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趣歌剧和喜歌剧

演出正歌剧时,两幕之间常常会穿插一些短小的音乐喜剧,称为幕间剧,后来发展成为独立演出的趣歌剧。趣歌剧的喜剧性题材大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音乐轻松活泼,因而受到新兴市民阶层的欢迎。当正歌剧日趋衰颓的时候,趣歌剧却正方兴未艾,并不胫而走,从意大利远播到法国和德、奥诸国。

figure_0053_0055

佩戈莱西

那不勒斯乐派后期代表人物佩戈莱西的《婢作夫人》(1733年上演),是第一部独立演出的趣歌剧,但最初它还是分为两部分穿插在佩戈莱西本人的三幕正歌剧《高傲的囚徒》的幕间演出的。这部趣歌剧只有三个角色,内容叙述女佣人塞尔皮娜的主人乌柏托是个单身汉,她一心想做主人的妻子,就用激将法唆使男仆威斯波纳乔装为一个水手去向她求婚,以引起主人的妒忌,从而达到了和主人结婚的目的。音乐包含一首意大利式的序曲,男、女主角的五首咏叹调和两首二重唱,中间穿插着许多无伴奏宣叙调(清宣叙调)用来代替对白。这就是趣歌剧音乐的典型形式。这部歌剧不仅是意大利趣歌剧的划时代作品,当1752年在巴黎再度上演时,还激起了法国歌剧拥护者和意大利歌剧拥护者之间的“趣歌剧论战”,并推动了法国喜歌剧的创作。

佩戈莱西写作《婢作夫人》时只有二十三岁,三年以后他就死于肺病。他是音乐史上最短命的作曲家之一——比他更短命的,大概只有挪威的诺拉克了。关于佩戈莱西的早逝,有许多离奇的传说,有些传说后来成了歌剧的题材。据说,有个贵族小姐玛丽亚和他相爱,她的哥哥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大为震怒,限她在三天内选定一位门当户对的丈夫,否则就要杀死佩戈莱西。三天以后,玛丽亚进了修道院,不久就郁郁而死。佩戈莱西为她悲伤过度,一年以后也离开了人间。1857年,意大利作曲家塞拉奥(1830—1907)根据这个无稽传说写成了歌剧《佩戈莱西》。

趣歌剧是意大利的音乐喜剧。在十八世纪,法国、英国和德意志在趣歌剧的影响下,也都产生了自己的民族音乐喜剧。法国的音乐喜剧就是上述的喜歌剧,由穿插着通俗歌曲(vaud-eville)的民间喜剧发展而成,所以是一种有说白的音乐喜剧。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编剧和作曲的《乡村占卜者》(1752年演出)是一部有广泛影响的“混杂着歌曲的喜剧”,也就是喜歌剧。莫扎特十二岁时写《巴斯蒂恩和巴斯蒂恩纳》所用的脚本,就是《乡村占卜者》的模拟作品。

英国的民谣歌剧,也是一种交织着说白和音乐的喜剧,其中的歌曲常常采用民歌曲调、流行歌曲曲调和古今作曲家的著名曲调填词。最早和最著名的民谣歌剧,是约翰·盖(1685—1732)编剧,佩普什编曲的《乞丐歌剧》(1728),内容反映下层社会的生活,对贪污腐化的官僚政客和当时作为时髦娱乐的意大利正歌剧,都进行了尖刻的讽刺。它因民主性内容和通俗易解的音乐而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卖座经久不衰,旧曲翻新的作品层出不穷。德国布莱希特(1898—1956)编剧、魏尔作曲的《三分钱歌剧》(1928)和美国拉士舍(1917—?)编剧、埃林顿“公爵”作曲的《乞丐的休假日》,都是从《乞丐歌剧》衍生出来的。

民谣歌剧传到德意志,促成了有说白的德国式音乐喜剧即歌唱剧的应运而生。爱尔兰剧作家科菲(?—1745)的两部民谣歌剧《灾难临头》(1731)和《快乐的鞋匠》(1735)译成德文后,分别由德意志作曲家施坦德甫斯和希勒重新谱曲,成为最早的两部歌唱剧,都在莱比锡演出。除了莱比锡以外,柏林的本达、安德雷,维也纳的莫扎特、狄特斯多尔夫和申克等人,也是歌唱剧的重要作曲家。莱比锡的歌唱剧是在法国喜歌剧和英国民谣歌剧的影响下形成的,而维也纳的歌唱剧则受意大利趣歌剧的影响较深。莫扎特的《后宫诱逃》(1782)是维也纳歌唱剧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第一部德意志歌剧。 h7LKVvLMW1z1etunn0eOfNr384+OJhqLAhwBj9Ix0SMecwKTiWOfmx+TXV/jl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