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打夯

刘善民

十七岁那年我上高中。周末的傍晚,母亲跟我说:“一户乡亲盖房,今晚夯地基,你去帮帮忙。”我愉快地答应了。这是我第一次参与打夯。

我草草吃完饭,走出家门。刚到街上,那“嗨哟”的劳动号子已经开始了,铿锵有力,动人心魄。我情不自禁地攥起拳头,加快了脚步。

高高的土台俨然一个大舞台,几盏桅灯高挑在木杆上,把场子照得通明,现场人影交错,热火朝天。此起彼伏的号子告诉我,是两架夯在同时进行。一架夯正砸墙角,领号的是我家西邻的增哥;另一架打西山,听声音就知道,领号的是四队民兵排长,外号“公鸭嗓儿”。两架夯后面分别跟着三个老头,一个拎桅灯,另外两人操着铁锨负责平夯窝。外围坐着黑压压一群人,吸烟喝茶,准备换班。烟是钻石和红满天两个牌子,烟盒被撕掉,掺在一起放在条盘里。茶是北方人惯用的茉莉花茶,大碗,喝着可口。烟和茶放在用砖支起的木板上,人们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女人们抱柴烧水,尽管坡上坡下忙忙碌碌,还要不时应付男人的贫嘴和调侃。

我挤在人群里,一边欣赏打夯场面,一边等待换班的号令,一边思忖这石碌碡是怎么被绑住的。

眼前是十二人抬的夯。用绳子将四根木杠(两根长,两根短)有序地绑在碌碡周围的凹槽里,将绳花浸湿,让它更牢固。老人们说,绑夯时盘花是关键,绳花盘好了,任你怎么抬都稳稳当当,不会溜砣。

“换班打吧,哟嗨嗨!”领号的一声夯词把我从思索中唤回。闲着的人迅速停止吸烟喝水,跑去换班;我也急忙跑到夯前,跃跃欲试。增哥用手扯一下我的衣角说:“你站在这儿。”后来才知道,这是长木杠的头,站这儿打夯安全且不费劲。增哥看我年龄小,分明是照顾我,我心存感激。

随着领号人的一声“哟嗨—”,两架夯各自开打了。领号人风趣幽默的号子,迅速把大家的情绪统一到劳动中来。

领号人:“拉起个夯来呀!”

众人:“哟哟嗨!哟哟嗨!一个哟哟嗨,嗨嗨呀呼尔嗨!”

领号人:“伙计们呀,加把劲呀!”

众人:“加把劲呀!哟嗨嗨!”

领号人:“角落里呀,要打到呀!”

众人:“要打到呀!哟嗬嗨嗨!”

领号人:“东边走呀!”

众人:“东边走呀!哟嗨嗨!”

此时领号人就是一面旗帜,指挥着人们打夯的方向和力度。夯号既是命令,又是对话。在号子声中,众人的动作协调有序,步调一致。

我置身其中,被这劳动号子感动着,震撼着。“东打龙宫震大海,南打观音普陀山,西打太行万年固,北打冰雪世代骄……”真是豪情万丈,气壮山河!

有时两个领号人相互挑逗,唱词即兴发挥,现编现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情绪高昂,在幽默风趣中享受着劳动的快乐。他们的词来得这样快,就像少数民族的对歌,很有水平。

飞扬的夯歌引发了我的些许思考。“安得广厦千万间”,只这三间土房就凝结了百姓的多少心血和汗水啊!尤其这滹沱河流域水患频频,安身之所,亘古求之。

夯后平土的老头们对眼前的场景司空见惯,一边垫夯窝,一边聊着天。平土这道工序看起来轻松,却让老头们担负着监工的使命。哪个角少了一夯,哪个窝砸得浅了,他们就会指出来,再在下一轮补齐。

主家一般不插嘴,只管照应帮忙的乡亲,受领大家的友情和奉献。夯歌进入尾声,管事的请求主家验活,主家绝对一口的满意,不会指指点点。滹沱河养育的人的脾气就像颔首的水蓬花,沉实而低调。

那时正值秋后,天气转凉,夜风袭来,木杆上的桅灯晃来晃去,但人们的热情不减,直到完工,大家才恋恋不舍地各自散去。

回到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打夯号子的节奏、气氛感染着我,伴随周身的汗水渗到我的血液里。人们把希望和幸福夯实在地基里,给子孙留下回味和思念! WeHaO2+sugY+AMdsZIPKc05HpGbfNiG/pRvaTUtOYyyKCwVoWOWMQkUs3AQQ3i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