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实在地讲,这部书 的序言应该由音乐家来作,我不是为这部专著撰写序言的适当人选,但我赞成对通俗歌曲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弄清它的来龙去脉、了解它的发展趋势、掌握它的方法和技巧,关心它、爱护它、帮助它,使它健康地成长,逐步臻于完善。而在这一方面,过去我们只有零星的议论,没有系统的著述。因此,当本书作者携来手稿问序于我的时候,虽然几经踌躇,终于不忍拒绝。

我知道,对不懂的东西发言是很危险的,何况书中的有些论点,我以为还有一些需要商榷的地方。但好在序言不是书评,书籍出版以后的事情,自有评论家去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议论一番,平添几分生气,对通俗音乐的发展总会有好处的。

十多年以来,通俗歌曲在中国大地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赢得了广大的听众,特别是广大的青年听众。一代年轻人把它视为自己的歌,狂热地吟唱着、品味着,甚至自己也参与了创作。我在一些大学的校园里参加过大学生们的歌咏活动,许多歌曲是他们自己创作的,这些歌曲大抵都采用了通俗唱法。他们也热切地要求专业作者为他们创作更多的为他们所喜爱的歌曲。他们对写过这类作品的作曲家和歌唱家所表示欢迎的程度,我是目睹者,那是令人兴奋不已的。

其实也不仅在大学校园里,在工厂、在农村,甚至在部队,情景亦复如是,这就不是少数人的喜爱问题,而是多数人的需要问题了。正因为有这种社会需要,应运而生,便产生了一批通俗歌曲的词作家、作曲家和演唱家。如果事情的开始,我们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连同它的演唱方法还有模仿的痕迹,但是很快我们就进入了创造阶段,从内容到形式都迅速地发生了变化。

从事情的开始,我就相信,世间任何艺术形式和方法,一旦到了我们手中,我们便有能力使之为我所用,表达我们所要表达的内容,满足我们的审美需要。血管里流动的都是血,水管里流动的都是水,这是事实,也是真理。将这个道理用在通俗歌曲的问题上,当然也是行得通的。

我们的血管里流的是中华民族的热血,这就决定了我们所创造的通俗歌曲的根本素质。这部专著对这个问题论列的篇幅不多,我以为应多写一些。

自然,我们在通俗歌曲的创作上,现在还不是成熟阶段,许多课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理论,也需要实践。因此我曾多次呼吁,希望更多有真知灼见的艺术家投身其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作者无疑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文学家、艺术家及广大群众都来关心通俗音乐的发展,在这个艺术天地里,我以为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耿耿此心,权作本书序言,以就教于广大读者。

乔羽
写于北京
1990年12月9日 onRNNFsqu0wMQa5CmylOb92ViltKAt3XmMepfeGe+ruSelgYMFYrWqKwjQrn1W2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