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何谓古书

何谓古书?也许有人说:“可以不必要说明,只要认识古书两字的人,都知道古书就是古代的书籍,更用不着咬文嚼字的解释。”

但是,严密的说,却又不然。不错,所谓“古”就是“古代”,但是何谓“古代”?从什么时候起,到什么时候止,算是“古代”?这个问题却不容易回答了。倘然说:凡是已经过的时间都算是古代,那么,在今日说昨日,昨日已在古代的界线以内,而一到明日,今日又变成古代了。如此说来,当我今日(民国二十年一月一日)开始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承认这时是古代;但是经过排印,装订,发售,等到送在读者的眼前时,那又变成古代了。话虽如此说,但是在事实上讲,这种话一定是说不通的。

“古书”,解作“古代的书籍”,难道还不明白么?但是,在事实上说,那是古书,那不是古书?实在不容易分别。记得在民国十九年时候,教育部有一个命令,禁止书贾贩卖中国的古书出洋,因此就叫海关检查员发生困难问题,因为他们的能力认不清那是古书,那非古书。闻说后来所定的标准,是以木板印刷线订的认为是古书,其他不是古书。

但是单在保存古物的范围以内说话,这个标准是适用的;若就一般读书界说,这标准全不适用。

譬如《易经》《诗经》,不能说不是古书,《老子》《论语》也不能说不是古书。然今日书店里铅字印的洋装布面的《易经》《诗经》也许是有的,加了新式标点符号的《老子》《论语》也不是没有。这还当他是古书呢?还是当他是新书?

若以作者为标准,作者是现在生存的人,他的书就认为非古书;作者不存在了,他的书就认为是古书。这个标准对么?一点也不对。譬如郑苏龛是现在生存的人,然而他的《海藏楼诗集》只能当古书看。梁任公已经不存在了,然而他的著作却不一定是古书。所以说:这个标准一点也不对。

总之,“古”字没有确切的定义,因此,“古书”也没确切的定义。所以我在这里实在不能确切的说出“何谓古书”。然又不能不大约指定一个范围,倘然不指定一个范围,那就海阔天空,无边无际,下文怎样好说话呢?

我所假定的范围如下:

中国旧有的人情、风俗、哲学思潮、文学思潮等,完全没有受过西洋影响的,我们认为是中国古代的人情、风俗等等;凡记载或说明这种种的书籍,我们认为是古书。不管他是木刻的,石印的,线装的,洋装的,我们通认为是古书。

不过,所谓受西洋影响,是指各别的事实而言,不是就时间而言。若是就时间而言,在明代已有大批的西洋学术流传到中国了。如此,便能把明代划在古代的范围以外么?所以只能就各别的事实说,不能以时代为断。

古书是记载或说明已经过去的事,我们生在现代的人,何必要读古代的书?这是一个疑问。叫作“何以要读古书”?待我在下一章再答复这个问题。 OfbuIE6wGg476aEofyBsfSydpasaSgxdDTBZxs9XB5b9m5QIaKpi3G9lJ6+Wmzm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