斯文通家,书则宜受,表里绢帛,何以物为。”别遣二童归之,设馔极其丰洁,留生饮于宾馆,歌吹谈笑相延。时生情逸,殊忘形迹。言归靡定,相国笑曰:“一客何烦两主人。”生曰:“舍馆未定,飘零殊甚。”再拜辞谢。相国曰:“莫能强焉。”与生执手曰:“明早扫榻以待。”生而归。是夜偶成一律:
咫尺僊凡有路通,
碧桃含露醉东风。
看花旧有伤春意,
折桂新成力学功。
宝鸭吹香来几席,
银蟾流影入帘栊。
书窗半榻荼架,
自与人间景不同。
次日,生遂授业于潘门。洗耳听堂之教,检书燃东阁之藜。相国延入,馆生于丽春园之明翠轩。时见华居壮丽,轩之前有瑶草琪花,罗列于左右。珍禽奇兽,飞走于前后。轩北以盆池养金鲫其中,墙西以竹屏结翠柏其上。屏下设假石山,山外彩楼数椽。四时景物,各逞奇芳。生因赋近体诗一律,以写其胜云:
小园风景四时佳,
曲曲亭台寂不哗。
一色远峰凌画栋,
半池活水映窗纱。
缘浓翠湿琅竹,
风细香飘锦绣花。
别有洞天人世上,
相逢何必问僊家。
诗后再制《春从天上来》曲一阕,以自遣云:
淮海逍遥,叹几番风雨,魄散魂凋。梦里曾来,月殿云霄,凤皇九奏萧韶。问当年丰采,有娥百媚千娇。笑相招,把霓裳轻举,僊飘飘。满酌琼浆频劝,醉春风几度,鬓发萧萧。懊恨蟾蜍,截断长虹,万丈银桥。梦回时,酒醒人何在?烛暗香销。展转无聊,书帏寂寂,夜漏迢迢。
玉贞于隔窗下,时闻书声。读罢三更,月琴韵调回百媚春,不知其父所主者,何如人也。暨二侍女,一曰桂英,二曰兰英,从环翠亭达宜春堂,垂帘下窥之。见绣窗半启,绛烛高烧,生坐琴榻,凭几支颐,似有所思者。玉贞见生,仪容不让宋弘之独步,儒雅肯辞董子之多才。一见,心颇悦之。盖亦未免无私意之累也。俄而,桂英曰:“此非元夕遇人耶?”玉贞乃悟,因制一调,名曰《浣溪沙》:
月转兰阶夜几更,书声才辍又琴声,风流儒雅总生成。翠缕柳边金钲响,彩莲灯下锦衣明,教人无处不关情。
他日,生坐对泉亭下,有一哑仆者,过生亭前。生戏之曰:“君以眼为耳,予以手为口。”不意玉贞在绣幕下,莞然笑声而作。生挑之曰:“得黄金百钧,不如卿子一笑,正谓此也。”时春三月,有牡丹数朵。生题《点绛唇》词以戏之曰:
百宝阑干,名花一捻红妆巧。数枝浓艷,妆点春多少。锦萼檀心,画手描难了。东君道,韶光易老,好买千金笑。
玉贞观毕,不以为意。生无聊间,见桂英至。问之曰:“汝公相,台榭之盛如此,景象之富如彼,若外有佳景,以适吾玩好者乎?”桂英遂引生于聚景园内玩之。园内四时花草,一望无际。行至赏春亭上,见佳咏数首,字字典雅,句句清新,虽李易安、苏若兰之辈未可优也。生问桂英曰:“此佳制,出于何人?”桂英答曰:“此妾家小姐。赋质清明,长于翰墨。拈金针于倦绣之暇,试彩笔于咏物之时。故有此诗数首。诗云:
不枝不蔓吐芳心,
空谷无声足赏音。
读罢离骚清玩久,
满怀真趣托瑶琴。
芳姿着酒枝头,
行客村前醉不休。
斜出短墙春正暖,
不施朱粉自风流。
冰肌玉质自轻盈,
寂寞黄昏对月明。
最是半帘风雨恶,
闭门无限惜春情。
翠条无力引风长,
点破银葩玉雪香。
韵友似知人意好,
隔栏轻舞白霓裳。
向晓开来露未干,
胭脂红染玉阑干。
含娇妆点春无价,
错晓东风问牡丹。
临水佳人事事幽,
迎云体态最风流。
雨余犹润胭脂色,
占断西湖万顷秋。
艷质昂昂迥出头,
顶丹堪与鹤为俦。
阶前风急闲相问,
不识官家报晓筹。
灵魄食香冷露侵,
瑶池深处绿云阴。
若为昨夜天风起,
吹落飞僊白玉簪。
绿叶红苞带雪嘉,
半浓半淡两三葩。
广寒与我长潇洒,
不比寻常桃杏花。
一枝春寄小江南,
独自迎霜独自寒。
淡月细香清艷处,
玉人和泪倚阑干。
生于玉贞才思,始言者,
尝闻其略;兹见者,则致其详。喜而徧观。其中,所有花草,遗而不尽咏者,生因援笔以咏之。诗曰:
枝头娇困在东林,
一段轻红雨后深。
总把玉壶花下倒,
不禁春色恼人心。
海棠着雨怨红稀,
故把娇姿带媚垂。
试问东君伤底事,
沉香亭下倒杨妃。
踯躅啼春点淡脂,
雨濡阆苑醉西施。
请看枝上哀魂在,
惆怅兴亡知不知。
素妆寂寞有余寒,
弱态轻盈雨后残。
笑倚冰姿归去也,
带看春色凭阑干。
玉质纤纤斗丽华,
银台带酒醉香葩。
江妃梦杳今何处?
向出东风第一花。
浅紫深红更淡奇,
金杯侧下小西施。
斜阳两脚留残照,
一点丹心付与谁?
紫府深沉白昼中,
珊瑚映水笑薰风。
千花万草无颜色,
都让猩猩一点红。
怀芳夺角浸清流,
一种奇逢一种幽。
何处夕阳萧鼓闹,
两湖人荡采菱舟。
玉体轻盈学道妆,
迎风露最生香。
晚来清透琅簟,
带得瑶台暑气凉。
绛霞鸟质锦为裳,
娇倚南风逞淡妆。
月满华堂清似洗,
朱颜肯对紫薇郎。
功巧都由造化修,
形模何必费泉流。
知君不惜囊中物,
买断江南一味秋。
腊蕊霜头簇色奇,
岁寒惟有两三枝。
黄金满地无人拾,
留买渊明醉后诗。
奇葩巧蹙紫罗裳,
浓碧婆娑压众芳。
垂与举杯花下饮,
醉归犹觉绮罗香。
妆遍江南别样山,
道人偏爱惜朱颜。
冰肌自是清奇绝,
何事东园看牡丹。
生吟兴豪甚,又赋五七言二律:
自是池中物,钟情独异常。
迎阳倾国色,带露见宫妆。
窈窕同妃子,风流胜六郎。
两枝相倚处,愁杀野鸳鸯。
罗浮梦断杳无踪,
冰雪僊姝两两逢。
缟袂怯单寒夜袭,
粉妆嫌薄夕阳浓。
迎风一笑和颜厚,
临水相看见影重。
道眼只将平等视,
玉环飞燕总天容。
既而,因亭名“赏春”,乃作《赏春行》一阕云:
世人赏春为春好,
我何赏春被春恼。
太昊驾别五更风,
万紫千红如一扫。
我今年少未白头,
才得白头又枯槁。
赏春年少须追游,
莫待春归吊衰草。
春归毕竟有来时,
头白乌纱难再造。
何当别置留春轩,
但愿赏春人不老。
桂英以生游赏之故,所赋之诗,语于玉贞。玉贞曰:“我有诗在彼,公子见否?”桂英曰:“公子每观,但深赞美。”玉贞遂纵步其所,见生佳作,真如明珠美玉,光振而可脱也。如秋风夜露,凄然而感恻也。如神思超越,高远而不可挽也。观毕,亦欲题律诗以复之,意犹未可,卒不见人,遂书于几云:
天挺聪明倚马才,
日光玉洁任徘徊。
秦川锦缎桃花样,
合浦长流珠蚌胎。
海内文章夸七步,
翰林风月老三槐。
南金声价须珍重,
却有佳人捧矾来。
再成三五七言古风一首:
帘半卷,香消篆。
池塘雨溅荷,
声与芳心乱。
谩道黄昏独倚门,
谁知吾有长门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