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孟子教你学语言

孟子另一则跟教育有关的寓言是“一傅众咻”。

有一次,孟子跟宋国大臣戴不胜聊天,讨论的话题是如何帮国君提高修养、当个“好领导”。

孟子对戴不胜说:“你想让你们君王学好吗?我告诉你一个办法。有个楚国大夫想让儿子学习齐国的方言,他该请齐国人教呢,还是该请楚国人教?”

戴不胜说:“当然是请齐国人教了!”

孟子又说:“请一个齐国人来教,如果同时有许多楚国人在旁边操着楚国方言吵吵嚷嚷,你就是拿鞭子打着他,他也学不会齐国话;假如你把这孩子带到齐国去,让他在临淄的闹市中住上几年,你就是拿鞭子打着他,他也改不回楚国话。”

接着,孟子话锋一转,说:“你说薛居州是个大好人,想让他到王宫里陪伴宋王,对宋王施加影响。可是问题来了:如果宫里的人无论男女老幼、上上下下全都是跟薛居州一样的好人,那么宋王即使想干坏事都找不着伴儿。但如果眼下宫里没有一个人是薛居州这样的好人,宋王要想学好,同样找不到伴儿。就凭薛居州一个人,又能让宋王怎么样呢?”

这则寓言讲了一个道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古话说得好:“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sì),久而不闻其臭。”“芝兰之室”是养着香草的居室,人一进去便觉芬芳扑鼻;“鲍鱼之肆”是卖鲍鱼的店铺,里面总是腥臭难闻。可无论是“鲍鱼之肆”还是“芝兰之室”,你在里面待久了,也就闻不出有什么特殊的气味了。

由此推想,学习语言、提高道德修养、钻研一门学问或练习一种技艺,全都有选择环境的问题。前面我讲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实质就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啊! VvodfUj/UhpQFYNaBAD+1RenXUC5wKkKgWxXJxcVc8pOBJXNDIMQOGHF7jMK6y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