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刻字的渊源

“我国是刻字的母国。” 在研究、欣赏以及创作中国匾额之时,还需要对中国刻字的渊源有所了解。

中国刻字艺术是镌刻汉字的艺术,中国刻字与中国汉字的起源、形成、发展息息相关。

一、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古今众多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结绳记事说、契刻符号说、起一成文说、太极八卦说、河图洛书说、生殖崇拜说、原始图画说、仓颉造字说和生成机制说等。” 周毅认为:“不管是哪种学说谈汉字的起源,都与爻画有关,都离不开简单的爻画;不管汉字体系有多庞大、多复杂,都绝不能否定汉字起源、构形等与爻画、卦画的联系。当诸多爻画具有了一定的读音和意义时,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汉字。这样,可以得出‘汉字推及于爻画’的结论。”

爻画是指《易》卦,亦称“爻符”“爻象”“爻形”,指爻的符号。分两种:“—”为阳爻爻符,“--”为阴爻爻符。爻符组合可构成卦符。

二、刻字的起源

汉字和书法都起源于爻画,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刻字,也可以追溯至爻画。文字出现之后,写字和刻字的行为也随之产生。人们掌握了一定技艺,形成了审美观念之后,书法和刻字艺术逐渐诞生。

中国刻字从爻画的符号起源发展至今,从石器时代的卦符或刻符,殷商的甲骨文,西周的大篆钟鼎文,先秦的石鼓文,秦代的小篆刻石,汉代的刻碑,唐宋的刻帖,明清的木、竹、瓷等材料上的刻字,直到今天的现代刻字艺术,经历了近一万年的时间。

在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用原始的凿刻方法,在石、木、甲、骨、竹或陶器等物体上刻画符号,这时候的“刻”可能没有产生文字。后来出现了爻画,如考古发现的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距今约9000年的彩陶上面有极似“八卦”短线组和“豫卦”;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距今8000年左右的卦符或刻符,不宜作为符号对待,应当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汉字书法的源头。至少有两条理由足以证明:一是发现的十多例刻符上面有“点”“横”“竖”“撇”“捺”“横折”“竖钩”等笔画,书写特点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先横后竖等,这与汉字的基本结构一致;二是有些刻符的形状与商朝甲骨文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形似眼目的“目”等。商朝刻画在甲(龟甲)、骨(兽骨)之上的文书,称为甲骨文,距今3000多年。甲骨文绝对不是我国文字的初始文字,在甲骨文之前,一定已有一段较长时间的文字发展历程 。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当属贾湖刻符,以及距今9000年左右的义乌桥头爻画。

●“豫卦”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卦符或刻符

●“八卦”短线组

内蒙古阴山岩刻及岩画的创作年代可上溯到10000多年前。据新华社报道,2023年5月23日,“无字天书”阴山岩画断代工程启动。我们相信,很快就有会新的科学依据支撑。

●内蒙古阴山岩刻及岩画

●阴山岩画中的藏文

●内蒙古阴山岩画中的人物岩画

中国文字源于爻画,由“刻”而萌芽。从远古人类在甲、骨、石、木、竹、陶器等物体上刻画刻符或卦符的初始文字算起,距今已有8000年左右的历史。刻符是中国最原始的萌芽状态的刻字作品。“刻字艺术与中国汉文字的形成、演进紧密相连,与中国文字史、中国书法史息息相关,成为中国书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法由古文字到今体文字,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变、传承,风格丰富多彩,名家经典层出不穷,刻字艺术功不可没,它为书写中国光辉灿烂的书法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bbw7s71vlB6LBlZfRRikIWC108yk7aXL+pTkaKXwohvSN1gulPQq9Ni25B9NHZZ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