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1990年,我在“第四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获得通俗唱法三等奖,作为这届大赛选手中唯一的大学老师,写一本流行音乐演唱专著,填补歌坛没有专业教材和研究性书籍的空白,是我当时特别想做的事情。半年后,书稿完成了,我便请当时在北京工作的哥哥去词作家乔羽的家里,请他为这部书作序。

“流行歌曲”在那个时候被称为“通俗歌曲”,乔羽虽然创作了《思念》等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但若请他为一部专著作序,等于是为流行音乐站台,他还是犹豫再三。一个月后,在我的诚意之下,乔老最终为那部专著作了序。

三十年过去了,今天再次通读这篇序言,发现乔老当年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对中国流行音乐创作的展望意义非凡,更觉得应该把他的序言再次发表,他所说:“世间任何艺术形式和方法,一旦到了我们手中,我们便有能力使之为我所用,表达我们所要表达的内容,满足我们的审美需要。血管里流动的都是血,水管里流动的都是水……我们的血管里流的是中华民族的热血,这就决定了我们所创造的通俗歌曲的根本素质。”都是当年对于中国流行音乐的热切期许,如今都已如愿。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当代流行音乐开始蓬勃发展,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流行音乐日益社会化、产业化的趋势,业已形成巨大影响力和中国大市场。2019年,我国全年音乐产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了3600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让多年来由各级政府全力扶持的动漫业望尘莫及,成为文化创意产业贡献最多的产业之一。近五年来,数字音乐达到了每年500亿元的市场份额,远远超过电影产业。面对我国娱乐工业及数字音乐的飞速发展,流行音乐的教育在机遇与艰难中不断探索前行。

在众多音乐学院纷纷开设流行音乐专业的大背景下,专业教材建设仍然成为束缚流行音乐教育发展的羁绊,流行演唱、流行节奏、流行和声、流行合音、流行歌曲创作等新课程的导入,以及对爵士乐、摇滚乐、R&B等新风格、新体裁的研究,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活跃在教学一线的音乐教育者瞬间感受到了流行音乐教育的探索与转型是如此艰难,传统教学和实践环节严重脱节所面临的尴尬局面,让一些刚刚开办不久且缺少研究能力的学校深陷困扰。

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作为全国最早从事流行音乐教育的高等音乐学府,在三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始终把教材建设作为实现学科建设突破的重要手段。继2004年出版第一批系列教材以来,学院持续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精力,致力于新学科的研究工作和教材建设,通过近二十年的积累,目前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教材体系,其中由我做主编,尤静波和其他老师撰写的《合音演唱训练教程》《中国流行音乐通论》属国内首创,具有重要的学术开拓价值;而《流行歌曲写作教程》《流行歌词写作教程》也在上游学科上填补了流行音乐创作理论的空白。此外,还推出了用于内部交流的《国际音乐商务》《艺人经纪》《爵士和声》《爵士乐历史》《Hip—Hop历史》《摇滚乐的历史》等一批专业基础课教材,覆盖了流行音乐教育的诸多专业基础理论,其中《流行音乐视唱教程》《视谱唱词训练教程》主要针对学习流行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行业实操性进行编写,对于演唱专业的学生学习具有很好的应用和实战价值。

此次出版的系列教材内容颇丰,其中宏观研究流行演唱艺术的专著《流行演唱艺术》,是我以早期出版的《通向歌星之路:通俗歌曲卡拉OK演唱技法》为蓝本,于三十年后再重新撰写的工具类专业用书;而《流行音乐和声教程》《爵士乐和声教程》《节奏训练》《爵士乐即兴训练》则是当今流行音乐教育一线课堂上急需的工具书。

鉴于当代流行音乐教育领域教材出版的现状,我们愿意和全国各大音乐院校共同探讨、继续研究流行音乐教育的普遍规律,共同建立流行音乐的教材体系。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能够投入到流行音乐学术研究和教材建设中来。也希望本系列丛书的出版,能够为中国流行音乐教育带来学术研究领域的新突破、新气象,为各大音乐学院、艺术院校、传媒院校提供一线教学的第一手资料。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各位同仁、同道,正是由于你们的努力和坚持,才使得中国流行音乐教育从无到有,从艰难的起点出发,走向更加璀璨的明天。

figure_0005_0001
写于盘山
2023年4月1日 yvALAtuJh1+OUFwlT0xG4NS+Pfl4yHZPodZUggMCPyWf9XaHBTUC6iXpz35yOZv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