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甲骨刻辞和印章文化。甲骨刻辞是中国商代时期的一种文字形式,它以龟甲和兽骨上的刻字为主要形式,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祭祀、宗教信仰方面的信息。这些刻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是研究古代文字和文化的重要资料。甲骨刻辞作为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的一部分,是早期“刻骨”记事的一种表现,但在当时,印章是否从“刻骨”这一活动中分离出来,有待进一步的考证。但我们可以大胆地想象,印章的出现,必定与刻骨这一技艺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如同与碾玉技术的关系。或许正是某次祭祀者手持甲骨,将文字刻在某处的偶然实践,启发了人们对制作印章的思考。目前可考的印章是殷商晚期的三方玺印,分别是当初部落首领“瞿甲”、“亚禽氏”和“子亘”的名印。甲骨刻辞是人们记录历史、祭祀祖先的重要媒介。古代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是我们历史的见证。从甲骨刻辞到印章,这些珍贵的遗产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记忆,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热爱。
●安阳市殷墟小屯南地出土,2023年7月摄于河南博物院
刻辞卜骨H24∶310,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046年),1973年出土
甲骨刻辞是中国古代文字的最早形式之一,将我们带回了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刻辞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内容,成为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和语言的重要依据。甲骨刻辞的出现,不仅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生活方式。甲骨刻辞记录了古代人们的各类活动,如祭祀、宴饮、战争等。通过这些记录,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的生活习惯、信仰体系和社会结构。同时,甲骨刻辞中还记载了大量的文字和词汇,为我们研究古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甲骨刻辞和印章作为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记忆。而印章作为古代文化的象征,展示了古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古代文化的宝藏,通过学习和传承,让这些珍贵遗产在当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只有深入了解和尊重古代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根源,塑造自己的未来。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在文字的演变过程中,甲骨刻辞和印章无疑是两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它们不仅代表了古代人类对于文字的探索和创造,更揭示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和历史的发展。
起源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甲骨刻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字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写文字,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等信息。今天甲骨刻辞的发现和破译,不仅帮助人们更加了解古代社会的面貌,还为研究古代文字的起源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甲骨刻辞的破译过程,是一场艰难而又刺激的挑战,需要专家们耐心细致地辨认和解读千余年前的刻辞,才能还原出古代文字的真实面貌。同时这也为我们了解与辨识古玺印章提供了便捷的途径。甲骨刻辞的出现,不仅为后来的文字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印章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印章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之一。
与甲骨刻辞相伴的,是印章的诞生和发展。印章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当时的印章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官职、印信等领域。印章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文书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更为后世的印章文化打下了基础。印章的制作和使用,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有着实用的功能,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印章的演变过程,也见证了古代文字的发展和演变。印章的破译和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明和文字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揭示了古代社会的制度和信仰,还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它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文字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甲骨刻辞和印章是古代文字破译和研究的两个重要窗口。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人类的智慧和思想,感受文字的魅力和力量。同时,由于岁月的侵蚀和历史的变迁,许多甲骨刻辞和印章已经有所破损,给研究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但正是这些挑战,使得破译和研究的过程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在现代社会,印章依然保持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个人,都会使用印章来进行认证和授权。有的印章不仅具有法律效力,还能够展现一个单位或个人的形象和信誉。因此,在制作印章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其规范性和专业性。对书画印章而言,则要注重其艺术的审美性及其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同时又要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印章艺术正是达到了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才具有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