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佛罗伦萨
——歌剧的摇篮

世袭公爵的美第奇一家,从1434年起统治了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三百多年。这个家族有人当主教,甚至当选教皇,还开银行,广积资财;对内厉行封建统治,镇压反叛,对外倾轧其他贵族豪门,扩张权势;同时又爱好文艺,常常招聘一些文学艺术家,吟诗作画,歌舞升平。当年的佛罗伦萨,成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名城。所以意大利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在音乐的意大利,歌曲和匕首结成了亲密伴侣。”

1537—1609年间,先后有美第奇公爵科西莫、弗朗切斯科和斐迪南,更加醉心于文艺。他们扩建教堂,创办图书馆和画廊,罗致艺术家,每逢子女受洗、结婚或欢迎贵宾的日子,都要表演音乐、歌舞和戏剧。当时(十六世纪末)佛罗伦萨有一群贵族青年,自称为“渴望者”,常常在巴尔第伯爵的家里谈论文艺。他们的徽记是一只装满葡萄的花篮,用来代表激起创作灵感的葡萄美酒。他们认为以帕莱斯特里那为代表的复调音乐不可能把诗歌的声情清晰地表达出来,主张恢复古希腊悲剧中的抒情歌曲、合唱曲和宣叙调。天文学家伽利略的父亲芬森左·加利雷是个热心的“渴望者”,他抱着恢复古希腊音乐的理想,创作了用琉特伴奏的单声部歌曲。其他“渴望者”也写了用弦乐器伴奏的合唱曲和宣叙调,到城中的广场上去演唱,正像古希腊诗人戴斯匹斯(公元前六世纪后半叶在世)以马车作为临时舞台,在街头巡回演唱一样。这种新型的单声部歌曲、合唱曲和宣叙调,马上成为新兴歌剧的表现形式。

新兴歌剧是从十六世纪的田园剧、牧歌喜剧和幕间歌舞等世俗音乐戏剧形式发展而成的,最初只是用作贵族喜庆宴会中的文娱节目,十七世纪三十年代以后才在剧院里公开演出。

1600年10月,美第奇公爵的妹妹玛丽和法国的亨利四世在佛罗伦萨结婚时演出的《尤丽狄茜》,是至今还完整地保存着乐谱的第一部歌剧。脚本由里努契尼根据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公元前43—公元18)的《变形记》写成,叙述奥菲欧和尤丽狄茜的神话故事(见第一章“神话里的古希腊音乐”一节);但歌剧改变了故事的情节,奥菲欧是从冥府里无条件地把尤丽狄茜领回去的,这就导致了皆大欢喜的结局,以适应在喜庆场合演出的要求。这部歌剧的曲作者是佩里和卡契尼。两人都写出了完整的音乐,但卡契尼的部分音乐,是混入佩里的作品中演出的。音乐以宣叙调为主,中间穿插着合唱和舞蹈。宣叙调的单声部旋律服从于语言的音调和节奏,力图表达歌词的声情,因而被称为“表现体式”。

figure_0045_0048
figure_0046_0049

从《尤丽狄茜》的楔子原谱看,音乐的和声部分(由古钢琴和几种拨弦乐器演奏)是用标有数字的低音来代表的。这种低音称为“通奏低音”,是和声的简化记法。通奏低音是巴洛克音乐的特征,而十七世纪的歌剧就是巴洛克音乐的开始。(巴洛克原来是一个贬义词,意思是“不圆之珠”,讽刺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建筑、雕刻和绘画背离文艺复兴时期庄严明净的风格,崇尚豪华和雕琢。后来人们就用它来指称十七世纪初至十八世纪中叶的欧洲艺术风格,不仅用于建筑、雕刻和绘画,也常用于文学和音乐。)如果把通奏低音所代表的和声完全写出来,这个楔子就如上例所示。

楔子的歌词分为七段(上例是第一段),每段包含四行诗,其中首尾两行和中间两行各自协韵。可见这个宣叙调唱的是韵文,不像后来的宣叙调那样专唱散文。紧跟着每一段歌的,是一个短短的器乐“过门”(ritornello)。从分节歌形式的歌词和“过门”的使用来看,可以说它已经具备了咏叹调的某些特点。

佛罗伦萨演出《尤丽狄茜》的同一年(1600),罗马也演出了卡瓦莱里作曲的《灵魂和肉体的表现》。这部作品取材于道德说教的寓言故事,是在新教堂的小礼拜堂里演出的。它常被认为是音乐史上的第一部清唱剧,其实它不是清唱的,而是像歌剧一样演出的;但当时的歌剧都取材于神话故事,而这部作品的内容则和宗教有关,并具有一种内省的性格。它的独唱部分不像佩里的《尤丽狄茜》那样以富于语言表现力的宣叙调为主,而更多地具有歌曲的性质,主调风格的重唱和合唱也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aG7hcrqpG8MHCHkB65B2DkMvtzgyWdXuEimDheRFn+dBuLHPjN08Ykfj4xzygL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