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90年

李章先生:

您好!今天收到来信与刊物,很感谢!

你刊 一创刊我就看了,还写信提了些看法。近年的看得少,读此二期感到办得更好了。这是同科普一样有意义的“乐普”工作。

来信恳切,我感动又惭愧。自己是已退休的普通人。虽是乐迷,所知甚浅。无非听了些作品看了些文字资料而已。那些读乐文字是在《读书》编辑部启发之下乱谈了些感受,幸免方家齿冷,反而得到同好者认可,颇感惶恐!

《音乐与我》一栏之设是好主意。我向来极愿知道非音乐者听乐的情况,可惜我国的这种资料极少,令人觉得很多学者文人似乎都不爱乐。事实必不如此。你们如能把这方面的信息报道出来,既有史的价值,又会吸引更多人听乐。

多承约稿,拟一谈自己爱乐生涯的一点情况供您选用,七月上旬交稿,争取提早。可否?

严格(辛丰年)
1990.6.4.

李章先生:

来信收到。你刊全国独此一家,坚持办到现在,可贵!真值得坚持下去,办得更好。虽然这事大不易,要我出主意,我乐意。容仔细想想后另信详谈,但我只能从一个爱乐者的想法出发,卑之无甚富论,聊供参照而已。

为了与同好交流,写点东西,我也乐意。但为免选题重复,是否将近几年刊物总目复印一份寄我一看?麻烦就算了。

曾为“三联”写过一本《乐迷闲话》 见过没有?如未见,当寄上一本。我喜欢了解乐史中有意思的事情,涉猎所得,凑了那本小书,此类话题还可写一点。例如:

1.八音盒。2.机械乐器(自动风琴、钢琴)。3.从话匣子到HI-FI。4.唱片迷怀旧。5.《钢琴名曲选》(即那本Masterpiece)小议。6.非乐人与音乐……

这些似可括而名之曰“乐史掇拾”。可供爱好者听曲时增加些联想。如有用,当陆续写出,其他题目,以后再提出同您商酌。

承告经历,甚感!您干过作曲、指挥,即使环境局限,实践所得终究是宝贵的。我则从未有学乐机会,全凭兴趣,零星涉猎。年轻时也曾被分到部队文艺团体,黄牛当马骑。后来便改做部队小报工作。已离休多年,一家三口,两儿去年才大学毕业就业,家务主要我来干,偷闲补读书,写文则多半情不可却,其实并无实学真知。

如有机会见面畅谈,向您请教,那就太好了。

请问数事:

1.你社资料室外文音乐书多否?(音乐家传刊物……)

2.您同“上音”“上交”的人熟否?能否利用他们的图书资料?

3.新出《莫扎特》 是正式传记还是文学性的?

编安

严格
1990.11.1.

李章先生:

信收到。承慨赠《莫扎特》,十分感谢!不过这倒显得前次信上的提问有暗示讨书之嫌了!

稿子手头无有,赶写又会出粗货。我拟于下月21日之前写出两篇寄上,能用就用,不能用不用照顾,我仍将继续供稿备用。

“掇拾”栏名确实嫌文些,一时想不出什么雅俗共赏又不落套的,如今报刊上栏目名称极多,颇难出新。

如果不加什么栏名,作者可以夹叙夹议,更自由些,编者也可随便安排。不知您以为如何?字数只会少不会多,我不赞成加水分。

等总目寄到后再谈对刊物的建议。

如有机会来此一游,作长谈,太好了!到南通港坐8路车到“人民剧场站”下,向前(东)五十米即“解放新村”入口,向南三十米再向东,约二十米,见一“铁篱笆”,二楼上即我处。

草草。

祝好

严格
1990.11.20.

李章同志:

您好!最近可能很忙吧?

11月1日寄上一稿,想早收到了。

《音乐爱好者》第5期,至今未见,可否即寄一两本来?

严格
1990.11.27.

稿费收到,年历今天收到。特告。又及。

李章先生:

前寄两信想已达。《莫扎特》与总目复印本已收到,很感谢!今先寄上一稿,请指正。如不行,望即告,不用客气。另一稿也可于不久寄出。

关于办好刊物的建议,还得再想想,看了篇目后对创刊以来的成绩量很敬佩的。同时又觉得在已成格局中如何办出新意,大是难题!但乐海广大,不愁抓不到题目。

“乐史掇拾”一名不理想,我又想了,“乐迷话匣子”与“乐史杂碎”二名,前者范围广,可包容许多闲话,较自由。不知您有什么新的更好的想法?我都没有意见。

即问

编安

严格
1990.12.5.

李章先生:

19日信收到,承贺新年,谢谢!

4日信也早收到。

译名不规范是我疏懒未查,尽管改。今后当避免给编辑添麻烦。

“四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其中有的现已改为食品商店等了。

栏名应慎重确定,或索性免用,我无不同意见。

第二篇文已草成,原约年底前寄,既已赶不上集稿,想改改好,在下次集稿前付邮,想还来得及。

多谢问寒暖!(未寄贺年片,不恭,请恕!)

编安

严格
1990.12.24. LJdDIGa934YR7uV4SLclhPFhSsNzevmy0Apb/pWJYW8zecev8Bg4mto8Zryj4Wf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