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研究之始

研究油画的起源,对于我们学习西方油画和发展中国油画具有实用价值。为了探索油画的起源,了解油画发展初期人们的观看方式、对透视的认知以及对材料与技法的运用,本书将研究对象定位在尼德兰地区。这一地区是油画材料的发源地,也是油画技法产生重要突破的地方。

弗拉芒画派是尼德兰地区最重要的艺术流派,它是在细密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弗拉芒画派时间大约从14世纪末到15世纪,地点在欧洲尼德兰的弗拉芒地区,绘画风格属于后期哥特式。弗拉芒画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凡·爱克兄弟——胡伯特·凡·爱克(Hubert van Eyck)和杨·凡·爱克(Jan van Eyck)以及罗伯特·康宾(Robert Campin)、罗希尔·凡·德尔·韦登(Rogier van der Weyden)、汉斯·梅姆林(Hans Memling)、胡戈·凡·德尔·胡斯(Hugo van der Goes)、迪里克·鲍茨(Dieric Bouts)和赫拉德·戴维(Gerard David);两位顶峰时期代表人物是早期的杨·凡·爱克和盛期的鲁本斯(Rubens)。

凡·爱克兄弟发明并改进了油画颜料,使用亚麻油、罂粟油、核桃油等媒介调和颜料,使得绘制在木板上的油画开始出现。随后这一技术传播到了意大利。进入意大利后,这种油画制作方法通过两条路径到达佛罗伦萨:一是安东内洛·达·梅西纳(Antonello da Messina)将其传到威尼斯,然后到佛罗伦萨;二是多梅尼科·韦内齐亚诺(Domenico Veneziano)将其传到托斯卡纳,然后到佛罗伦萨。沃尔夫林(Wölfflin)将欧洲早期油画分为“线描”和“涂绘”两种形式,意大利油画主要用涂绘造型,而尼德兰的主要用线描造型。两者在画面处理方式上的差异,是否与他们的民族思维和文化源头不同有关,这一点仍有待探讨。

凡·爱克兄弟对绘画的贡献不仅在于改变了油画材料,推动了油画的发展,还在于他们对“感官视觉”的贡献。他们似乎将文学作品中的“隐喻”与“象征”等修辞手法完美地运用于绘画作品。他们的追随者也继承和发展了他们对图式隐喻的表达与对感官视觉的描绘。弗拉芒画派的图式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是否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解开隐藏在这一地区文化现象背后的思想史对油画发展的影响。可以看出,尼德兰地区油画与意大利和法国油画的发展之间存在许多关联与区别。

弗拉芒画派推动了油画的发展进程,并影响了其他地区油画的面貌。弗拉芒艺术的传承与传播促进了文艺复兴时期油画的大发展。弗拉芒油画的材料与技法传播到意大利,导致早期弗拉芒画派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并驾齐驱。了解这些,将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西方油画的发展之路,思考借鉴的可能性。通过了解油画的发展过程,我们将更好地对油画直接画法与间接画法的各自特性进行合理运用,对形体的理解更加全面化和立体化,更加懂得如何将平面性的线条塑造成立体的感官视觉空间。鉴于前人对油画材料发展史与技法的研究相对较少,缺少成熟的研究成果,本书也格外关注这一方面。通过探索油画发展的本体语言,解析弗拉芒绘画如何推动油画的发展,分析具体作品的视觉效果形成的缘由,我们便能了解西方绘画中最基本的点、线、面是如何组织形成生动画面的,以及中国绘画中对点、线、面的基本运用在审美上与西方绘画存在哪些异同,这也是文化差异在审美的价值取向上的区别。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当下,这有助于我们找到绘画语言的创新方向。材料不同,形成的质感与带来的审美判断便各异。对如何将西方油画的技术与材料完美运用到绘画创新中的研究,将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中国文化引领下的油画发展之路。

凡·爱克兄弟在坦培拉(Tempera)的基础上,通过在干性油中加入催干材料,以及使用特殊媒介处理亚麻油等方法,使画面快速干燥,完成了对坦培拉的改进与创新。这种做法解决了油画干得慢的问题,解决了早期油画需要长期晾晒的弊端。材料的改变使画面细节的描绘更加容易控制,也使画面的制作方法更加合理。他们使用干性油调和色粉颜料,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油画。凡·爱克兄弟及其追随者推动社会进入了一个大众乐于接受油画技法的新时代。从此,绘画不再只是程式化地描绘,艺术的个性化倾向开始变得更加明显。

早期弗拉芒画家和同时期的意大利画家对写实油画有着明显不同的理解。商业需求推动了绘画市场的繁荣,这有利于从业者的流动与交流。他们开始走向欧洲各国寻求更好的报酬,同时也促进了绘画技法的交流。尼德兰绘画对写实语言的理解,有学者将其归类为“经验写实”。本书则概括出“合目的性”的画面处理方法,以完成某种视觉空间的构建,这与东方绘画(如中国绘画)的处理方法有相似之处。这样处理并不是因为弗拉芒画家缺乏写实技巧,而是体现了他们思想意识中的一种文化符号。这应当是思想史探讨的范畴。

弗拉芒画派的代表人物凡·爱克兄弟发明并改进了油画材料,被认为是实现亚里士多德视觉结构的“第一人”。弗拉芒绘画技法传到意大利以及德国地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油画的发明者凡·爱克兄弟及其追随者们,以及后来弗拉芒绘画的集大成者鲁本斯,发展了弗拉芒绘画技法。鲁本斯是巴洛克时期的弗拉芒画家,他的艺术源于弗拉芒传统技法,并受到勃鲁盖尔(Brueghel)绘画形式语言的影响。弗拉芒绘画开启了欧洲油画的先河,拓宽了油画的视野,其技术的神秘性也成为文学作品中经久不衰的话题。

东西方绘画对于线条的理解和运用最初具有相似性。只有将“技”与“艺”完美结合,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充分表达我们的思想,回到我们绘画的本体语言中,才能找到更适合我们本民族的绘画语言。 jjvfJkRoJk6CF4ZO/BiI0iZyYPhGuOQsTPULZ/p0oWCyj1wFKRf1BzaH2xJu1Op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