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香港管弦乐团经纬

The Hong Kon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A History and Overview

文字_胡铭尧

2023年至2024年,香港管弦乐团迎来了第五十个职业乐季。

对于全球管弦乐团而言,五十年算不上历史悠久,

但在香港乃至亚洲,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74年1月11日,香港管弦乐团职业化后首场音乐会场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政府开始注意文化康乐方面的发展。在此之前,1962年香港大会堂落成,成为香港第一座有着出色音响效果的音乐厅。当时为香港大会堂揭幕的是伦敦爱乐乐团,指挥萨金特爵士(Sir Malcolm Sargent)呼吁政府为香港成立管弦乐团。1973年,市政局改组,并以部分差饷(即地税)收入作为营运经费。于是,市政局除了担负维持社会市容、公共卫生等工作外,开始推动文娱艺术的发展,而最早称得上专业的团体中,就有1974年的香港管弦乐团。

其实香港管弦乐团早于1974年以前就已经存在。1968年12月8日,香港管弦乐团在香港大会堂举行“成立廿一周年音乐会”,并邀请英国作曲家马尔孔·阿诺(Malcolm Arnold)创作了《香港周年纪念序曲》(Hong Kong Anniversary Overture,Op.99)。1968年庆祝的是1947年成立的中英乐团(Sino-British Orchestra),它是中英学会(Sino-British Club)旗下的团体,而白德医生(Dr. Solomon Bard)是其早期的指挥。白德医生出生于西伯利亚,在哈尔滨读书,后来到香港学医,并成为香港大学的医务处主任,他对小提琴的热爱使他成为中英乐团发展的重要推手。

在香港大会堂未建成时,中英乐团的演出地点包括拔萃男书院(Diocesan Boys’School)、皇仁书院(Queen’s College)、圣士提反女子中学(St. Stephen’s Girls College)等学校的礼堂。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乐团还在位于香港北角的皇都戏院(State Theatre)演出过。1957年,中英乐团正式注册为“香港管弦乐团”。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乐团在香港大会堂演出,虽然活动日益频繁,却还是业余的性质。直到1973年,“管弦乐团职业化”的概念在第一届香港艺术节期间被提出,仅一年后职业化便成为现实。香港管弦协会会长冯秉芬爵士在1974年1月11日香港管弦乐团的成立音乐会中说道:“1972年间,乐团受本地人士欢迎的程度,可从每次同样的节目都需要演奏三场来证明。虽然其间有人曾提出将乐团部分职业化,可是真正的刺激来自第一届香港艺术节。这本来只是一个意念,但第一届香港艺术节却使之变成了一个实在的计划。”于是,香港管弦乐团成为香港的第一支职业乐团,香港管弦协会亦根据香港的公司法成立有限公司。白德医生继续担任协会委员,1968年成为香港管弦乐团总监的林克昌指挥了第一场职业音乐会。

01 香港管弦乐团1983年演出海报

02 香港管弦乐团1981/82乐季订阅宣传海报

成立音乐会的场刊中提到,1974年至1975年的乐季包括三种类型的音乐会。第一个类型是“定期交响乐演奏会”,演出著名作曲家的作品,比如德沃夏克、勃拉姆斯、柏辽兹、鲍罗丁和马勒的交响曲,以及二十世纪中国作曲家的佳作。同时,它还包括“一个近期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名作——虽然我们知道他在不久后逝世,但1974年1月,他还是一位当代作曲家。第二个类型是“室乐音乐会”,这种室乐指的是较为小型的管弦乐作品,例如维瓦尔第、科莱里的协奏曲,海顿、莫扎特的交响曲,柴科夫斯基、格里格的组曲,甚至还有巴托克的嬉游曲。最后一个类型是“逍遥音乐会”,主要演出的曲目是轻古典、轻歌剧、电影主题曲及流行曲等,尝试开拓“不喜欢古典音乐”的观众群体。

香港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汇点,扮演了中外交流合作的重要角色。香港管弦乐团在其发展的早期便邀请了不少外国名家访港,第一个乐季就有奥地利钢琴家布赫宾德(Rudolf Buchbinder)、英国钢琴家奥格登(John Ogdon)和匈牙利钢琴家兼作家桑德尔(György Sándor)。而在职业化初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乐团与肖斯塔科维奇的儿子马克西姆(Maxim Shostakovich)的紧密合作。马克西姆曾出任乐团的首席客席指挥,为多场音乐会执棒,亲自指挥父亲的杰作。这种节目与艺术家的布局,为乐团日后的艺术水准奠定了坚实基础。

01 1959年的香港管弦乐团音乐会

02 1962年,香港管弦乐团在刚落成的香港大会堂演出

03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第一任音乐总监林克昌与香港管弦乐团

04 香港管弦乐团庆祝职业化十周年

一方面,香港管弦乐团探求更高的艺术层次,不论是演奏重要的曲目还是提升技术,皆力臻完美;另一方面,乐团则以普及音乐为己任,让更多的民众接触到管弦乐。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管弦乐团的音乐会就已经在香港电台第四台进行现场直播。香港电台第四台以古典音乐为主要内容,香港管弦乐团在香港大会堂举行的音乐会几乎都有直播。香港大会堂虽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早已预留了做直播的基本配置:它具备与控制台分开并且隔音的广播室,可以让节目主持在音乐会前后做即时播报。这种将古典音乐会进行广播的想法,很大程度上是受英国传统的影响: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三台也是以古典音乐为主,而每年的BBC逍遥音乐节除了以低票价让公众可以亲临现场“一赏”管弦乐以外,其中的所有音乐会都有直播。

1994年,香港管弦乐团在北京演出

尽管香港管弦乐团早期的音乐会票价只有数元,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这仍是一笔不一定会掏腰包的消费。相反,收音机相对普及,是民众作为日常娱乐、接收新闻信息的一种媒介。因此,让古典音乐走出音乐厅的围墙,在乐团成立的初期就已经是重要的任务。

乐团继承的另一个传统,就是乐季“订阅”。“订阅”(subscription)一词,其实与杂志报章的订阅如出一辙。读者当然可以单本购买喜爱的读物,但如果阅读已成习惯,订阅刊物就更便利,不但可以定时阅读寄送府上的刊物,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个人的生活品位。

早年欧洲乐团的“订阅”制度亦是如此。订户收到的是整个乐季的“通行证”,可以出席乐季的所有音乐会。在十九世纪欧洲乐团的场刊中,时常会见到整个乐团的“订户名单”,以感谢听众对乐团的支持。中英乐团在成立初期已经有“订阅”制度,在1949年中英学会的会员通讯中,乐团邀请会员一如既往地支持一个乐季共四场的音乐会,订户每场可以带一位亲友陪同出席,并且可安坐于为订户或支持者而设的“占位符”中。而订户需付的,是港币四十元。

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订阅”制度演变成“预订”。乐季从每年9月持续至次年7月,预订票可以根据场次自由选择。订户收到的,就是每一场音乐会的门票。我与香港管弦乐团的渊源始于1993年,那一年,我第一次成为乐季门票的订户,并持续至1995年。随着时移世易,“订户”不再只是经济宽裕的爱乐者,或是品位高雅的士绅。即使是普通大众,甚至是像我这样的学生,都可以预订香港管弦乐团的门票。

01 香港管弦乐团筹款音乐会

©Ka Lam

02 英国《留声机》杂志为香港管弦乐团颁发的“年度管弦乐团”奖牌

©Gem Rey

03 2024年,香港管弦乐团在北京演出

©Desmond Chan

04 2017年,香港管弦乐团在悉尼巡演

我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见证香港管弦乐团的发展。在大卫·艾德敦(David Atherton)的执棒下,我听过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与马勒的《大地之歌》;在时任音乐总监艾杜·迪华特(Edo de Waart)的指挥下,我听过理查·施特劳斯的《埃莱克特拉》(Elektra,当时香港特别把它译成《深宫情仇》,以求贴近观众)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之后,梵志登(Jaap van Zweden)则凭借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将乐团推向艺术与成就的高峰:四部乐剧分四年演出,这不仅成为香港的创举,也为乐团赢得了2019年英国古典音乐杂志《留声机》“年度管弦乐团”的美誉,这是亚洲乐团首次获此殊荣。

与此同时,香港管弦乐团也拓展了许多新的音乐领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人们只能在戏院的大银幕上欣赏电影。直到录像带的出现,观众才得以在家中随时观赏电影。在租借录像带的黄金年代,每个屋邨的大小商场总有一家“租带铺”。随着电影重复观赏的普及,大众对电影音乐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哪里能提供比家中电视机更震撼的音效?答案就是在音乐厅亲自感受大乐队丰富澎湃的音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香港管弦乐团积极筹办电影音乐会,最初只演奏电影音乐的选段,后来在1985年的一场特别音乐会中,乐团以“特别激光效果”作为噱头吸引听众。到如今,乐团在大银幕下实时演奏管弦乐成为每年音乐会的一个焦点。

而与香港流行歌手的合作,更令“港乐”家喻户晓。1982年,香港管弦乐团在伊利沙伯体育馆(Queen Elizabeth Stadium)和香港男歌手关正杰以及“香港流行音乐教父”顾嘉辉一同登台。此后,不少天王巨星都与香港管弦乐团合作,诞生了如张学友的《你的名字我的姓氏》一类以管弦乐音乐会作为首演的作品。这种与香港流行音乐的互动,也令管弦乐走进了更广泛的听众群体。

香港管弦乐团不仅成了亚洲首屈一指的乐团,更是香港文化的重要见证。在乐团步入职业化的半个世纪之后,香港拥有了很多喜爱古典音乐的听众和支持音乐发展的善长仁翁,也拥有了一支令人引以为傲的管弦乐团。这是一个让人感到无比欣慰的成就。

(作者为香港管弦乐团市场推广总监,亦是一位古典音乐作家、乐评人和讲座主持人) 7j454iEADdCLZh2Awcemfi/Fnppvw5MWi7LKwGrH4k+DMiX7pK6l/HW4W3tX8uv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